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緒論

1.1 本書的背景和意義

高速鐵路以其運行速度高、運輸能力大、安全性能好、舒適程度高、能源消耗低的優勢,被譽為綠色工程,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青睞。近年來,我國在高速鐵路建設領域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高速鐵路建設實力足以代表世界一流水平,高速鐵路出口已經成為我國對外經濟貿易中的重要板塊,至今投入運營的新建高速鐵路4322km(其中2154km為時速350km),在建高速鐵路1萬余km(其中5435km為時速350km),規劃到2020年達到1.8萬km,是世界上運營里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高速鐵路如此超常規、大規模集中建設和運營令世人刮目相看,拉動經濟效果顯著,但是高速鐵路建設是一把雙刃劍,高速鐵路對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卻不容忽視,因高速引發的超強噪聲、振動等污染對人和動植物健康的嚴重侵害,特殊加強的數百、數千公里狹長封閉的路域空間,對生態環境深度切割和阻斷形成的“廊道和島嶼效應”,引發更強的生態環境影響和破壞,尤其是大量的水泥、鋼材、砂石料、火電等需求拉動的“雙高”重污染行業的間接環境污染等;據統計,京滬高速鐵路建設每天消耗的建設材料,僅鋼材、水泥兩項,拉動鋼材廠每天排放2000t二氧化碳,水泥廠每天排放14000t二氧化碳,京滬高速鐵路建設工期3年半,其拉動的碳排放嚴重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對高速鐵路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和保護研究刻不容緩。

當前,我國高速鐵路環保水平僅相當于發達國家20世紀70年代水平,存在著理念落后、環評準確性差,環保工程和措施遠遠不能滿足生態環境恢復的要求,據統計,我國高速鐵路環保投資平均為5%~6%,而國外高速鐵路為12%~15%,據專家測算,我國“十一五”期間年均生態赤字為1萬億元,如此巨大的生態恢復赤字,如此大面積、大規模的集中建設,對于我國已退化或某些地區惡化的生態環境是否能擔負起如此大負荷的破壞,值得深入研究和分析。另外,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召開的被喻為“拯救人類的最后一次機會”的世界氣候大會,中國提出的2020年碳排放下降40%~50%的自主減排目標承諾,也要求必須對高速鐵路生態環境影響進行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湖市| 天台县| 汽车| 盐亭县| 城步| 都安| 武乡县| 安泽县| 梅河口市| 罗山县| 渑池县| 福清市| 双辽市| 无极县| 泽库县| 旺苍县| 句容市| 开阳县| 铜梁县| 凤城市| 乌鲁木齐市| 运城市| 礼泉县| 石台县| 江孜县| 苍南县| 泾阳县| 漾濞| 广元市| 措勤县| 广宗县| 介休市| 祥云县| 大兴区| 桐庐县| 张家港市| 舞阳县| 祁阳县| 得荣县| 台南市| 长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