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期貨實戰入門
1.1 先從理念談起
近幾年,隨著期貨市場的發展和大宗商品行情的火爆,越來越多的金融投資者進入期貨市場。除個人投資者外,部分二級市場的專業機構也開始參與商品和金融期貨交易。其中,既有初級入門的菜鳥投資者,又有經驗豐富的老股民和專業交易機構。從從業者的角度來看,投資市場群體的壯大當然是一個好現象,期貨市場的活躍度和流動性的保持需要持續不斷地注入新鮮血液,這將有利于期貨市場的長期發展。但同時期貨市場也是一個高度博弈的金融交易市場,我們博取收益的同時也將面臨很多風險。
業內人士喜歡把期貨市場的交易者形象地比喻為“狼”和“羊”,每個進入期貨市場的交易者都想讓自己成為“狼”,而不是任市場宰割的“羊”。筆者身處這個市場多年,覺得把期貨市場比喻為一個競技場更為合適,而且是一個比較公平、公開、信息透明度高的競技場。勝者從中得到應得的收獲和成功的喜悅,敗者除損失資金外,信心往往也受到打擊。從交易角度來看,期貨市場是一個長期的競技場所,所以交易者不應該過度在意某一次或者某一個階段的得與失。如果你熱愛交易,那么其可能是伴隨你一生的事業。同時,期貨市場也是一個人性修煉的場所,行情的波動使交易者時刻面臨挑戰。期貨交易有很強的競技體育項目的特點,這也是其魅力所在。
我們要時刻牢記,在金融交易的競技場上,一流選手屬于少數,走上巔峰的期貨大佬更是少之又少,因為這需要很強的綜合素質能力、天賦及運氣成分。但我們通過系統學習和修煉,完全可以成長為一個成熟的交易者,能夠長期在這個市場生存下去并享受期貨交易帶來的快樂,甚至把期貨投資領域作為一個自己長期資產配資理財的工具。
大家都說,股票市場盈虧二八開,期貨市場一九開,甚至更低。筆者想說的是,金融市場的生態規律誰都改變不了,重要的是我們要將自身風險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圍內,通過學習改變自己,向更好的水準邁進,從而實現更好的交易目標。
不同資金進入期貨市場,帶來了很多不同的交易理念和操盤手法,豐富了期貨交易的內涵。下面與各位讀者分享一下關于期貨交易的幾個概念及筆者自己的一些理解。
1.1.1 順勢與逆勢
順勢,顧名思義就是順著趨勢做,當趨勢交易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并不斷取得巨大成功時,很多投資人對順勢交易已經不再陌生,但真正深入理解并用好的人卻少之又少。這其中的核心問題就是對趨勢的定位。關于判斷趨勢的技術層面最初有道氏理論、波浪理論等,經過100多年的發展,也涌現出了各種趨勢的理論和模型,后面筆者會詳細講解趨勢交易結構的應用問題。
俗話說:“順大勢,賺大錢。”當然,筆者的理解是順小勢也可以賺小錢。如果能夠持續不斷地做到順小勢,那么也可以因積累而變成賺大錢。首先我們要找到勢,即進行比較系統的行情分析與判斷,對當前市場行情的方向和周期級別進行定位。然后,在自己的資金和交易能力范圍內去順著加入這個趨勢。雖然不能說順勢是唯一可行的交易理念,但至少大部分賺大錢的交易者都曾經或多或少地把握住了一些趨勢行情。如果沒有持續趨勢的發生,那么即使你的交易能力很強、天賦很高,也可能沒有用武之地。
我們再來看逆勢。在期貨交易中,尤其是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期貨公司的風控人員會不厭其煩地提示客戶注意逆勢交易的風險,不要抗單,要及時止損,并專門通知那些抗單且資金不夠的客戶追加保證金。有的客戶今天被通知追加保證金,而到了第二天賬戶就變成了盈利的,這時候你是不是會覺得他在逆勢交易?當然,交易的不利或者止損情況也會出現在順勢的行情中,而逆勢交易也并非總是導致止損發生,所以每個交易者都存在一些潛在的僥幸心理,認為自己抗單可以抗回來。
我們在期貨市場中交易的是自己對市場的理念,對每個個體來說理念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不同的交易者可能會信奉完全不同的交易理念。在正式交易之前,我們要考慮清楚不同操作理念和風格會出現怎樣的結果,自己是否可以承擔這樣的結果。
筆者有一些做股票的客戶朋友,他們堅持研究宏觀經濟和股票的價值,并經常提前左側進場買入股票并持有較長時間。可以說,他們這幾年在股市中取得了很好的回報,遠超一般股民,有了成功投資的模式和經驗。于是,他們也想把這個思路用在商品期貨市場中,并嘗試研究操作。但實踐一段時間后,他們感覺力不從心,認識到自己的這套方式雖然適用于股票市場,但應對期貨交易還是不太靠譜。這也體現出了不同的市場需要有不同的交易理念和模式,面對新的市場和游戲規則,不能簡單地復制原有股票市場的價值投資思路,而需要進行轉換。雖然看起來它們追求的都是低買高賣,但其中的理念和內涵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們通過圖1-1~圖1-4來體會一下順勢交易和逆勢交易的差別。

圖1-1 橡膠指數日線圖
圖1-1展示了橡膠指數的一個持續下降趨勢。這是典型的順勢交易機會,趨勢確認走弱時沿均線順勢加入空頭趨勢能夠有很好的盈利效果。
圖1-2展示了螺紋指數的一個局部上漲走勢。如果分批進場做空,則屬于逆勢建倉模式。短期內不采取止損的方式并且不斷逆勢加倉,雖然賬戶會承受一定的浮動虧損,但如果價格出現明顯回落,則賬戶將會扭虧為盈。

圖1-2 螺紋指數日線圖
圖1-3為棕櫚油指數下跌趨勢轉為震蕩上漲的走勢。在下跌過程中,如果提前買入,同樣沒有及時設置止損,或者止損放得很大并采取多次逢低攤平的入場模式,則賬戶同樣會承受一定的浮動虧損。

圖1-3 棕櫚油指數日線圖
圖1-4為滬鎳指數下降走勢。采取順勢追空的操作,即順著主要方向加入趨勢,但也可能由于節奏把握不好而導致進場被套,短期依然會承受浮動虧損壓力。

圖1-4 滬鎳指數日線圖
以上4個圖展示了在不同行情下順勢和逆勢的操作模式,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順勢操作并不一定馬上盈利,逆勢操作也不一定最終虧損出局。作為一個交易者,除要研判方向外,還要注重把握交易的節奏和一些細節。
1.1.2 期貨賬戶盈利的基礎
在期貨交易中,雖然交易理念、交易周期級別有所不同,但盈虧模式是一樣的。不管你屬于哪種類型的交易者,你的賬戶通常只有4種交易結果,如圖1-5所示。

圖1-5 期貨交易賬戶的4種結果
圖1-5為一般賬戶的通常情況,當然也不排除很多投資者幾乎沒有賺過錢就被市場淘汰,或者從來沒有大賺過。下面我們對以上每種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先看小虧的情況。小幅度虧損的情況經常會出現在各個級別的交易者身上,我們稱為交易試錯或者小幅度止損出場,其本質上是交易市場中不確定的概率因素在起作用。在金融交易中,誰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規避概率因素對自己的影響,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承認。所以,在期貨交易中經常需要止損。
在止損應用方面,很多股民朋友剛轉做期貨可能會不太適應,至少筆者接觸的部分客戶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如果交易者不能適應小虧損,那么一不留神,手上的持單就會由小虧變成大虧。很多賬戶的大額虧損都是這樣發生的。實際上,對于剛進入期貨市場的投資者來說,剛開始都比較謹慎,不容易發生大虧,因為通常開始倉位設得都比較輕,一看不對就撤退,不會像股票那樣被輕易套住。
再說大虧的情況。剛才提到過,一種是交易中由于小虧沒有止損,持單方向不利,小虧損持續演變成了較大的虧損,這就好比股票中被深度套牢的情況。另一種是初始倉位比較大,止損也比較及時,但最后賬戶虧損依然比較明顯,尤其是在賬戶還沒有開始盈利時,直接導致本金虧損較多。交易中出現這種情況對交易者本身來說,信心的打擊大于實際資金虧損的打擊。相比之下,交易中持續小額虧損對交易心態的影響就沒有那么嚴重。但如果過于頻繁地小額度止損,也會對交易資金和交易心態造成比較大的影響。所以,無論是小虧還是大虧,終歸都是發生了虧損,說明交易中出現了問題,這時做好交易記錄和交易盤后的總結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知道在期貨交易中生存是第一位的,風險控制是首要的,只有過了風險控制這一關,才能算基本入了交易的門。很多成熟的交易者也是在不斷虧損的過程中進行總結、學習并提高的;或者說不斷在尋找交易中的盈虧平衡點,在此基礎上可以保持好的心態,使交易可以持續做下去。
我們再來看看盈利的情況。在交易中小賺,從概率上來講,對大部分交易者來說經常遇到,因為一個交易者不會每天都虧損。所以,小賺在交易者進入市場后自然而然就會發生。這樣來看,交易中小賺、小虧是常態,交易者首先必須要接受和適應這一點。也就是說,交易中我們不可能不虧損,同時很多時候我們也做不到明顯盈利,好機會需要耐心等待。這說起來簡單,但很多人卻是抱著不能虧損、追求暴利的心態進入期貨市場的。
實際上,我們只能做到小虧,但不能以過度理想化的保本心態去做交易。即使你是短線高手,交易10次有七八次都是盈利的,只有兩三次是虧損的。如果放大交易基數,持續交易1000次呢?同樣會有很多失誤。如果交易者不去適應這樣的失誤,將小虧變成了大虧,那么其賬戶總體很可能是虧損的。因為短線交易頻繁,還要考慮手續費成本。
大賺、大虧、小賺、小虧這4種情況中比較難的是大賺,這種能力可能是交易高手和一般交易者的分水嶺。期貨市場是一個負和的游戲,上面所說的前三種情況“兩虧一賺”,加上手續費,總體上賬戶應該還是虧損的,所以想要盈利,就要靠最后的大賺了。
我們可以設想,如果你的交易中沒有能拿得出手的行情戰績,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你的賬戶總體是無法盈利的,而且時間越長,虧損越會穩定增加。其實我們后面講到的各種交易技術、交易技巧等,也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大家提高大幅度盈利的能力,這充分體現了在期貨交易中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特點。為何這樣說呢?據統計,按照月度行情波動幅度,期貨市場目前的品種每個月波動幅度都很大,再加上多空兩個交易方向都可以做,所以50%以上的價格波動幅度在月度時間中也是很常見的。如果說股票交易更多體現出的是靠天吃飯的特點,那么期貨市場將給你更多靠自己吃飯的機會。這就是期貨交易的魅力所在,當然也是交易難度所在。
1.1.3 關于長期穩定盈利的問題
關于長期穩定盈利,每個人的理解可能都會有所不同。在筆者來看,就是追求持續盈利。至于長期的時間觀念和穩定的程度,每個個體的差異很大。
首先,長期對每個人來說是不同的時間概念,如果你把交易當成生活和事業,那么很可能這就是你終身要做的事情。你要保證有資金可以一直做下去,并根據你的交易能力達成你所期待的目標,甚至最后目標都不再重要了,因為交易可能就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你能很享受交易的感覺和樂趣,這時賺多賺少不再是唯一標準。
據筆者觀察了解,國外有不少持續交易了幾十年的交易大師都是這樣一種狀態。如果你不是把交易當成一個長期的事業,而只是階段性地投機賺錢,那么對你來說做期貨就屬于階段性投機機會。或許你從事的行業與期貨相關,或者你有一定的交易能力和經驗,根據大宗商品市場的機會階段性把握一波行情,做一些整體資金的配置,賺取一些階段性的盈利。對于這類交易者來說,重要的是能否在一波行情中做好。活在當下的心態比追求一個長期盈利的規劃更重要。
再談穩定,這屬于風險收益平衡的問題。每個交易者的穩定程度有很大差別,我們既見過一些大起大落、但最后依然賺了大錢的期貨交易者,也接觸過一些穩健的、賬戶回撤幅度很小的選手。從資產管理的角度來說,賬戶回撤幅度是有嚴格要求的,否則基金產品將會被清盤。個體交易者可能相對靈活一些,其中有的人風險承受能力強一些,他們會用自己可以承擔風險的資金相對激進地去交易。
這里有一個共性的標準,即無論你是風險相對厭惡型選手還是風險偏好高一些的選手,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賬戶業績是否可以持續創出新高。如果你因為虧損過大導致無法繼續進行交易,或者心態受到影響,暫停交易很長時間或離開了期貨市場,那么就說明你還不具備持續盈利的能力,也就是還沒有達到長期穩定盈利的水平。
能夠長期穩定盈利當然很好,但這并不是主觀刻意追求就能做到的,而且長期穩定盈利不一定是長期平均穩定盈利。每年都盈利20%~30%屬于比較理想化的層面。在行情好的時候,我們的盈利方式應該更為進取,在期貨市場爭取翻倍收益。因為交易肯定會出現不太順利的時候,或者出現你的交易體系不適應的行情周期,這時候防守更為重要。在這種情況下,你不但無法盈利,而且還要考慮少虧的問題。尤其是在給客戶做資金管理時,每個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不同,所以要根據客戶的情況具體考慮。
這和我們前面所說的期貨交易的4種結果一樣,如果你沒有大賺的年份,則很難抵御交易不好的年份,總體下來可能盈利水平比較低,甚至會總體虧損。所以,市場中存在一種“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現象。這在股票市場中更為明顯,期貨市場也有類似的情況。當然,不同交易手法、交易風格,賬戶呈現的結果和特點也會不一樣。很多期貨高手并非“三年不開張”,而可能很多年都在持續盈利,因為期貨市場是可以提供這樣的機會的。這時候他們可能具備持續盈利能力,而長期持續盈利就相當于暴利。這一點很多人沒有深刻理解,所以導致過度追求短期暴利,從而使賬戶出現了更大的虧損。
長期穩定盈利不是刻意追求得來的,而是當下你的交易模式就應該體現出這樣的能力。即我們前面所說的4種情況(大賺、大虧、小賺、小虧),如果其中一種不合格,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則可能交易體系的總體表現就會大打折扣。無論是優秀的交易者還是團隊,即便連續10年盈利,也不敢預測在第11個年度一定是盈利的,我們能主動把握的只是賬戶虧損的底線。這就好比預測行情永遠也不能完全精確確定行情走勢一樣,只能有一個預期的判斷。你的交易理念和交易模式在經受多年的考驗后,會使你擁有足夠的信心和經驗,在未來的很長時間依然可以從容地應對市場行情的各種情況并取得可以復制的交易盈利效果。所以,信心比黃金重要,這一點對期貨交易來說更為適用。
1.1.4 投資與投機
關于投資和投機的關系,在期貨市場中也是很微妙的。筆者接觸過很多做期貨時間不長的朋友,很多時候他們會糾結在期貨市場中是應該做短線交易還是做長線投資,甚至很多人為了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周期花費了很長時間。筆者認為,除明確自身定位和適應市場節奏外,其實還有一個潛在的身份定位問題,即你到底是期貨投資者還是期貨投機者?
我們簡單地看一下兩者的定義就可以明白,投資和投機是兩種不一樣的思維方式。投資指的是特定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投機指利用市場出現的價差進行買賣從中獲得利潤的交易行為。雖然兩者都追求盈利和資金增加,但投資的含義更廣,更多的是依靠投放對象的自身增值產生利潤分配,以獲得長期盈利。
證券投資就很好地體現出了證券市場本身的邏輯。股票交易從根本上具有很強的投資屬性,投資者看好買入的公司未來可能會成長,并體現為紅利和股價的上漲,讓他們可以持續獲得利潤,同時上市公司也得到了更好的融資效果,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作用,優勝劣汰,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這是證券市場存在和發展的根本邏輯,其他功能都是輔助的。證券市場從本質上說應該成為一個很好的投資市場,兼具投機功能。而期貨市場的產生最初是為了現貨企業套期保值,更好地規避價格波動的風險,同時兼具價格發現的功能,并進一步為企業甚至整個產業提供價格指導的作用。尤其是大宗商品,階段性的價格波動更多地體現了市場的供求關系。供求關系的季節性和周期性非常強。從根本邏輯上看,期貨市場是一個很好的投機對沖市場,投機者只能通過低買高賣或者高賣低買的價差盈利。
理解了不同市場產生的根本邏輯,就會對市場有深刻的認識,這樣當交易者參與進來時,自己的思路會更清晰一些。因為市場不同的功能直接體現的是不同類型的資金玩家和投資者生態結構的問題,所以交易者應該對不同的資金來這個市場操作的目的有一定的認識。
筆者很欣賞大投機家安德烈·科斯托拉尼對投機者的看法。他認為投機者是具有長遠眼光的戰略家,在交易所里是最有智慧和頭腦的,不僅能預測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的動向,還能設法從中盈利。的確,成功的投機行為對投機者本身的要求會很高,不能采取懶漢式的買入持有方式去應對市場,而是要對市場周期、節奏變化更敏感,把握更到位,以及對自身的紀律控制更為嚴格。但我們完全可以以投資者比較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市場和訓練我們的投機行為。筆者觀察很多期貨交易高手的賬單發現,他們實際的操盤買賣模式是看長做短,即始終有一個方向性的戰略格局,但只在最確定的那一個周期內入手,這樣就能很好地找到期貨市場中收益與風險的平衡點。這通常是多年修煉的結果。希望閱讀此書的讀者都能成為優秀的期貨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