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黃巾之亂

  • 東漢之后為后楚
  • 傾城紅顏劫丶
  • 3082字
  • 2019-02-28 10:54:04

自從韋復服下丹藥后,身體確實有了諸多變化,不但身手變得更加敏捷,記憶力也是驚人。

楊燁教的武功招式一學便會,就連楊寧的嘖嘖稱奇為何韋復和以前有所不同。

而韋復晚上則溫習韓信留下的兵法,頗有長進,韋越看在眼里,心中暗自高興,等待著時機。

而韋復偶爾也會隨狩獵隊一起進山,原本狩獵隊長是楊寧,但是韋復也是奇特,居然把平日所學的兵法運用到狩獵上。

還真別說狩獵隊所獲的獵物盡然比以往多上許多,眾人自然也樂于聽從韋復調遣圍獵兇猛的野獸。

終于在公元184年,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斗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走投無路的貧苦百姓在巨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

他們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起兵反漢,燒毀官府、殺害吏士、四處劫掠,一個月內,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發生戰事,黃巾軍勢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動朝野。

韋家村韋復家,此時楊燁和楊寧也在,韋越今天把眾人召集在此,也是為了此事,待眾人坐定只聽韋越說到“復兒,如今朝廷腐敗,宦官外戚亂政,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在天公將軍張角的帶領下已經揭竿而起,這也是我們起兵的時候了。”

楊寧已經從楊燁處知曉韋家和楊家的來歷,聽完韋越這么說也開口道:“越叔說的是,如今張角起兵,響應的百姓眾多,我們應該及早投奔,才能立功封將。”

韋越沒說話只是看向韋復。

韋復這才說到:“父親,我覺得投奔張角不妥,反而應該協助朝廷平息叛軍。”

楊寧一臉茫然開口問到:“我們不是要對付朝廷么,不投奔黃巾軍就算了,自己揭竿也行,還幫著朝廷打,這是什么道理。”

韋復沒說回答楊寧而起繼續說道:“如今朝廷雖在弱勢,但是始終是朝廷,各州牧雖傭兵自重但是名義上還是歸朝廷調遣,而黃巾軍雖然勢大,都是窮苦百姓,在說難聽點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很難撼動朝廷根基。”

韋復頓了一頓繼續說道:“如今天下,士族當道,一呼百應,而我韋氏微不足道,更是無人響應,所以我們先投靠朝廷,培養自己的勢力,等待時機在做打算,再說反漢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韋越笑了笑后又點了點頭,他知道其中道理,只是沒說出來看韋復如何應答。

復兒,和為父想的一樣,如今朝廷已經準備平叛,只不過等黃巾軍覆滅之后,各州牧傭兵自重,朝廷勢弱,必然形成軍閥割據的局面,那時才是絕佳時機”

楊燁看了楊寧一眼說到:“當年楊家祖上受韋家先祖韓信之恩,雖然后有先祖救下韋氏一脈大恩已報,但是如今楊家也依舊全力支持韋氏,我這就號召楊家后輩一同從軍。”

楊燁韋越急忙起身相扶并說到:“義然,(楊燁字)當年不是楊家先祖何來現在的韋家,當年先祖之恩切勿在提及,至于從軍一事,楊家需謹慎斟酌。”

楊燁談了口氣說到:“時逢亂世,大丈夫當戰于沙場,名揚千古,我早有此意讓楊寧同復兒一同參軍,也好有個照應。”

韋越隨即看向韋復和楊寧二人隨后大聲說到:“韋楊兩家雖為不同姓氏,但是實為一家,你兄弟二人一同從軍,定要相互照料。”

韋復楊寧同時點頭應道:“孩兒謹記父親(叔父)教誨。”

這時楊燁在一旁又說到:“寧兒,為父知道你武藝過人,但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定要小心,你生性莽撞遇事要多聽復兒之言。”

韋復在一旁急忙拱手說到:“寧哥年長,復該聽寧哥才是。”

楊燁擺了擺手說到:“復兒不必多說,叔父知道,只是沙場不可兒戲,也容不得個人逞能。”

楊燁知道這些時日韋復的變化確實驚人,生性也變的更加沉穩,頗具大將之風,然而楊寧除了武藝過人外,其他卻不及韋復,這才叮囑楊寧。

楊寧表面拱手答應楊燁但是心里卻不以為然,到時候看誰聽誰的還說不一定。

其實當日韋復昏迷回村后,楊燁就跟楊寧說過了韋家和楊家之間的淵源,楊寧聽后也是震驚不已,隨后楊燁就讓楊寧拜入韋復麾下一同從軍立業,但是楊寧死活不肯,自己比韋復年長,一身本事也比韋復強,憑什么要拜韋復為主。

要知道和韋復一起從軍和拜入韋復麾下從軍是兩碼事,一起從軍以后可以不受約制,而拜韋復韋復韋復為主,效忠的對象只有韋復一人。

楊燁見楊寧不肯,深知兒子性格倔強,也沒過多說什么,如果韋復沒有本事將楊寧納入麾下,那何以爭奪天下。

只不過楊寧生性倔強,不撞南墻不回頭的主,上了戰場怕是要吃大虧,所以還是有些擔憂,所以才再次叮囑楊寧讓其多聽韋復的。

見此時敲定后楊燁和楊寧向韋越告辭,返回村中召集楊氏后人從軍。

豎日楊寧早早起床,來到韋家,卻面色不佳。

原來昨日楊燁父子離開韋家后便去村中招募楊氏兵勇,楊燁乃楊氏一族的帶領人,可沒想到,走了一圈,村里的楊氏后人自愿從軍者寥寥無幾,這讓楊燁父子好不氣憤。

說好楊家同韋家一起起兵,不料沒人響應,先不說向韋家怎么交代,自己也感覺難堪。

其實著也不怪眾人,朝廷腐敗,導致名不聊生,百姓沒有了活路,所以才參加黃巾軍反漢,但凡有一線生機,誰又想提著腦袋拋妻棄子的去打仗,要知道打仗可是要死人的。

而村里卻是不同,人們雖然不是很富有,但是日子還過得不錯,在這樣的情況下,誰又愿意去打仗,與親人分離。

至于楊家打算參軍的幾人,其實也是狩獵隊的幾人,他們也是不顧家里人反對,毅然選擇跟隨韋復出村參軍,為的也不過是不想一生碌碌無為,想闖蕩一番。

韋復見楊寧早早來到自己家里,面色不佳,把楊寧叫入大廳方才開口詢問所謂何事愁眉苦眼。

楊寧先是對韋復施禮后才把招募楊家兵勇一事說出。

寧哥不必為此時感到困惑,從軍一事全憑自己意愿,勉強不得。”

“一群膽小如鼠的懦夫,一輩子就在這山村里茍活,又有何意義,大丈夫當闖出一番功業,到時候封侯拜相,福蔭子孫,這才是大丈夫所為。

韋復笑了笑說到:“每個人志向不同,不可以之待人,不單單是你楊氏,只怕我們韋氏從軍者也是不多。”

這事也真給韋復說對了,韋氏從軍者也是沒有多少,十幾人而已。

直到韋復在西涼扎根,韋越身死后,韋氏一族的事情公眾人后,韋氏一族凡事有血性的男兒才紛紛投入韋復麾下,韋家軍這才嶄露頭角,為滅三國立下奇功。

果真在楊寧來后沒多久,韋越從外回來,雖然不至滿臉愁容,但是還是不禁搖搖頭。

韋氏從軍者也是不過耳耳。但是韋越也不怪族人,畢竟不是誰都可以拋棄親人生死難料的去打仗。

韋楊兩家一同從軍者剛好二十人,按漢軍體制剛好為一隊,楊寧則為隊率。韋復和楊季則為什長。

楊寧和韋復則前往村里唯一的鐵匠家中打造兵器。

秦漢軍隊之所以強悍,不僅因為國力經濟強盛的原因,還有鐵礦和煉冶技術也十分現先進。

像漢朝時的匈奴在馬背上的戰斗力十分強悍,但是就是缺少鐵器,能拿鐵質武器的士卒都很少和裝備精良的漢軍相比戰斗力自然大打折扣。

但是鐵礦和鹽都一直由官府掌控,普通老百姓還是很缺少的。

韋復和楊寧凡是只要帶鐵的物品都拿出來熔合打造兵器。就算如此,卻依然不夠打造二十人的武器,更別說盔甲什么的。

眾人商議,不管有多少兵器,只等兵器打造完畢,就立即出發前往揭陽縣。

為了盡快完出發,二十個青壯小伙子天天往鐵鋪處跑,本來就不大的鐵鋪顯得特別擁擠,但是還別說,人多力量大,才過半月有余,竟然就已經打造完成。

韋復打造的是一把鐵槍,而楊寧卻打造了一把鐵戟,韋復拿著手中的鐵槍,舞弄一番后感覺分量太輕,不是很稱手,楊寧更是一臉嫌棄,也是無可奈何鐵不足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只是在心中盤算日后定要尋的一把神兵利器。

長話短說第二日,眾人齊聚村口,親人離別,少不了一番哭喊,望著身后的親人,想到這次出村生死難料,即便是漢子也是雙眼朦朧。

而韋越看著韋復,則什么話也沒說,只有韋母拉住韋復不停的叮囑,還不時的埋怨韋越不該讓兒出村,看著雙眼滿是眼淚的母親,韋復心中也是難過。

而楊燁出奇的沒來送別楊寧,楊寧心中不是滋味。

待眾人一番道別后,楊寧和韋復便領著一行人往揭陽縣出發了,心中少年壯志,然而卻歷盡坎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陵县| 闻喜县| 高唐县| 淅川县| 常熟市| 芷江| 龙泉市| 施甸县| 仲巴县| 驻马店市| 石景山区| 邛崃市| 彰化县| 张家口市| 石狮市| 浪卡子县| 定兴县| 邵武市| 永川市| 唐山市| 平度市| 平果县| 兴业县| 信丰县| 万安县| 安溪县| 阿拉善右旗| 舟山市| 滦平县| 青海省| 三穗县| 黄冈市| 襄垣县| 沙洋县| 临清市| 武邑县| 渭源县| 石首市| 凤城市| 怀安县| 乃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