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 學習考試用書研發中心
- 4123字
- 2019-11-22 15:20:20
第三節 法律常識
【例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不適用于( )。
A.貨物進出口
B.技術進出口
C.我國香港地區貨物進出口
D.國際服務貿易
【答案】C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所稱對外貿易,是指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和國際服務貿易,不包括我國香港地區貨物進出口,因此正確答案為C。
【例題】關于國有資產管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國家舉辦的事業單位對其直接支配的動產享有所有權
B.國家出資的企業,由國務院、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享有出資人權益
C.履行國有財產管理、監督職責的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應當促進國有財產保值增值
D.違反國有財產管理規定,在企業合并過程中,擅自對外提供擔保造成國有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答案】A
【解析】《物權法》第54條規定,國家舉辦的事業單位對其直接支配的不動產和動產,享有占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收益、處分的權利。該財產權利不是所有權。故選A。
【例題】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突發事件即為緊急狀態
B.突發事件包括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
C.突發事件的預警級別從高到低依次用紅色、橙色、藍色和黃色來標示
D.突發事件發生后,發生地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并立即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不得越級上報
【答案】B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3條規定,本法所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B項正確。
在總體預案中,依據突發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把預警級別分為4級,特別嚴重的是1級,嚴重的是2級,較重的是3級,一般的是4級,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標示,C項錯誤。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7條規定,突發事件發生后,發生地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必要時可以越級上報。D項錯誤。A項過于膚淺。故選B。
【例題】下列犯罪中,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有( )。
A.非法拘禁罪
B.誹謗罪
C.拐騙兒童罪
D.強迫職工勞動罪
【答案】B
【解析】告訴才處理的案件有:(1)侮辱、誹謗案(《刑法》第246條規定,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257條第1款規定); (3)虐待案(《刑法》第260條第1款規定); (4)侵占案(《刑法》第270條規定)。故選B。
【例題】行政許可需要行政機關內設的多個機構辦理的,該行政機關應當確定( )受理行政許可申請,統一送達行政許可決定。
A.本級行政機關
B.下級行政機關
C.一個機構
D.下級組織
【答案】C
【解析】我國《行政許可法》第26條規定,行政許可需要行政機關內設的多個機構辦理的,該行政機關應當確定一個機構統一受理行政許可申請,統一送達行政許可決定。行政許可依法由地方人民政府兩個以上部門分別實施的,本級人民政府可以確定一個部門受理行政許可申請并轉告有關部門分別提出意見后統一辦理,或者組織有關部門聯合辦理、集中辦理。故選C。
【例題】個體商販甲與羽絨服廠職工乙是朋友,乙稱能以廠內批發價幫助甲買到便宜的羽絨服,甲欣然應許,乙便先后四次共賣給甲羽絨服50件,甲全部售出,對乙感謝不盡。后來甲被傳訊,被告知乙的羽絨服全是盜竊所得,甲的行為( )。
A.構成銷贓罪
B.犯罪未遂
C.盜竊罪共犯
D.不構成犯罪
【答案】D
【解析】因為甲不知道羽絨服是盜竊所得,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參與了販賣盜竊物的行為,這在法律上不構成犯罪。銷贓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贓物而予以銷售的行為。盜竊罪共犯是指為盜竊活動提供便利或者親自參與盜竊的違法者。犯罪未遂是指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故答案為D。
【例題】關于不作為,下列哪些說法正確?( )
A.不作為違反的是命令規范
B.不作為以特定的作為義務為前提
C.不作為同樣具有原因力
D.行為人構成純正的不作為犯,完全沒有采取任何動作
【答案】B
【解析】不作為犯,是指具有法律規定的義務,而拒不履行的行為。不作為犯并不是指行為人沒有實施任何積極的舉動,而是指行為人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其實施的積極舉動。所以選項D不正確。不作為違反的是法律規定的義務,是以法定義務的存在為前提的。所以選項A不正確。原因力是引起一定結果的能力,不作為是消極的應為而不為的行為,因此不能積極地引起一定結果,排除選項C。不作為是具有某種法定義務而不履行的行為,以特定作為義務為前提。選項B正確。
【例題】在對外貿易過程中,不是保護國內產業的合法手段的一項是( )。
A.反傾銷措施
B.反補貼措施
C.保障措施
D.拒絕進口
【答案】D
【解析】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是保護國內產業的合法手段,但是拒絕進口則是閉關鎖國的做法,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無異于固步自封,不是保護國內產業的合法手段。故選D。
【例題】甲和乙因合同糾紛訴至法院,訴訟過程中發現下列情形,不應回避的是( )。
A.證人劉某,是乙的妻子
B.審判員王某,是甲的哥哥
C.合議庭審判員于某與該案的審理結果有利害關系
D.合議庭組成人員中的陪審員周某,是甲的弟弟
【答案】A
【解析】《民事訴訟法》第45條規定的審判人員必須回避的情形有三種,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1)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2)與本案有利害關系;(3)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選項中的B、C、D中的審判人員都符合必須回避的情形,而 A中的證人劉某并不是審判人員,不應回避。故選A。
〈知識卡〉本題考查的是民事訴訟法中的回避制度。考生在做題時應該聯想到:回避,是指在人民法院審理某一案件的過程中,偵查人員、檢察人員、審判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在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或其他關系、有可能影響案件正確處理時,退出該案的審理的一項制度。
【例題】關于緩刑,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
A.對于累犯不適用緩刑
B.對于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適用緩刑
C.對于數罪并罰但宣告刑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適用緩刑
D.雖然故意殺人罪的法定最低刑為3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緩刑條件,仍然可以適用緩刑
【答案】B
【解析】根據《刑法》第74條的規定,對于累犯,不適用緩刑。所以A項正確。第2款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由于刑法中各種減輕、免除處罰規定的存在,數罪并罰和故意殺人罪最后的宣告刑都有可能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兩者都有能夠適用緩刑的可能,C、D均正確。刑法中并未明確規定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可適用緩刑,所以B項錯誤。本題為選非題,應選B。
【例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相關規定,對吸毒成癮人員,公安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社區戒毒,社區戒毒的期限為( )。
A.一年
B.兩年
C.三年
D.四年
【答案】C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33條:對吸毒成癮人員,公安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社區戒毒,同時通知吸毒人員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的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社區戒毒的期限為三年。
【例題】如果兩個以上行政機關共同作出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當事人對該具體行政行為如何提起行政訴訟( )。
A.必須以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的共同上級行政機關為被告
B.以共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任何一個行政機關為被告
C.須以共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為共同被告
D.不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的共同上級行政機關為被告
【答案】C
【解析】根據《行政訴訟法》第25條規定:“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故選C。
〈知識卡〉本題考查的是行政訴訟的參加人的相關內容。考生要從題中聯想到:行政訴訟參加人是指行政訴訟當事人以及訴訟代理人的總稱。
訴訟當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和第三人;訴訟代理人包括法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行政訴訟中的翻譯人、鑒定人、證人和法律規定的其他人,與訴訟沒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一般稱為訴訟參與人,不具有訴訟參加人的法律地位。
行政訴訟中的共同訴訟人。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兩個以上的訴訟。兩個或兩個以上當事人對同一具體行政行為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是共同原告;兩個或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一同應訴的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
【例題】下列關于刑事訴訟中辯護人與訴訟代理人區別的表述,以下哪項正確?( )
A.介入訴訟的時間不同
B.可以擔任辯護人和訴訟代理人的人員范圍不同
C.是否出席法庭不同
D.承擔的刑事訴訟職能不同
【答案】D
【解析】刑事訴訟中,辯護人行使的是辯護職能,而刑事自訴案件中自訴人的代理、公訴案件中被害人的代理,訴訟代理人都是在協助被代理人行使控訴職能,要求追究被告人因犯罪行為所應承擔的刑事責任。故選D。
【例題】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我國的村民委員會依法實行( )。
A.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B.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C.民主選舉、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D.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答案】D
【解析】此題是有關法律和行政管理的綜合常識題目。我國憲法和有關法律規定,我國的村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實行的是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因此正確答案為D。
【例題】在我國,下列選項中按規定個人所得不應免納個人所得稅的是( )。
A.某勞模家屬享受工廠每月的撫恤金300元
B.李某家的房子在火災中受損,保險公司賠付了2萬元保險金
C.某公司的職員取得了設計大獎,組委會頒給了他3萬元獎金
D.單位退休工人的工資
【答案】C
【解析】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規定可知,撫恤金、保險賠償、退休工資均免納個人所得稅。對于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也應免納。而 C項內容不屬于該種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