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吃不得慢性病速查
- 史文麗
- 4243字
- 2019-08-26 11:26:59
吃得科學,才能讓慢性病遠離
平衡膳食模式——中國居民膳食寶塔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是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為依據(jù),結合中國居民膳食的實際情況制定的,目的在于把指南的各項原則用簡單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更直觀,更方便人們踐行。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2016)
Tips
營養(yǎng)均衡與預防慢性病的關系
平衡膳食寶塔強調(diào)的就是各種類食物之間的攝入比例要合理。營養(yǎng)均衡主要是通過膳食搭配來滿足人體所需的熱量和各種營養(yǎng)素,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要保證熱量和各種營養(yǎng)素含量充足、種類齊全、比例適當,確保供給的營養(yǎng)素與機體需要平衡。
預防慢性病標配:每天一粥一菜、一湯一茶
食物是最好的藥,只要會吃就不會被慢性病盯上。每天看似簡單的一日三餐蘊含了許多養(yǎng)生健康知識,吃對就能預防多種疾病。
每天一碗養(yǎng)生粥
古人稱粥為“神仙粥”,為世間第一滋補之物。而將滋補中藥入粥,制成藥粥食用,有健身防病的功效。
山藥枸杞粥
材料 山藥100克,糙米80克,枸杞子5克。
做法
1 糙米淘洗干凈,用水浸泡2小時;山藥洗凈,去皮,切丁;枸杞子洗凈。
2 鍋置火上,加水燒沸,放入糙米,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熬煮至七成熟,放入山藥丁,煮軟爛后,加入枸杞子即可。
功效 該粥低脂、高養(yǎng)分,幫助新陳代謝,并有降低血糖及膽固醇、抗腫瘤的功效。

每天一碗養(yǎng)生菜
養(yǎng)生菜是一個代名詞,主要是指綠色食品、無公害蔬菜等,有助于身體健康的蔬菜都可以稱為養(yǎng)生菜。
番茄炒菜花
材料 菜花300克,番茄100克。
調(diào)料 蔥花、鹽各3克,番茄醬10克。
做法
1 番茄洗凈,去蒂切塊;菜花去柄,洗凈后掰成小朵,倒入清水燒沸,將菜花焯一下,撈出。
2 鍋內(nèi)倒油燒至六成熱,下蔥花爆香,倒入番茄塊煸炒,加入番茄醬,下菜花,加鹽翻炒至熟即可。
功效 菜花有提高免疫力、抗癌的作用,番茄含維生素C和番茄紅素等,也可抗癌、抗衰老。

每天一碗養(yǎng)生湯
養(yǎng)生湯就是根據(jù)傳統(tǒng)中醫(yī)“藥食同源”的原理,使用食材、藥材搭配加工制作出來的一類有營養(yǎng)的湯。從功效上說,養(yǎng)生湯適合調(diào)養(yǎng)體質(zhì),養(yǎng)生保健。
青菜蘑菇湯
材料 口蘑、金針菇各100克,菠菜50克。
調(diào)料 姜片5克,鹽4克,香油適量。
做法
1 口蘑洗凈,切小塊;金針菇洗凈,去根;菠菜洗凈,焯水,切小段。
2 鍋置火上,加水適量;放姜片煮開,加入口蘑和金針菇。
3 水開后加入菠菜、鹽煮沸,淋入香油,關火即可。
功效 此湯具有消除疲倦、增強體質(zhì),提升機體免疫力的功效。

每天一杯養(yǎng)生茶
茶具有預防人體內(nèi)膽固醇升高,防止心肌梗死的作用;茶多酚能清除體內(nèi)過量的自由基,抑制和殺死病原菌;茶還具有促進胃腸蠕動、提神醒腦、促進胃液分泌、增加食欲等功效。喝茶還有助于預防衰老,每天喝2~3杯茶可起到不錯的養(yǎng)生保健功能。
山楂麥芽茶
材料 山楂干品8片,麥芽干品15克,白糖適量。
做法
1 將山楂、麥芽一起放入砂鍋中,倒入適量清水,大火燒沸,小火煎煮約20分鐘。
2 濾取湯汁,倒入杯中,調(diào)入白糖,即可代茶飲用。
功效 該茶可幫助消化,增強食欲,預防慢性腸炎、慢性胃炎等疾病。

食物攝取多樣化,營養(yǎng)均衡不生病
健康的膳食結構應該是食物的種類要多,搭配要均衡。講求營養(yǎng)并不是讓你吃得索然無味,而是要了解有些食物不能吃太多,有的則不能吃太少,還有一些每餐都不能缺,掌握了這些基本的原則,就能吃出健康和美味。
一頓飯,至少要有三大類
一頓飯里至少要有主食、蔬菜、含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的食物三大類。其中,主食品種越豐富越好,不要餐餐只是白米白面,還要有糙米、大麥、燕麥、小米、玉米等粗雜糧,以及土豆、紅薯等,能加入各種豆類就更好了。蔬菜要每頓飯都有,總量要達到煮熟的菜滿滿一碗(3.3寸碗)才夠。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類食物則每頓飯最少有一種,比如瘦肉、蛋、奶、各種水產(chǎn)品或大豆制品等。
健康飲食講究的是均衡,而不是顧此失彼
讓人發(fā)胖和罹患“三高”病癥的,并不是某一種食物,而是長期不均衡的飲食習慣,比如不吃肉類,卻酷愛甜食,同樣會造成肥胖。

這是適用于2歲以上人群的一餐中的4類食物組成比例,分別是谷薯類、蛋白質(zhì)類食物(包括動物性食物和大豆)、蔬菜、水果,每天一杯牛奶很重要。
營養(yǎng)密度高的食物,補充營養(yǎng)、抵御疾病更有效
健康的飲食強調(diào)的是均衡,是多種食物共同合作,構建一個健康的飲食結構。不要妖魔化任何一種食物,也沒有任何一種食物能夠滿足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yǎng),科學的搭配能讓食物之間取長補短。當然,這不等于說食物沒有好壞之分,有的食物有益健康的成分比較多,可以預防某些疾病;有的食物不利于健康的成分比較多,經(jīng)常食用可能引發(fā)某些疾病,因此在選擇上要盡量選擇“好食物”,其實就是指營養(yǎng)密度高的食物。
營養(yǎng)密度高和營養(yǎng)密度低的食物各有哪些
營養(yǎng)密度是指單位熱量的食物所含某種營養(yǎng)素的濃度,也就是說一口咬下去,能獲得更多有益成分的,就是營養(yǎng)密度高的食物;相反,一口咬下去,吃到的是較高的熱量、較多的油脂,就是營養(yǎng)密度低的。“三高”患者、肥胖人群、老年人、兒童,尤其要注重選擇營養(yǎng)密度高的食物。

巧搭配、常換樣,常吃常新病不擾
不同的食物營養(yǎng)各有特點,吃得多種多樣才能得到全面的營養(yǎng),這也是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說,食材要巧搭配、常換樣。一天下來,要盡量做到葷素搭配、多種顏色搭配、粗細搭配。
再好的食物也不能總吃一種
比如,雞肉雖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脂肪含量低,熱量也低,但是不飽和脂肪酸、鐵元素含量不高,所以要和魚肉、牛羊肉、豬瘦肉等交替來吃。再比如,菠菜屬于高膳食纖維、高葉綠素食物,也不能天天都吃,要搭配其他蔬菜,如芹菜、白菜、白蘿卜、茄子、蘆筍等。
以一日主食為例巧搭配

早餐饅頭

午餐花卷

晚餐面條
不屬于食物多樣化,只是形式多樣化,因為這些食物只能算一種:面粉

早餐小米綠豆粥

午餐南瓜薏米飯

晚餐煮玉米+蒸紅薯
一天的主食包含了谷類、薯類、雜豆等,包括6~7種不同食材,堪稱多樣化
進餐順序改一改,防慢性病功效更好
不管是在家吃飯還是外出就餐,人們上桌后往往先專注于魚肉等主菜,間或吃點蔬菜,最后才吃主食,主食之后可能還會喝點湯,吃點水果。事實上,這個吃飯順序是需要改變的。
常規(guī)的進餐順序,很容易導致營養(yǎng)不均衡
剛上桌的時候往往是最餓的時候,第一口先吃肉,容易吃進去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zhì),而且這時食欲旺盛,進食速度快,禁不住肉類的美味誘惑,很容易導致進食過量。等到吃得半飽開始關注蔬菜的時候,饑餓感已經(jīng)大大緩解,對蔬菜的熱情也沒那么高了。而最后上場的主食很可能無人問津,就算能吃得下,也吃得很少。此時如果再習慣性喝點湯,就又增加了油脂和鹽的攝入。
縱觀上述飲食順序,很容易導致脂肪和蛋白質(zhì)攝入過多,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膳食纖維攝入不足,長此以往,肥胖、血脂升高等問題在所難免。而同樣是這些食物,調(diào)整一下進餐順序就大不一樣了。
健康的進餐順序,讓營養(yǎng)均衡,遠離三高
將平時習慣的進餐順序改一改,既能吃飽又不會進食過量;既保證了足夠多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等攝入,又避免油脂和蛋白質(zhì)過量,還延緩了主食的消化速度,有效減少肥胖、高脂血癥、糖尿病等危險!

在外就餐,怎樣才能吃出健康
在外就餐貌似是人們聚會應酬的好時機,而有分析認為,現(xiàn)代人飲食行為的改變和肥胖率的增加跟在外就餐的頻率增加有關。
外出應酬時的飲食狀況

掌握一些點餐技巧
1.多點蔬菜、菌藻類、豆制品,減少肉類、海鮮類菜品的比例。
2.優(yōu)先選擇涼拌、蒸煮、白灼、清炒、清燉、烤箱烤等烹調(diào)方式,不點或少點熏、煎、炸類的食品。
3.主食多選含粗糧、豆類的,比如,雜糧包、荷葉餅、玉米餅等,盡量不要點加油、鹽、糖的主食,比如,蔥花酥餅、炒粉、麻團之類。主食要提前上,別放到最后吃。
4.如果要喝酒,要限量,并且要進食一些食物后再喝,不要空腹飲酒。
5.應酬之后的幾天內(nèi),盡量清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糧豆類,以促進脂肪代謝,調(diào)整腸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教你怎么吃
2016年5月13日,營養(yǎng)界發(fā)生了一件大事,國家衛(wèi)計委發(fā)布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這是在2007版的基礎上修訂而來的,主要針對當前中國居民存在的飲食問題而做出的相應建議,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強。新版指南的核心內(nèi)容較2007版有所精簡,由原來的十條建議縮減為六條。
食物多樣,谷類為主

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
解讀
食物多樣化
2007版指南中提出平衡膳食必須由多種食物組成,而2016版指南中則具體提出每人“平均每天至少攝入12種食物,每周至少25種”。
谷物為主
2007版指南建議:一般成年人每天攝入250~400克谷類食物,最好能吃50~100克全谷類食物;注意增加薯類的攝入。2016版指南則將薯類放入主食之列,并強調(diào)了雜豆的攝入量。
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堅持日常身體活動,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主動身體活動最好每天6000步。
解讀
2007版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天進行累計相當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體活動,最好進行3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2016版指南由原來的“身體活動”強調(diào)為“主動身體活動”,意在強調(diào)要有目的地進行鍛煉。
多吃蔬果、奶類、大豆

吃各種各樣的奶制品,相當于每天飲用液態(tài)奶300克。
解讀
天天吃水果
2007版建議水果每人每天食用200~400克。
2016版建議天天吃水果,并將每日水果的推薦攝入量高值下調(diào)50克,強調(diào)果汁不能代替水果。
適量吃堅果
2007版建議每天攝入30~50克大豆或等量的豆制品;堅果適量,每周50克為宜。
2016版將堅果與大豆類食物合并,并且推薦攝入量下調(diào),兩者相加每日為25~35克。
適量吃魚、禽、蛋、奶

每周吃魚280~525克,畜禽肉280~525克,蛋類280~350克,魚、肉、禽、蛋平均每天攝入總量120~200克。
解讀
以周為單位推薦動物性食物
2007版指南,每天推薦吃魚蝦類75~100克,畜禽肉類50~75克,蛋類25~50克。
因為實際狀況是人們很難一天之內(nèi)吃全畜、禽和水產(chǎn)品,因此2016版指南則以周為單位推薦動物性食物,比如今天吃了禽肉,明天可換成魚類,更方便操作。
吃雞蛋不丟棄蛋黃
這一條是2016版指南新增的內(nèi)容,特別強調(diào)健康人吃雞蛋時不要丟棄蛋黃。
少油少鹽、控糖限酒
培養(yǎng)清淡飲食習慣,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每天烹調(diào)油25~30克。
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每日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不超過2克。
足量飲水,成人每天7~8杯(1500~1700毫升),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解讀
2016版指南對添加糖的攝入量提出了限制,特別是甜飲料、果汁、各種糕點、烹調(diào)用糖以及加工食品中的隱性糖。
杜絕浪費,興新食尚
1.珍惜食物,按需備餐,提倡分餐不浪費。
2.選擇新鮮衛(wèi)生的食物和適宜的烹調(diào)方式。
3.學會閱讀食品標簽,合理選擇食品。
4.食物制備生熟分開,熟食二次加熱要熱透。
5.多回家吃飯,享受食物和親情。
6.傳承優(yōu)良文化,興飲食文明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