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基礎知識(中級)
- 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教材編寫組
- 796字
- 2019-12-04 18:33:43
第六章 市場失靈和政府的干預
大綱解讀
本章的考試目的在于考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市場失靈理論和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干預的基本理論。從近三年的考題情況來看,本章主要考查市場失靈的含義、原因及政府干預方法等,平均分值是3分。具體考試內容如下。
1.市場失靈的含義
資源配置和最優配置的含義和標準,實現帕累托最優標準的條件。
2.市場失靈的原因
壟斷、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對稱等,導致市場失靈的基本因素的含義及其對市場機制運行的影響。
3.政府對市場的干預
政府針對市場失靈對市場進行干預的方式和措施,科斯定理的含義。
考點精講
第一節 市場失靈的含義
考點一 資源最優配置的含義和標準
資源最優配置的含義和標準如表6-1所示。
表6-1 資源最優配置的含義和標準

【例6-1】某種既定的資源配置狀態中,帕累托最優狀態是指( )。(2014年單選題)
A.不存在帕累托改進
B.一國的國民收入實現了公平分配
C.社會全體成員的福利同時得到改善
D.實現外部影響內部化
【解析】A 帕累托最優狀態是不存在帕累托改進的資源配置狀態。換言之,如果對于某種既定的資源配置狀態,還存在帕累托改進,即在該狀態下還存在某些改變可以至少使一個人的境況變好而不使任何人的境況變壞,則這種狀態就不是帕累托最優狀態。帕累托最優狀態又被稱作經濟效率。滿足帕累托最優狀態就是具有經濟效率的,而不滿足帕累托最優狀態就是缺乏經濟效率的。
【例6-2】下列資源配置狀態中,達到帕累托最優的是( )。(2013年單選題)
A.國民收入實現了公平分配
B.社會全體成員的福利同時改善
C.不使社會中的某些成員福利變差,就無法使其他成員福利改善
D.實現外部影響內部化
【解析】C 當一種資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經不可能使任何一個人的境況變好,而不使一個人的境況變壞,即如果資源在某種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組合生產和分配來使一個人或多個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減少,也不因重新配置而提高整體福利。
考點二 市場失靈的含義
在一個經濟社會中,整個經濟實現一般均衡,并且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是有條件的。這些條件包括:經濟主體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場是完全競爭的、經濟主體的行為不存在外部影響等。符合這些條件的完全競爭市場顯然是不現實的,而當這些條件不具備時,資源最優配置或者帕累托最優狀態通常不能得到實現。如果完全競爭的條件受到破壞,或者即使存在完全競爭條件,市場機制在很多場合不能實現資源最優配置,就會出現所謂的市場失靈。簡單地說,市場失靈就是指由于市場機制不能充分發揮作用而導致的資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資源配置失當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