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與修身:對心力管理的思考
- 劉泱
- 1377字
- 2019-09-27 13:53:12
三、心力管理的實施關鍵——用心管理,管到心里
自古以來,“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似乎人人皆懂,但能夠做到的人卻鳳毛麟角。為什么?因為他們不知道怎樣去“得人心”。用權力去征服?結果是“口服心不服”;用金錢去收買?結果是“有奶就是娘”。它只能靠“換”,用自己的心去與他人交換。人心又是看不見的,需要長期的考察,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具體怎樣做呢?劉鵬凱說:“心是世界上最難管的對象,管人是世界上最難的事,因為人心看不見,摸不著,像天上的云,是變化的,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你把別人關愛好了,關鍵的時候別人就會幫助你,這是用錢買不到的。”這里的關鍵是“你把別人關愛好了”。
怎樣去關愛員工?劉鵬凱站在員工的角度,設身處地考慮員工的工作動機、勞動的艱辛程度,以及給企業發展創造的價值,尋找原動力。
站在員工的角度想:我為企業從早到晚努力干活,是為了工資,為了養家糊口,一個月下來拿不到工資,何以能安心工作?站在中層干部的角度想:我為老板打工盡職負責,賣命賣心去得罪人,老板能否知道,我的付出能得到多少回報?“始知結衣裳,不如結心腸。”一個企業的持續發展,不單純是靠理論、規劃、政策,重要的是人的行為之源,需要的是人的積極性的基礎原動力。
劉鵬凱拿起改制后兌現的自主權,首當其沖選擇工資作為突破口。此后,他進一步提出:“我的工作是你的,你的生活是我的。”時時刻刻做一個有心人,把員工的生活放在心上,這就是“用心去管理”。
一天,他在成都參加全國膠粘劑標準化會議,習慣性地將手機關閉,會休時開機,一條來自司爐工小石的短信跳了出來:“老板,你好!冒昧打擾,我在新疆的大哥十多年未回來,明天想借小車到南京接一下站。”發送時間是兩小時前。劉鵬凱想:員工只要有點辦法不會向老板開口,小石并不知道我正在開會要關閉手機,短信發出兩個小時未見回音,他定會想得很多很多。他心里一陣不安,趕緊將這條短信轉發給廠辦,要求安排,并囑咐代他送上一束鮮花,祝福他們一家團聚。
幾年前,清明節前一陣子,廠里的外貿生產任務壓得很重,掰著指頭算下來,中途不出錯,也只能緊巴巴地提前一天完成。4月4日下午,快下班的時候,劉鵬凱來到車間察看生產情況,老遠就聽到一陣爭吵聲。走近了,女工小印正掃機關槍似地嚷著:“不準假我就息,一點人情味都沒有。”“不是我不批假,是任務壓得這么重,你怎么息得下來的!”車間的嚴主任攤著雙手,一臉苦笑。質檢員小朱也過來勸和,一把拉著小印:“別吵,別吵,董事長來了,盡量克服。”“董事長怎么啦,董事長也有父母!明天不和家人一同去掃墓,我這個兒媳婦怎么做人呀!”小印越說越激動,聲音似響雷。“哦,原來是這回事,咱們的小印是個好媳婦,真孝順,明天放你半天假去掃墓,我特批。”聽到這些話,小印的眼睛濕潤了。打那以后,工廠依據中國傳統節假日,除了國家規定的假期之外,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冬至等中國傳統節氣,也作為特定假日全廠休息。
像這樣的故事越積累越多,久而久之,劉鵬凱“以心換心”結出了碩果,員工們果真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己的事,處處表現出主人翁精神。
心力管理的實施關鍵就是“用心管理,管到心里”。“用心管理”要求企業家全神貫注,投入全部的精力、心力和感情,真正用心去管;“管到心里”要求企業家對員工以心換心,走完知心、聚心、塑心三部曲,成功構建企業的核心價值,做到上下同欲,眾志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