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 龍套的江湖
- 沉陸語
- 2117字
- 2020-01-31 23:43:56
錢游知劉興力壯,槍勢熾烈,卻少些與強敵廝殺的經歷,而董瑄在山頭間常被人雇來與敵惡斗,其飛錘之技已是爐火純青的境界,小覷不得。
耿紀望向那伙被黑風寨帶來的人,看不出可疑之處,暗道:“山主要我盯住熊峰,神神秘秘,山上兄弟們總覺得他這次下山不同尋常,黑風寨耍什么花招?”
“胡莊主,千萬小心黑風寨,他們往日就譎詐多智,難保沒藏什么惡毒算計。”孫曄關切道。
看樣子胡明要下墓?若同歸于盡對孫家寶藏是假,不枉奔波許久了,怕就怕沒死個干凈,遺禍無窮。
“孫曄你的精明能干連我聽過也十分信服,你留在地上照看些胡家,我不下墓,誰去應付熊峰?”
“胡莊主,君子不立危墻之下,胡家今日未至山窮水盡之日,何勞你犯險下墓?”趙主事傳音道。
“趙湛,你是聰明人,一些蛛絲馬跡看出我另有所圖了吧?”
“胡家在城里大張旗鼓搜人,不似莊主平日行事,又聞莊主領莊丁傾巢而出,黑風寨牽扯了不少勢力,是……”
“無須多勸,我意已決,誓滅黑風。”
趙湛聞言不甘心,勸說無用,孫胡兩家根深蒂固,不管誰倒下了,州里上下就要生出大變。
趙湛勸說并非全出于好意,因出身趙家的他不喜一地混亂,因他及趙家有自知之明,吃不下胡家所有,那就不能讓外人多吃一口。
劉信好奇道:“胡莊主,有誰可與你結伴下墓?”
胡明此時無意瞞他們,道:“早年有幸結交了兩位友人,可托生死,另有一位故人來訪,還差一人,幾位可有妥當人選?”
聞言胡明后悔了,拉他們下水,不對,胡明不是服軟的話?
幾人一揣摩,胡明的話不無道理,卻不是對他們說的,不約而同地望向劍門這不速之客,此時成了他們的救兵。
朱通一見來找自己的幾人臉色,猜中其來意,問為首的胡明道:“胡莊主所言之法頗為公道,不知可有了人選?”
“長老想必已知黑風群匪為禍鄉里,因其人多勢眾,胡明承蒙幾家厚愛,有意替鄉民除此大害,仍感力有未逮。”
胡明一指身后臉上憂愁的幾人,勸道:“知劍門初臨本地,不欲卷入各方紛爭,亦聽聞劍門是江南大派,俠義之名傳天下,連身處窮鄉僻壤的敝人也聽說過劍門俠士行俠仗義的事跡。”
“唯盼長老憐惜被群匪殘害的無辜鄉民,幾家必感恩劍門,另有心意奉上。”胡明恭敬道。
“九沖劍門諸位劍客的俠骨柔情在下深深佩服,盼劍門主持公道,還鄉民安寧。”劉興彎腰堆笑道。
孫曄拱手道:“長老攜眾弟子一路辛苦,孫家愿將寧縣外的一座莊園奉上,供貴派弟子往來歇腳之用。”
趙湛見孫曄送禮不小氣,開口道:“趙家在二泉山有一處不大的別院,山下有兩百畝田,望貴派收下,聊表心意。”
劉信見趙湛出手之大方,道:“家里剛進了一批大木,雖值不當什么錢,但劉家仰慕劍門名望,望長老收下。”
“馬家早年購得一塊三十斤重的天外隕鐵,上有異色,觸之炙熱,未得名匠,束之高閣,今愿托給貴派尋得一位俠士仗之立名。”
“我家有幾名根骨尚可的適齡孩童,苦無名師教授,不知長老欲住何處,改日攜子登門一見。”
胡明向幾家明言一家力敵不了黑風寨,幾家不惜向劍門說好話送重禮表心意,劍門怎能辜負幾家善意。
“可。”
朱通估了這幾件禮價錢后,清一清與老友們的舊賬,練劍欠下的人情,繼續道:“好。”
多了這些東西,當作日后收取弟子的資糧,多多益善。
田真見胡明等人與劍門長老相識甚歡,憂心剛生出見身前的二哥就滅了,豎信多劍門長老一人無濟于事,等下面已布置好了一起收拾了所有人。
黑風寨見那些老奸巨猾的人沒露面,看來不親眼見到寶藏他們不愿動手,讓黃柄、董瑄撿了起來,不出所料,大魚沒上鉤,田真見胡明遲遲未出面,喚道:“胡莊主,五個人你還要想一夜么?”
“這兩位是我多年友人桑然,宋書,張軒,加上本人,仍少一人。”
桑然是一游俠,武功博采眾長,與胡明不打不相識,年年來找胡明比武飲酒。
宋書是鄰州一小家族子弟,蒙桑然搭救,機緣巧合拜入草劍廬,后與桑然一起游歷江湖,多次拜訪胡明,有了交情。
“胡莊主,再無妥當人選么?”朱通明知故問道。
胡明送上了一斛明珠、一匣寶玉、一盒赤金,不下萬兩,誠意大到朱通心軟。
“一時尋不得,畢竟黑風寨高手如云,尋常好手怎敵其一二?”
“黑風寨呢?”
田真回道:“敝寨寨主與吾及親隨兩人,另有平盧寨黃柄,滄山董瑄二人。”
黃柄的大刀,董瑄的飛錘,一地綠林里出眾的好手,武功在兩人上者不多,卻因難言之隱不好動手,其余人自知爭不過服軟。
“胡莊主,你意將一人交給我帶下墓,好。”收了胡明好處,朱通不好拒絕道。
朱通皺眉道:“雙方繼續爭持人數,對誰都沒任何好處,眾人在此耽誤許久,不想再多生枝節了吧?熊寨主。”
“若讓黑風寨答允,要允我一事。”田真身前的赤發男子開口道。
胡明見與錢財約定時辰快到,不好拖延下去,試探道:“何事?”
“在下下山此來只為一樣物件,并非什么奇珍異寶,乃是祖上心愛之物,不慎遺失,他對后代子孫留有遺愿,望尋回與他一起陪葬,聽聞它可能在古墓里,若有人找到,必歸我所有不可。”
“不可,誰知你話語真假?此寶歸屬非經眾人商量方能定奪。”劉信不允道。
孫曄問道:“怎知此物非我家先人所有?熊寨主不拿出更多實證,難令人心服口服。”
“熊寨主一諾千金,不像某些人信口雌黃,害人害己。”蔡道人譏諷道。
“好過那些得寸進尺之小人,見到什么都想獨吞,也不怕噎死。”獨目不屑道。
“你們說誰呢?”
“說誰?誰自欺欺人誰心里有數,不知著急的人是不是被說中了心事。”獨目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