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中國道教史
  • 許地山
  • 3239字
  • 2020-05-27 17:46:14

甲 老子是誰

老子到底是誰,或謂沒有這人,是近來發(fā)生底問題。在解答這問題時,隨即要回答《老子》是誰底著作。日本津田左右吉先生以為老子是烏有先生一流底人物(津田氏《道家思想與其發(fā)展》)。他說在《史記·老子傳》里所記老子底事實極不明了,一會說是老萊子,一會說是周太史儋,一會又說他是李耳。可知司馬遷時代,老子是誰已有異說,而其中最有力的說法是以老子為老聃?!俄n非子·六反篇》引《老子》第四十四章底文句,稱為老聃之言。被疑為漢代作品底《莊子·天下篇》有一半見于《老子》,《寓言篇》也引用《老子》第四十一章底文句,所謂老子即是老聃。《淮南子·原道訓》引《老子》第四十三章底文句,《道應訓》引第十四章底文句,也記老聃之言。老聃底名字屢見于《莊子》和《呂氏春秋》里頭,可見他是當時為一派底學者所推崇,因為稱之為老子。但老聃究竟是誰也不得而知。

崔述在《洙泗考信錄》(卷一)里也說:“老聃之學,經(jīng)傳未有言者,獨記載《曾子問篇》孔子論禮頻及之,然亦非有詭言異論如世俗所傳云云也。戰(zhàn)國之時,楊墨并起,皆托古人以自尊其說。儒者方崇孔子,為楊氏說者因托諸老聃以詘孔子;儒者方崇堯舜,為楊氏說者因托黃帝以詘堯舜。以黃帝之時,禮樂未興,而老聃隱于下位,其跡有近似乎楊氏者也。今《史記》之所載老聃之言皆楊朱之說耳。其文亦似戰(zhàn)國《諸子》,與《論語》《春秋傳》之文絕不類也?!?/p>

主張老子為歷史人物比較地多。馮友蘭先生以為李耳實有其人,而老聃底有無則不得而知。司馬遷誤以老聃與李耳為一人,故夾雜了許多縹緲恍惚之談。《道德經(jīng)》為老子所造,只為隱自己底名字而稱為老聃之書?;蛘呃疃畷久独献印?,表明是一長老人所著,如《漢書·藝文志》中道家有《鄭長者》,陰陽家有《南公》,農(nóng)家有《野老》,《樂毅傳》里底河上丈人,“老子”猶言“長者”“丈人”,皆長老之通稱;以《老子》名書,猶《野老》等之例。但今所有之《老子》亦曾經(jīng)許多次添加修改,不能必謂成于一人之手。日本武內(nèi)義雄先生也和馮先生一樣(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卷),用《史記》所載老子子孫底系譜來做老子曾生于人間底根據(jù)。所不同者,他認老聃便是老子?!妒酚洝酚浝献訛榭鬃拥浊拜?,就當紀元前五百年前后底人物,而在傳后又載老子以下八代底子孫,說假仕于漢孝文帝,假子解為膠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齊。膠西王死于漢景帝三年(西紀前一五四年),今以三十年為一代推算起來,從西紀前一百五十四年上推二百四五十年,老子便成為西紀前四百年前后底人物。這與孔老會見底傳說底年代相差約一百年。司馬遷采用俗說,以老子壽長百六十歲或二百余歲,表面雖可免于矛盾,但這樣長壽,于事實上恐怕不能有。孔老會見底事情恐怕是出于老莊后學所捏造。至于老子子孫底系譜,《史記》以外底文獻全然沒有。司馬談曾從黃生學道家之說,可知這種記載是依據(jù)黃生所傳底材料得來底。但司馬談是景帝時人,與系譜中最后一人同時,所以從老子底子孫直接說出也很可能?!妒酚洝份d老子底子孫為:


老聃—宗—注—宮—〇—〇—〇—假—解


此中老子之子宗為魏將,封于段干,《史記·魏世家》及《戰(zhàn)國策》都記魏將段干崇底名字,日本如齊藤拙堂諸人以為便是老子之子宗,恐怕還是宗之子孫較為適宜。但這些說法都沒有充分的證據(jù),不能執(zhí)為定論。武內(nèi)先生以為老子當與子思、墨翟同時,《論語》沒說到他也是當然的事(武內(nèi)義雄《〈老子〉與〈莊子〉》,四七—四八頁)。

至于孔子問禮于老子底事,若把《曾子問》與《史記·老子傳》比較起來,便知二者底思想不同。若依《老子》(三十八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币部梢岳頃献右彩浅?、長沮、桀溺一流的人物,豈是孔子所要請益底人?孔老相見底傳說想在道家成派以后。在《呂氏春秋·仲春紀·當染篇》里有孔子學于老聃底記載,問禮底傳說大概是從這里來底罷?!妒酚洝た鬃邮兰摇穼τ诳鬃訂柖Y底事也用懷疑的語氣,說:“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笨梢娝抉R遷也不信孔子與老子有何等真切的關系。

將老聃和孔子放在同時代最古的文字是《呂氏春秋》與《莊子》。《呂氏春秋》是戰(zhàn)國末年底書,莊子記孔老底那幾篇也幾乎是與這書同時。在《呂氏春秋》以前,沒有孔老相見底說法,可見這是道家得勢后底附會。

老子思想與孔子思想是立在對抗的地位上,《莊子》中關于孔老問答底那幾篇便是本著這點寫成底。所謂“楚人”,是因道家思想起自南方。儒家思想是北方所產(chǎn)。北方底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之道與南方黃帝、神農(nóng)、許由、老子之道相對抗。戰(zhàn)國末年,南方與道家思想有密接關系,所以唱行道家底宗師多被定為南方人。如《呂氏春秋·慎行論·求人篇》載許由生于“沛澤之中”,《孝行覽·慎人篇》又說他是穎陽人。《孟子》所說神農(nóng)之道,也是在楚國盛行底。稱老子為楚人,本不必限于楚國本境,因為戰(zhàn)國末年,南方諸國都稱為楚。

關于老子底鄉(xiāng)里,《史記》說是楚,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而《莊子·天運篇》及《寓言篇》都說老聃是沛人?!妒酚洝氛f老子出關,莫知所終,而《莊子·養(yǎng)生主》卻記載老子死底故事。今本《史記》說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曰聃”?!端麟[本》載“名耳字聃”,而無字謚。以李為姓,《正義》與《索隱》底說明都是神話,為什么名聃,也沒有的解?!稘h書·藝文志》“老子鄰氏經(jīng)傳四篇”注說,“姓李名耳”,恐怕以老子為姓李是劉向父子底時代流行的說法?!秴问洗呵铩ぶ俅杭o·當染篇》“舜染于許由、伯陽”句下,高誘注說:“伯陽,蓋老子也,舜時師之者也。”時代越后,老子所授底徒弟越古,越到后來,他便成為開天辟地以前底神靈了。以伯陽為老子底字,葛洪底《神仙傳》是本于高誘底注而來底。以老子為周守藏室之史底傳說或者本于《莊子·天道篇》,而《孔子世家》采用其說。但《天道篇》所記全是假托,不足憑信。

《史記》又說老子或是老萊子,或是周太史儋。太史儋是秦獻公時人,后于孔子百余年。他底唯一事跡見于《史記·周本紀》所說“始周與秦國合而別;別五百載復合;合十七歲而霸王者出焉”,這個是周命將終,秦祚當興底預言,總是出于秦孝公以后底話。司馬遷也不能斷定,所以說,“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索隱》與《正義》都不以老子即太史儋為然。其次,老萊子即老子底說法也不可信。司馬遷自己對于這層也有疑竇,所以用“或曰”底語氣?;蛘咦浴盎蛟焕先R子亦楚人也”,至“與孔子同時云”一段,只明老萊子也是個道家,不一定就是老子?!妒酚洝だ献觽鳌酚浝先R子著書十五篇(《漢書·藝文志》作十六篇),言道家之用,明示與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是兩個人和兩部不同的著作。老萊子在《楚策》里是教孔子以事君之道底人;《莊子·外物篇》也記他與仲尼底談話。此外,《大戴禮·衛(wèi)將軍文子篇》也記他對于孔子底批評。關于老萊子底文獻只此而已。然而《國策》所記只能視為戰(zhàn)國時代底傳說;《外物篇》與《衛(wèi)將軍文子篇》都是漢代作品,所說無疑是漢人底話。還有劉向底《列女傳》記老萊子七十斑衣娛親底故事,恐怕也是小說家言罷。看來,老萊子底名字在先秦時代人知道底很少。老萊子十五篇今不傳,現(xiàn)在僅見于李善《文選注》所引《尸子》底逸文一句,說:“尸子曰:《老萊子》曰,人生天地之間,寄也。寄者,固也?!?span id="6oqgu2e" class="kt">(《文選》魏文帝《善哉行注》)總而言之,以太史儋為老聃,恐怕是儋、聃同音所致;以老萊子為老子,為楚人,恐怕也是影射老聃或?qū)W宗道家而冠以“老”字底罷。冠老字底著作如《老成子》《老萊子》,多與道家有關,也許是一種稱號。

老子與關尹底關系,依《史記》,《道德經(jīng)》是為關尹而作。關尹底名見于《呂氏春秋·審分覽·不二篇》,說:“老聃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廉,關尹貴清,子列子貴虛,陳駢貴齊,陽生貴己,孫臏貴勢,王廖貴先,兒良貴后?!薄肚f子·天下篇》也將老子和關尹并稱??梢娫趹?zhàn)國末年,關尹學派與其他學派并行,因為貴清、貴虛、貴齊等派與老子底貴柔很接近,漸次混成道家底派別,老關底關系想是這時代底假托。說老子壽百六十余歲或二百歲,也是從戰(zhàn)國末年道家養(yǎng)生底思想而來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冕宁县| 霍林郭勒市| 瓮安县| 清水县| 夏邑县| 通江县| 澎湖县| 朝阳区| 肇州县| 新安县| 垫江县| 织金县| 凤翔县| 科技| 海兴县| 运城市| 东乡族自治县| 昌邑市| 资兴市| 商丘市| 秭归县| 清流县| 屯留县| 盐源县| 西平县| 泰来县| 共和县| 花莲市| 邵阳县| 滨海县| 温泉县| 准格尔旗| 阿图什市| 宝兴县| 建昌县| 临澧县| 无锡市| 五家渠市| 西丰县| 青阳县| 米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