- 企業首席質量官任職培訓教程
- 北京質量協會編著
- 1638字
- 2019-05-21 17:45:13
序
推行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是貫徹、落實國務院《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一項重要舉措。2012年7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部署企業首席質量官試點工作,近2年來,各地質檢部門和有關行業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3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國辦發〔2013〕18號)要求,開展了企業首席質量官任職培訓教育工作,取得了較好的培訓效果,得到廣大參訓企業和學員的好評。實踐證明,做好企業首席質量官任職培訓教育,是確保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有利于引導和幫助企業更好地落實質量主體責任,有利于在廣大企業中傳播推廣先進質量理念和管理方法,有利于打造一批有能力、高素質、職業化的企業高級質量管理人才隊伍,有利于推動企業間的質量管理交流和經驗共享。
20世紀60年代,國外企業緣于企業治理結構和改革創新的不斷發展,先后推出首席執行官(CEO)、首席財務官(CFO)、首席運營官(COO)、首席市場官(CMO)、首席人事官(CHRO)等在業務與經營權力方面具有特定職權的負責人。80年代,由于市場競爭越來越聚焦于質量,在企業管理層中,負責質量的人員,從偏技術層面的一、二級部門經理,演變到總監級、首席級職能,從而在企業治理結構中應運產生了首席質量官這一職位。目前,國外一般上市公司都設有首席質量官(質量副總裁)這一職位。這是因為,質量職能從1980年到2000年經歷了爆炸式增長,已成為關鍵的首席級職能。其核心價值主要體現在戰略中起主導作用,其使命是為了應對急劇變化的生存環境,通過設計并建立動態的改進團隊機制,有效而有序地策動變革、管理變革,從而使整個組織更好、更快、更經濟地“第一次”就符合消費者和客戶的要求。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質量問題越來越普遍地被廣大消費者和客戶所關注。質量已成為企業經營與發展的關鍵課題。但是,我國企業質量管理的水平,與廣大消費者和客戶的需求還有很大的差距。《中國質量報》2012年3月13日報道:“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制定企業質量發展戰略、建立企業質量文化的企業不足1%”;企業“缺少對質量戰略、質量文化、質量激勵研究和建設的掌舵手”。在這種背景下,國家質檢總局提出在我國推行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的舉措是非常必要的,是非常及時的,彌補了企業治理結構中的一項制度性缺失。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有利于明確企業內部關鍵崗位質量責任,督促企業切實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有效保障質量安全;有利于強化企業質量管理,提升質量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有利于企業質量工作者履行職責,發揮專長,為企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該制度應從首席質量官崗位設置、首席質量官任職條件、首席質量官工作職責和首席質量官工作權責四個方面進行設計,突出首席質量官的知識和技能要求,用制度激勵培訓需求,用培訓支撐制度實現。
作為企業首席質量官,應精通質量管理、質量工程技術;精通經營管理、戰略管理、變革管理、組織動力學等商業管理知識;熟悉本行業、客戶、本組織核心流程等業務知識;具有策劃、決策、溝通、應變、團隊建設、授權、激勵等領導力和凝聚力。
北京質量協會按照國家質檢總局《企業首席質量官任職培訓大綱》的要求,認真設計培訓課程、精心選聘培訓師資,并組織編寫了《企業首席質量官任職培訓教程》,這為培訓機構有效開展企業首席質量官的培訓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該教材設置了國家質量發展政策、質量法律制度、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企業質量戰略管理、企業質量文化建設、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建設、質量經濟性分析、品牌管理等科目,是企業首席質量官在提高其知識和技能方面可選擇的一本具有知識性、實用性、可操作性的教科書。
希望廣大企業按照國家《質檢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試點工作的通知》(質檢辦質〔2012〕749號)要求,認真組織,積極參與,為企業治理結構的變革和創新、培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創造可喜的成果。我相信,隨著企業首席質量官任職培訓教育的持續開展,將會涌現一大批質量精英。這將對充實、優化我國職業經理人的人才結構、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白建國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