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為什么會出現漕運?

漕運是古代中國集權政治和農耕社會結合的產物。全國性統治中心的確立、中央到地方官僚體系的形成、龐大軍事體系及全國性社會秩序的建立,促使王朝必須建立一個有序的、有保障的、以糧食為主體的物資供應體系。然而,以農立國的經濟特性,使得統一的集權王朝在建立物資供應體系時,不得不面對廣泛而分散的小農經濟。這是漕運制度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動因。古代中國的國家政治中心和軍事中心大多坐落在北方,而由于氣候的變化,中國的經濟中心自南北朝后(5世紀至6世紀末)逐漸由北方地區轉向南方地區,因此在從5世紀到20世紀初的一千多年中,中國都處于經濟中心與政治軍事中心分離的局面。為了緊密聯系南方地區的經濟中心與北方地區的政治軍事中心,保證南方的賦稅和物資能夠源源不斷地運往北方,滿足政治軍事中心的需求,對于中國歷代政府來說,開辟并維持一條縱貫南北的運輸干線,就成為極具戰略重要性的政治舉措和統治需要。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古代中央政權大多選擇內陸水運的方式,以中國大運河作為較為安全、快捷的運輸通道,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不斷修建維護運河河道、水工設施、運輸儲存設施,制定與之配套的管理體系,逐漸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政治與經濟管理制度,專門負責調運國家戰略物資,保證了通過中國大運河進行持續、暢通地運輸。這種由國家政府組織和管理,利用水路(主要是大運河水運,偶爾也采用海運)調運專門物資(主要是糧食)到首都(或其他由國家政府指定的重要軍事政治目的地)的專門運輸體系被稱作“漕運”。

千帆競發,現依然運量巨大的運河

揚州兩淮鹽運使司衙署

陽谷縣運河邊的鹽運司遺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州市| 沙雅县| 龙海市| 和林格尔县| 邵东县| 吉安市| 纳雍县| 江口县| 岳池县| 射阳县| 错那县| 项城市| 宜兴市| 元朗区| 班玛县| 宝应县| 常德市| 镇安县| 鹿邑县| 余江县| 荥经县| 沐川县| 成都市| 神农架林区| 平阴县| 象州县| 禄丰县| 石楼县| 澄江县| 绿春县| 泾阳县| 涪陵区| 汝州市| 宜阳县| 安泽县| 酉阳| 湟中县| 马尔康县| 定日县| 永清县| 谢通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