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財有道:我的第一本理財書
- 田國慶
- 1385字
- 2019-09-09 16:27:22
1.6 投資理財提高幸福指數的4項法則
投資理財收益是家庭或者個人非常重要的一項收入組成部分,所以我們應該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呵護投資資產。投資理財需要用心經營,不斷從過往經驗中吸取教訓,這樣我們才可能成為一個幸福的投資者。
幸福法則一:穩健投資,分散理財
選擇相對穩健的投資工具,令自己的資產配置更加恰當,分散不同市場、不同投資產品及不同投資時間的風險,合理保持流動性,才是穩健的、通往幸福的致富之路。對于大多數人,特別是投資經驗還不是很豐富的人,不妨選擇穩健的投資理財方式。
幸福法則二:資金來源合法、合理
用于投資理財的資金來源一定要合法、合理,這樣才可以在投資產生正常波動時,保持心態平和。如果用典當、抵押、貸款,甚至是高利貸途徑獲取的資金來投資,那么其背后必將包含投資者對超額收益的瘋狂預期,使投資變成了投機。如果緊張、恐懼等情緒一直伴隨著投資者,那么又談何通過投資理財帶來的幸福感呢?
幸福法則三:追求市場平均收益
投資者只有合理地設定預期,選擇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品種,才可以實現風險可控,理性持續地獲得投資收益。絕大多數投資者的收益都集中在市場平均值左右,真正可以獲得遠高于平均收益的人也只是少數人而已。因此,如果將自己的心態放得更平和,把追求市場平均收益率作為自己的目標,則往往更容易實現。
幸福法則四:用財富服務生活
金錢是人們提高生活質量的工具,掌握駕馭財富的能力,才可以讓金錢更好地服務于生活。投資者應該讓金錢成為自己忠心耿耿的仆人,而不是將其變成專橫跋扈的主人。為了賺錢而賺錢,就偏離了投資理財的真正目的與意義,在自己能夠支配的財富基礎上,充分駕馭這些財富,按照自己的實際能力選擇相應的生活,才可以讓金錢充分發揮它應有的價值,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投資理財是一件快樂并且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需要理財新人不斷學習相應的知識技能,從經驗中總結得失;投資理財也可以幫助投資者實現人生中很多階段的目標。但是有一點一定要謹記,投資理財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提高自身的幸福感。
◆ 理財案例
對于自己工資卡中的閑錢,周翔一般采取的配置方法是:30%用于購買銀行理財產品、30%用于活期存款、40%進行定期存款。通過計算分析,周翔認為,工資卡中的閑錢,如果不管不顧,那么就只是活期存款,利息很低,每年只有0.35%。
如果把其中的40%轉為定期存款,那么收益是活期的8倍以上,同時配置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活期存款等,既保證了流動性資金的使用,又大大增加了收益,并保證了極大的安全性。
對于自己工資卡中的閑錢,齊皓采取零存整取、定期儲蓄、貨幣基金等方式組合的配置方法,在每個月固定轉存一定的金額,并且與銀行約定一年后到期一次性支取,利率為2.85% (2016年)。同時,為了增加現金的流動性,齊皓打算接下來改為每月定存。
展暉拿近年來工資卡里的8萬元閑錢購買了銀行理財產品,利率高于同期的定存。他平時還喜歡投資股票、購買基金等,主要目的是保證現金的流動性,同時又不讓資金閑置。
樊宇是一家大公司的白領,每個月有6000元的收入,他在工資卡的同一家銀行辦理了一張信用卡,主要用來日常消費,同時他還把工資卡中的剩余資金用來抵交房貸,充分利用了卡里的資金余額。
案例啟示
不同的人對工資卡中的閑錢有著不同的用途和規劃,但是不管怎樣,投資者都需要謹記,一定不能讓資金閑置,應該充分利用起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就算無法做到以錢生大錢,也不能讓錢躺著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