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游說賈文和
- 三國之蒼天已死黃天當(dāng)立
- 月下青草
- 2479字
- 2019-03-06 01:23:03
賈詡抬頭看了趙寬一眼,見他眼中的神色頗為認真,才知并不是說笑,而是在真心招攬自己,不禁笑道:“怎的,濟之想讓我陪著你去那苦寒之地苦熬?”
趙寬一聽似乎有門,心熱了起來,鼓動道:“文和兄,你想差了。在天下人眼中,那樂浪郡是最苦寒的去處,人人畏之如虎。但文和兄有所不知,樂浪郡雖是苦寒,卻另有玄機。”
當(dāng)下,趙寬將自己將在樂浪郡大展拳腳的美好藍圖描繪了一番。第一件事,當(dāng)然是結(jié)好遼東地頭蛇公孫世家,想法從公孫世家那里獲得一定的支持和幫助,使自己在樂浪郡站穩(wěn)腳跟;第二件事,搜索隱戶和野人,征發(fā)民夫,伐木造船,招募士卒訓(xùn)練成伍。無論如何,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第三件事,以貫穿樂浪郡的大河浿水為中心,在兩岸屯田。民以食為天,沒有糧食,人也留不住;第四件事,尋找鐵、煤等礦,開煉鐵器。沿海岸設(shè)置鹽場,伐木蒸鹽;第五件事,組織商隊,深入高句麗以食鹽和鐵器換取糧食、馬匹、人參貂皮等物資,開邊市通商;第六件事,編練水軍,沿海捕魚并發(fā)展各類貿(mào)易。造巨舟,逐步開展跨海探險計劃;第七件事,條件成熟后,征伐三韓地區(qū),拓土開邊,殖民三韓;第八件事,跨海征伐日本島,殖民日本,開礦取金、銀、鐵、煤;第九件事,北伐高句麗……
趙寬舌燦蓮花,將這一樁樁一件件的藍圖描繪下來,說的人固然是口若懸河兩眼發(fā)光,聽的人也是瞠目結(jié)舌頭暈?zāi)垦!?
趙寬這是多大的野心?前幾件事還算靠譜,后幾件事說句難聽的,那就是擅啟邊釁,這可是按律當(dāng)斬的罪名。
這已是接近深秋的時節(jié),賈詡還是聽得一頭的冷汗。可不知為什么,哪怕光光是聽了趙寬這么簡單的一番描述,心中也不禁涌動著一陣陣的熱血。縱馬揚鞭,率十萬虎賁,拓土開疆,征伐異域,哪個少年不曾有過這樣的夢想?可夢想是夢想,現(xiàn)實是現(xiàn)實,這樣的熱血夢想早在多年前便已冷卻。
然而,趙寬卻又將這個夢想活生生的捧到了自己面前,似乎只要自己點一點頭,便能實現(xiàn)。
賈詡猛地吞了一口口水,干笑道:“濟之這張嘴,實在是厲害,死的都能說成活的,我自愧不如啊。”
趙寬笑瞇瞇地盯著賈詡道:“文和兄,我可真不是在誆你。大丈夫,有志不能伸,這才是真正的憋屈。京都固然是好,滿眼的繁華錦繡,可在趙寬眼中,這些盛景不過是昨日黃花轉(zhuǎn)瞬即逝,怎及得上在曠野之中騎烈馬、率虎賁、斬敵酋、征四方來得轟烈痛快?怎及得上在朝鮮故土之上開良田、造巨舟、辟鹽田,養(yǎng)萬民來得舒心快意?”
趙寬頓了頓,調(diào)低了嗓音,用極具誘惑的聲音說道:“文和兄,您可想好了。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那個店了?郡丞之位容不得我染指,但主簿之位我可虛席以待。”
漢制,六百石的郡丞雖為郡守佐官,但其任命卻在中央,不是郡守可以隨意任命的。然而,郡府主簿、長史、主記、記室等佐官卻可由太守自行征辟。郡丞這種佐二官最是命苦,若是聽話,可能還能得太守一些信重,若是不聽話,那很有可能被太守征辟得來的這些佐官架起來,束之高閣。
畢竟這些征辟而來的佐官都是太守的體己人,團抱起來群狼撕咬,便是頭猛虎也要甘拜下風(fēng)。
賈詡這下是真的心動了。他倒不是喜愛高官厚祿之人,一郡之主薄,執(zhí)掌錢糧和機密重事,絕對是郡太守心腹中的心腹,是太守府幕僚的核心中堅,對全郡生產(chǎn)、發(fā)展和征戰(zhàn)擁有著極大的話語權(quán)。趙寬委以如此重任,那絕對是托以腹心,將自己視作左膀右臂攜手共進的同志密友來看待。
再回頭想一想趙寬所規(guī)劃的各種藍圖,如果能親身參與其中,并一步步地將它們實現(xiàn),那是何等的振奮人心?是何等的壯懷激烈?
賈詡想了許久,終于長嘆一聲,遺憾地說道:“濟之,感謝你對我的信重。但是我家中老母纏綿病榻已久,實在是不忍離她老人家遠游。你這里,我只能說一聲抱歉了。說實話,你方才真的已經(jīng)打動我了,若沒有這個牽絆,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跟著你遠去樂浪郡,我們攜手共創(chuàng)一番局面出來。只可惜……”
這真是時也命也。
父母在不遠游,這是孝道。賈詡這樣的理由確實讓人無話可說,趙寬也實在做不出讓人割舍病重的老母親,跟自己去創(chuàng)業(yè)的舉動。
這可是毒士賈詡啊,三國排名前五的謀士,智可比臥龍雛鳳的人物,眼看著就要忽悠到手里了,卻失之交臂,真是令人心痛。
趙寬心中遺憾之極,臉上卻不露出來,只是微嘆道:“文和,孝道為先,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不過我還是那句話,萬一哪一天文和兄靜極思動,想要出京四處走一走,請一定記得樂浪郡還有我趙寬在等你。我的身邊,將永遠有一個位置留給你,到那時,希望能與文和兄一起并肩共創(chuàng)未來。”
這時的賈詡聲名不彰,不過京中庸庸碌碌的數(shù)千名低級小文官之一而已,城墻上掉塊磚頭下來,也許就要砸到這樣的小官好幾個。相對而言,趙寬的名聲與官位可比他高的多了,生擒匪首卜已的孤膽英雄,獻策陛前獲封二千石的少年太守,無論如何也比賈詡這樣默默無聞的小官光彩鮮亮的多。
可趙寬偏偏就對他賈文和這般信重,交淺言深,言辭懇切極力招攬,還準(zhǔn)備托以腹心。這樣的知遇之恩,怎不叫人感動肺腑?
“但有機會,我必將追隨濟之左右。”賈詡站起身子,抱拳為禮,莊重地向趙寬承諾道。
趙寬大喜,緊緊握住賈詡的雙手,高興道:“多謝文和兄,那我便在樂浪郡翹首以待,靜候佳音了。”
還好還好,沒讓這煮熟的鴨子完全飛了,好歹在它腳掌上牽了一條線。
在賈詡的鼎力配合下,辦完鐵五等人的轉(zhuǎn)任文書后,趙寬便回轉(zhuǎn)到偏院,將文書交給鐵五和雷碳,讓他們即刻動身回東郡。為此,趙寬還特意給皇甫嵩寫了封信,托他們帶去,信中誠摯地感謝了皇甫嵩的提攜之恩,并將自己轉(zhuǎn)任樂浪郡太守之事交代清楚,懇請他同意鐵五等人的轉(zhuǎn)任等等。
鐵五和雷碳是早就準(zhǔn)備好行囊的,時間緊迫,皇甫嵩轉(zhuǎn)戰(zhàn)冀州的詔旨幾天前就下了,估計此刻宣讀圣旨的小黃門都已經(jīng)到了東郡,再不抓緊些趕路,說不定就追不上皇甫嵩的大軍了。
二人和趙寬匆匆話別,便出了太尉府,往京外而去。趙寬剛剛送完人,回轉(zhuǎn)到偏院,便見府中下人在等他,說是太尉鄧盛尋他說話。
趙寬估摸著應(yīng)該是鄧盛相好了要嫁給自己的族中鄧氏女,想要告知他并商量婚禮之事。當(dāng)下便匆匆跟著下人進了內(nèi)院,他心里也實在有些好奇,鄧盛究竟會給他選了個怎樣的妻子。
剛到書房行禮坐下,鄧盛當(dāng)頭一句話險些將他驚地跳起來。
“濟之,老夫愿將孫女鄧緗許配于你為妻。望你珍之,愛之。并與緗兒相扶相攜共赴此生,莫失我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