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商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歷年真題分章解析與考題預測
- 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教材編寫組
- 1921字
- 2019-09-16 12:45:56
第一節 公司所有者與經營者
公司的原始所有權是指出資人(股東)對投入資本的終極所有權,其表現為股權。公司經營者是指在一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企業中承擔法人財產的保值增值責任,對法人財產擁有絕對經營權和管理權,全面負責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由企業在經理人市場中聘任,以年薪、股權和期權等為獲得報酬主要方式的經營人員。
思維導圖
本節涉及多個知識點和概念,如圖2-2所示。

圖2-2 公司所有者與經營者
知識點測試
【2015年多選題】關于公司原始所有權與法人產權的說法,正確的有( )。
A.法人產權是一種派生所有權
B.原始所有權表現為對公司財產的實際控制權
C.法人產權表現為股權
D.原始所有權與法人產權的客體是同一財產
E.原始所有權與法人產權反映的是不同的經濟法律關系
【答案】ADE
【解析】法人產權是指公司作為法人對公司財產的排他性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轉讓權,這是一種派生所有權,是所有權的經濟行為,選項A正確。公司法人產權表現為對公司財產的實際控制權,公司原始所有權表現為股權,選項BC錯誤。原始所有權與法人產權的客體是同一財產,反映的卻是不同的經濟法律關系,選項DE正確。
【2011年單選題】原始所有權與法人產權的分離是公司財產權能的第( )次分離。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A
【解析】公司財產權能的分離是以公司法人為中介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兩次分離。第一次分離是原始所有權與法人財產權相分離;第二次分離是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最高形式。
【2010年單選題】企業代理人可能利用其信息優勢損害企業利益,這種風險屬于( )。
A.信用風險
B.流動性風險
C.經營風險
D.道德風險
【答案】D
【解析】企業家和企業所有者追求的目標不完全一致,企業家又擁有私人信息優勢,因而,存在道德風險和代理成本是不可避免的。
【2010年多選題】現代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人員之間的相互制衡關系是( )。
A.股東掌握最終的控制權
B.董事會對股東負責
C.董事會掌握控制權
D.經營人員受聘于董事會
E.經營人員受聘于股東大會
【答案】ABD
【解析】現代公司治理結構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人員之間的制衡關系是:
(1)股東作為所有者掌握著最終的控制權;
(2)董事會作為公司最主要的代表人全權負責公司經營,董事會必須對股東負責;
(3)經營人員受聘于董事會。
【例題 多選題】公司的原始所有權是指出資人(股東)對投入資本的終極所有權,主要權限表現在( )。
A.對股票或其他股份憑證的所有權和處分權
B.對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聘任權
C.對公司決策的參與權
D.對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解聘權
E.對公司收益參與分配的權利
【答案】ACE
【解析】本題考查公司原始所有權。公司的原始所有權是指出資人(股東)對投入資本的終極所有權,主要權限表現在對股票或其他股份憑證的所有權和處分權,對公司決策的參與權,對公司收益參與分配的權利。
【例題 多選題】下列選項中對公司的法人財產權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公司法人財產從歸屬意義上講,是屬于出資者的
B.當公司解散時,公司法人財產要進行清算,在依法償還公司債務后,所剩余的財產要按出資者的出資比例歸還于出資者
C.公司的法人財產和出資者的其他財產之間有明確的界限
D.公司以其法人財產承擔民事責任。一旦公司破產或解散進行清算時,公司債權人只能對公司法人財產提出要求,而與出資者的其他個人財產無關
E.資金注入公司形成法人財產后,出資者不能再直接支配這一部分財產,但是可以從企業中抽回
【答案】ABCD
【解析】公司法人財產從歸屬意義上講,是屬于出資者的。當公司解散時,公司法人財產要進行清算,在依法償還公司債務后,所剩余的財產要按出資者的出資比例歸還于出資者。公司的法人財產和出資者的其他財產之間有明確的界限。公司以其法人財產為限承擔民事責任。一旦公司破產或解散進行清算時,公司債權人只能對公司法人財產提出要求,而與出資者的其他個人財產無關。一旦資金注入公司形成法人財產后,出資者不能再直接支配這部分財產,也不得從企業中抽回,只能依法轉讓其所持的股份。
【例題 多選題】下列關于企業家與企業所有者的關系中描述正確的有( )。
A.企業家和企業所有者追求的目標完全一致
B.在委托—代理的過程中存在著道德風險和代理成本
C.企業所有者有必要通過適當的機制對企業家進行約束和激勵
D.通過建立適當的薪酬制度,激勵企業家在增加自己收益的同時,增加所有者收益
E.企業家期望通過成功地經營企業向社會展示自己的才能,實現自我價值,得到社會的尊重
【答案】BCDE
【解析】由于企業家和企業所有者追求的目標不完全一致,企業家又擁有私人信息優勢,因而,在整個委托—代理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道德風險和代理成本。因此,企業所有者有必要通過適當的機制對企業家進行約束和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