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360°:輕松挖掘你的創意
- 周迪
- 1478字
- 2019-10-21 12:21:17
序
2005年,我加入華三通信知識產權部,沒過多久就認識了周迪先生。記得剛剛入職時,因為我對測試相關技術的專利申請持有極為謹慎的態度,所以與測試部門的一位主管發生了爭執。這直接導致此后的一段時間里,我對測試體系的專利申請提案或多或少地帶有一定的偏見。就在這個時候,我遇到了測試體系的另一位主管——周迪先生。最初在與他打交道的過程中,我對他也帶有偏見,可能他并不知道。后來隨著個人認知的提高,這種偏見就慢慢消失了。再后來我發現,其實測試體系的人更有機會提出好的專利申請提案;因為他們善于發現問題,并且在知識結構的廣度上有著天然的優勢。
兩周前,我收到周迪先生的邀請為他的新書寫序,非常驚訝。因為我自己還沒有寫過書呢,也沒有給別人作過序,怕給朋友丟人,就當即推辭了一番。而得知這是一本關于創新方法論的書之后,態度轉變,心中高興極了,因為長期以來一直期盼自己有一天能有時間對創新方法論做個總結,但因為工作太忙,只能是心中的念想。如今有機會為朋友這本創新主題的著作寫序言,感覺自己的念想算是完成了一半。在讀完本書后,我跟自己說,以后有時間恐怕也沒辦法做類似的總結,因為對創新進行系統性的總結如此不易,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和我當下的知識結構;而我能想象的是作者周迪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作為知識產權從業人員,書中關于專利部分的章節對我來說是最輕松的了,所以我先從這些章節開始閱讀,讀完后就收獲了一個意外:周迪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竟然把專利的事情說得如此專業,他對發明專利申請的主動修改,以及優先權等概念的理解甚至比多數專利工作者更清晰,在談及創造性時更是引用了諸多案例。這些案例的獲取和總結對于非知識產權工作者而言,無疑是一種挑戰。換一個角度來看,作者周迪為此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由于過去長期與作者在專利工作方面有合作,在閱讀其他章節之前,我在想象他那些巧妙的技術創新中有哪些會在書中被提及;然而,當讀完全書后,我竟然沒有發現一處,這令我十分不解。另一方面,作者引經據典總結了大量創新范例,時間、領域、地理上的跨度之大,令人愕然,我甚至想問作者到底花了多長時間收集如此之多的經典案例。然而仔細思量一番之后,我又覺得這恰恰是最有道理的部分和最有誠意的地方。作為一本面向大眾的創新著作,周迪過往的創新所屬的領域專業性太強,對普通讀者或者其他領域的科研工作者而言,不易理解。至此才徹底理解作者的本意是想通過本書告訴每一個人,創新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事情,而不是專家或者天資過人者的專屬。“敢想”“培養創新精神”“自我訓練”“創新法則”“創新是可以教育的”,這些章節無不在鼓勵每一個人做最好的自己,做有趣的事情,在某種意義上,算是對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的響應。
本書從創新定義開始,先后對創新能力、創新精神及創新方法論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后續章節中又深入探討了創新價值的發現。SMART原則的總結讓人印象深刻,作為長期評估創新價值的專業工作者,我有甚多共鳴。除此之外,書中還對創新文化,尤其是企業的創新文化進行了闡述,給出了很多有意義的總結。本書算是目前我所知道的非常全面的創新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著作,不僅適合所有的科研工作者閱讀,也適合那些沒有從事過創新工作的普通民眾閱讀。在此,我更加想向知識產權從業人員,尤其是專利代理人推薦本書。
最后引用書中一句話,“學好一個專業,不被該專業的假設、規則和管理所束縛”,期待每一位讀者都能從本書中有所收獲。另一方面,也期待周迪先生能夠在創新專著上繼續創新,帶給我們更多、更好的作品。
北京博思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祥
2018年1月9日 寫于千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