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全面把握申論考試

第一節 申論考試概述

一、申論的內涵

“申論”一詞取自孔子《論語》的“申而論之”。從字面來理解,“申”為引申、申述,即分析和說明事理;“論”為議論、論證,即發表中肯的見解。申論是指具有申述、申辯、論證、論述之意的文體。

劉勰的《文心雕龍》是我國最早講文章體式的一本權威著作,其在《論說》篇中指出;“論者,彌綸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可見,凡融通種種見解而深入闡發某些道理的文辭,一概都可稱為“論”。縱論時事政治的稱為“政論”,考辨歷史的稱為“史論”,總覽內容予以闡述的稱為“概論”,評優劣、論得失的稱為“評論”等,總起來都屬于“論”,但每種“論”又各有特點。

申論與大學寫作有些類似,但又與大學寫作不同。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它比大學寫作難度更大一些,需要考生在反復閱讀試卷所給出的大量材料和提出的有關問題后,用心分析,然后根據涉及的主要線索、主要問題進行闡述和論證。它不是那種憑個人好惡、盡情張揚個性的放言宏論,而是要求在準確把握一定客觀事實材料的基礎上,做出必要的說明和申述,發表中肯的見解,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謀略,同時還需要對其進行論證。相對于大學寫作來說,申論要求考生摒棄那些套話和閑話,分析和解決問題要更加透徹、全面、清晰,更注重考查考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更有利于考生發揮自己的潛能。

申論第一次進入公務員錄用考試,是在2000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中。當年公務員錄用考試的筆試部分除了《公共基礎知識》和《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之外,還新增加了《申論》,使之成為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模式改革中實行的一種嶄新的考試模式。經過近幾年的改進與完善,現已成為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的一門基本科目,日益受到重視。

二、申論的特點

申論不是寫作文,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議論文。公文里不存在議論的成分,公文沒有商討的余地,更不能主觀自我發揮。而申論不同,申論可以議論,但必須限定在政策的框架內。準確地說,申論是“策論”。

按照劉勰《文心雕龍·議對》的概括;“使事深于政術,理密于時務;酌三五以熔世,而非迂緩之高談,馭權變以拯俗,而非刻薄之偽論;風恢恢而能遠,流洋洋而不溢。”實際上是說,策論應該深刻闡述國家政策方略,要結合當前的國家政務,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根據策論的特征,我們把它總結為“三要”、“三不要”;要緊密結合時代,結合國家的大政方針,不要脫離時代高談闊論;要駕馭權力以拯救弊俗,不要發表刻薄的偽謬之論;文章要像行云流水,論述立足點高,切中時弊,不要鋒芒畢露。

概括起來講,申論具有以下特點;

1.申論背景資料的廣泛性

申論考試十分注重考查考生是否關注社會生活中的熱點、焦點問題,是否具有關心國家大事的大局意識以及是否具備日常工作中處理實際問題的行政潛能。因此,申論所給定的背景資料涵蓋了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等諸多方面的內容,涉及范圍極其廣泛且表述比較準確,一般不會出現偏差。另一方面,申論的背景資料所反映的問題大部分都已有定論,要求考生把握主流觀點,但也不排除一些題目尚無定論或存在爭議,這就需要考生自己去理解、分析和判斷,并得出結論。而后者更能考查出考生的分析和判斷能力。

2.考試目的的針對性

申論考試給出的資料雖然涉及面廣,頭緒較多,但一般重點都比較突出,考查的目的也比較明確。盡管每一年的考題在要求上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別,但一般還是可以歸結為概括、對策、論證3種基本內容;考查的方面也不外乎閱讀理解、分析歸納、提出問題與解決對策以及文字表達等幾個方面,目的非常明確。從考生方面講,其答卷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因此,在應考時,考生要仔細閱讀材料,理清其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對于復雜的事件,要抓住問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對尚存爭議的事件,要分清各方意見,在此基礎之上,結合給出的條件、環境進行綜合考慮,作出正確的判斷,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切忌提一些超越現實的、缺乏可操作性的方案。

3.考試形式的靈活多樣性

申論考試除了所給出的材料部分外,其答卷一般由3部分組成。即概括部分、方案部分和議論部分。就文體而言,概括部分可能是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中的某一種形式,也可能是綜合了多種文體形式;方案部分,一般是應用文寫作;第三部分是議論文寫作或公文寫作。從這個意義上說,申論考試既考查了應試者的普通文體寫作能力,也考查了公文寫作能力,考試形式非常靈活、實用。

4.申論答案的非唯一性

申論考試沒有唯一的、確定的或一成不變的標準答案。從給定資料的背景來看,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等諸多方面的社會問題,有的已有定論,有的還沒有定論,需要考生自己來分析、判斷。因此,無論是提出解決方案,還是對方案進行論證,都難以有唯一的、確定的、一成不變的標準答案。

以提出對策部分為例,這部分是要求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而這個辦法要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但是針對性和可行性是相對的,在不同地區以及發展中的不同階段,解決問題的辦法就不可能完全一樣,更何況有的問題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而合理的解決方案,因此哪一種更為合理、針對性與可行性更強,就要對若干方案比較論證分析后方能確定。而申論答案的評定,也只能是綜合的、全面的、等級式的。也正因為申論考試沒有固定的答案,所以考生才有了一定自由發揮的空間,任何考生都可以充分地展示各自不同的能力和水平,同時也有利于選拔者挑選到滿意的人才。

5.行文角色具有假定性

申論考試是為國家機關選拔人才,實際上可以看做是公務員處理公務的一次預演。因此申論試卷一般明確要求以某種公務員身份提出對策方案,闡述問題。某些試題即使未加明確,應試者也應明白要以某種公務員的身份寫作,因為應試者的身份總是虛擬的。應試者應站在一個國家公務員的工作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緊扣社會現實、工作實際。但是很多應試者卻意識不到這一點或難以做到角色的轉換,寫出的公務文書往往脫離實際,這是需要在備考過程中注意的。

三、申論考試的本質

申論作為公務員錄用考試的一個科目,其目的在于為國家選拔優秀的公務員人才。其實質就是模擬公務員日常工作的一種能力測試,應試者通過對申論資料的閱讀理解,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思路或者解決方案,準確流暢地用文字表達出來。

總之,申論考試的實質就是綜合考查應試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概括提煉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等。

第二節 申論的測評要素和寫作原則

一、申論的測評要素

申論考試作為對應試者能力的測試,主要考查其對給定資料的閱讀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

1.閱讀理解能力

申論考試要求的閱讀理解能力與一般閱讀文章的理解能力有所不同。申論考試閱讀的資料不是完整的文章,申論考試的閱讀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對一些不夠準確、不夠清晰的“半成品”資料進行加工。這種加工,主要是對各種資料的閱讀分析,即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需要考生把具體資料上升到理性高度來認識,把眾多資料歸納為分類資料,把分散事物整合成有一定內在聯系的事物,由既定事物聯想到更多的事物。

2.分析概括能力

所謂分析概括能力,是指在正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基礎上,運用概念、判斷、推理、分析、綜合等邏輯思維的方法分門別類地進行篩選、加工,理清邏輯思路,提煉出資料所反映的主題思想。申論考試對綜合分析、概括能力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應弄清資料反映的是什么性質的問題;

(2)對復雜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分清主要問題和次要問題,有關聯的問題和無關聯的問題,可解決的問題和不可解決的問題。

3.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說前兩種能力是前提或鋪墊的話,那么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則是考生能力測試的重點和關鍵所在。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辦法和方案,是公務員在實際工作中經常遇到的一項工作。因此,歷年的申論考試對這方面的能力考查越來越重視,這方面考試的內容和分數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所以,考生必須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訓練的核心目標。

4.文字表達能力

文字表達能力是閱讀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綜合表現,是借助語言文字將自己的思想、意見表達出來的能力。沒有良好的文字表達能力,就無法將前面三種能力的成果較好地表現出來,也就無法讓上級準確地了解自己的想法。良好的文字表達能力能使考生把自己的思維過程再現出來,做到邏輯清晰、層次分明、結構嚴謹、語言準確、深入淺出地說明問題,切實中肯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能力將始終體現和貫穿于整個申論考試的答卷中。

二、申論的寫作原則

申論中的論證分析,其實質就是讓應試者在理解材料,分析材料,提出對策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重新綜合的過程。但在閱讀同一篇給定的資料,做同樣的試題時,有的應試者做得很好,有的應試者卻答得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可能是部分應試者根本不知道怎樣把握申論文章的大致方向便匆匆下手,結果寫出的文章有失水準。應試者在寫文章之前,首先應把握其寫作的原則,即從根本上明白文體的整體輪廓的構成原則。也只有這樣,才能為下一步寫好文章做鋪墊。

1.論點明確

申論考試中的寫作要解決的主要問題都是由給定資料限定的,在擬定題目論證分析時,必須充分利用給定的材料,緊緊抓住主題或主要問題,突出主旨進行論證,而不可以天馬行空,任意揮灑。應試者在確定論題時必須明確;

(1)自己是以某一職位的公務員身份在論證問題;

(2)自己所要論證的主題是材料中已經給定的;

(3)給定資料在明確論證主題時已經限定了應試者的基本態度和主導傾向;

(4)材料中給定的主題已經體現在自己對材料的概括之中;

(5)論述問題的目的在于解決問題,而不是一般的空發議論。

2.措施得當

這里所說的“措施得當”,主要是指應試者在論述自己提出的觀點時,所提的方針和對策必須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可行性。從某種意義上說,文章的主體很大程度上是由應試者所提的措施來支撐和體現的。

3.結構明晰

文章的結構,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謀篇布局,即按照某種邏輯關系對選好的材料進行精心的組織和安排,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以便更好地表達作者的思想、闡述作者的觀點。由于文章的內容不同,作者的角度各異,文章的結構形式也必然是異彩紛呈的。但是結構嚴謹、邏輯清晰,是答題的最基本要求。

在謀篇布局的時候,首先要確定中心思想與材料之間、整體與部分之間、部分與部分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精心安排好各部分、各要素在整個結構中的位置。

在整篇文章中,存在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有的部分是提出問題,有的部分是分析問題,有的部分是解決問題,各自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部分與部分的關系上,有的屬于并列關系,有的屬于遞進關系,有的屬于因果關系,有的屬于轉折關系,它們相互之間的邏輯聯系也是不同的。謀篇布局,就是要根據文章各部分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地確定它們在整體結構中的位置,把材料組織得嚴密周詳、無懈可擊。

4.語言流暢

申論語言的流暢主要表現在用詞用字的準確性和語言的縝密性和邏輯性上。要求應試者能夠準確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內容,全面分析問題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礎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思路和解決方案,準確流暢地用文字表達出來。

第三節 申論考卷分析

一、試卷構成

申論考試的試卷有比較規范的結構,總體上分為三大部分,首先給出“注意事項”,給考生提出重要的指導性建議;其次給出一些資料,即“給定資料”;最后提出“題目要求”,要求考生在弄清給定資料的基礎上完成若干題目,即“作答要求”。

1.注意事項

應試者在拿到試卷后,首先應仔細閱讀這部分內容,以便按要求依次作答,不要因一時疏忽大意而在具體作答時出錯。

“注意事項”一般包括;

(1)申論考試與傳統作文考試不同,它是對駕馭分析資料的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言語表達能力的測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資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的資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論要求”依次作答。

2.給定資料

給定一篇或一組長度一般為5000~8000字的資料。根據考試對象和所給時間的不同,材料長度會有所變化。內容可能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等諸多社會問題。這些資料大多是經過初步加工后的“半成品”,是帶有新聞性質的現實資料,反映的多是社會現實生活中的某一熱點問題,基本上不會涉及專業性很強的問題。但不論是涉及某一個社會現象的材料,還是涉及某幾個特定的社會問題的材料,都有一個基本的中心思想。

3.作答要求

申論考試的形式比較規范;給定一篇或一組材料,要求考生在認真閱讀材料的基礎上,理解給定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和主要內容,然后按要求做題。通常情況下,其答題形式包括3個方面;

(1)用150~200字的篇幅,概括出給定資料的主題,即對給定資料的理解、分析、整理、歸納、概括和綜合。

(2)用200~350字的篇幅,對主要問題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決方案。要有條有理地說明,并要具有針對性與可操作性。

(3)就“給定資料”所反映的問題或考生所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案,用800~1200字的篇幅進行論證。要求中心明確,論述深刻,有說服力。通俗點說,就是考生對個人見解的論證。

這三方面的要求,題目數量允許有靈活性,可以是兩個題、三個題、四個題。題目的樣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既可能要求概括主要內容,也可能要求概括主要問題;既可能要求提出完整的解決方案,也可能只要求就某一個或某一方面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既可能要求寫一篇完整的也可能只要求進行片斷性的分析論證。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最近兩年的“大學生村官”申論的命題模式不再局限于上述的命題形式,而是采用了更加靈活的“多論式”的命題模式。

2010年的申論考試除了考查傳統的概括問題、解決問題和論述問題之外,尤其重視對考生綜合分析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評析觀點、發表自己對某事的見解等。

二、考試題型

申論考試的試題,大體有以下四種類型;

1.概括主題

申論考試第一道題,一般是要求概括材料的主題。

概括主要問題,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分析過程,可通過以下步驟完成;

第一步,概括中心。

概括中心的順序;(1)段意;(2)層意;(3)中心思想。

第二步,按照字數要求,落筆成文。

2.分析原因

全面分析給定資料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如2008年山西考試錄用公務員申論第二道題;給定資料反映出,當今社會“讀報”、“讀屏”兩種閱讀方式并存,請你根據給定資料,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

要求;簡明扼要,表述清楚,字數不超過350字。

3.提出對策

申論考試的第三道題,一般是要求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要提出切實可行而又具有針對性的對策,就必須清楚問題產生的原因。那么,如何找到問題產生的原因呢?要找到產生原因、解決問題的對策,就要注意材料中的相關字眼。

4.論證表述

申論考試的第四道題,多數是要求用1000字左右的篇幅,對給定資料反映的主要問題進行論證,這是申論考試中最核心的內容,全面考核和衡量應試者的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邏輯說理能力。

近年申論考試的論證表述考查有兩個趨勢;一是重視議論文的寫作,二是公文式的申論文章,更加貼近公務員的日常工作。

這四種題型一般是通過三至四個題目來體現的,但題目數量具有靈活性,也有可能是兩個或五個題,不是一成不變的,近兩年申論考試題目有增多的趨勢。

從不同的角度劃分,申論試題還可分為本質類的試題、原因類的試題、提出對策類的試題以及命題作文等。

三、閱卷情況及評分標準

1.閱卷情況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考試實行集中閱卷,地方公務員錄用考試有的采用分別閱卷的方式,即省會閱省直機關的,各地市閱各地市的,有的則全部集中到省會城市,調集各大學相關學科的教師集中閱卷。目前,申論閱卷實行計算機閱卷形式,即先將試卷掃描進計算機,再由閱卷人員面對計算機改卷。考生要用粗細0.3mm或0.5mm的黑色簽字筆在規定的位置作答,閱卷工作需要約10天的時間。

相對于公務員錄用考試中的《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客觀性試題,采用機讀閱卷沒有評分誤差,很多考生擔心《申論》是主觀性試題,閱卷人員的主觀喜好會影響評分。對此,公務員錄用考試對申論考試閱卷進行了改革,以保證能客觀評價考生的答案。申論閱卷有嚴格的操作流程,基本流程為;成立閱卷組?閱卷老師進行簡短培訓,制定評分標準?抽樣評卷,修訂評分標準?全面開展閱卷(封閉式)?復核、統分、登分?閱卷工作結束。具體來說,采用如下的閱卷方式;

(1)閱卷采用流水作業方式,按題目數量將閱卷人員劃分為若干小組,每人只評一道題,嚴禁一人評閱所有題目。

(2)正式閱卷前,閱卷人員要進行試評,在閱卷人員熟練掌握評分標準和評分要求后,再進行正式閱卷。

(3)申論考試閱卷,每道題都實行雙人復核閱卷制。如果兩個人作出的評價不一致,即打出的分數差別大于原題總分的20%,就請第三人做復核。

為了避免閱卷人員在每道題之間產生印象關聯,每個老師只能看一份試卷上的一道題,就是流水作業,不能一批到底。這樣,一份申論如果有三道題,至少要由6名閱卷人員來評分,盡量減少評分誤差。

(4)雙機雙錄。為了消除誤差,主觀題成績的登分將由兩個人兩臺機器進行錄入。客觀題的機閱同樣是異人異機雙讀,以加強對工作過程的控制。

2.評分標準

(1)總結概括、提出對策及對策有效性分析的題型都具有評分要點和加分、減分的標準。

(2)論證表述題型沒有要點,只有大致的要求。應試者在論證表述時要擬好題目,開頭、結尾要寫好,中間段要寫好首句和末句,采用典型、鮮活的論據,論述要緊扣主要問題或主要對策,照應材料,避免扣分因素。

論證表述題型一般的扣分因素包括;

字數不足的,每少50個字扣1分;

沒擬題目的扣l分;

3個錯別字扣l分(重復出現的不計);

標點錯誤較多或書寫模糊扣1分;

字體端正、美觀、卷面整潔的,加1分;反之,字跡潦草、卷面不潔的,扣l分。

錯別字、標點和卷面扣分累計不得超過3分。內容有嚴重問題的,要提交閱卷領導小組處理。

論證表述題型容易加分的因素包括;字數恰到好處;字跡清楚,美觀,大方;段落清晰,要點在每段的開頭;卷面整潔,無勾畫現象。

論證表述題型的答卷可分為五個等級,以滿分50分為例;

一類文(41~50分);立意鮮明,內容具體,中心明確;語言簡明、連貫、得體,表達方式運用恰當,無病句;結構合理,條理清楚,詳略得當;書寫規范、工整,格式正確,無錯別字,標點正確,卷面整潔、美觀。

二類文(31~40分);內容具體,中心明確;語言通順,表達方式運用恰當,基本無病句;結構合理,條理清楚;書寫規范、工整,格式正確,基本無錯別字和標點錯誤,卷面整潔。

三類文(21~30分);立意基本明晰,內容比較具體,中心比較明確;語言基本通順,表達方式基本恰當,有個別病句;結構合理,條理基本清楚;書寫比較規范,格式基本正確,錯別字和標點錯誤較少,卷面比較整潔。

四類文(11~20分);立意不夠明確,內容不夠具體,中心不夠明確;語句欠通順,表達方式不夠恰當,有少量病句;結構基本完整,條理不夠清楚;字體潦草,錯別字、標點錯誤多,格式不正確,卷面不整潔。

五類文(10分以下);立意不明確,認識有錯誤,內容偏離題意,中心不明確;語句不通順,表達方式不恰當,有多處病句;結構不完整,條理不清楚;字體特別潦草,難以辨認,卷面涂抹較嚴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昌市| 武乡县| 嘉定区| 印江| 凤台县| 安福县| 广东省| 永定县| 青田县| 北宁市| 安义县| 南江县| 得荣县| 西安市| 平安县| 鹤山市| 读书| 石屏县| 鹰潭市| 绥宁县| 霞浦县| 香港 | 秀山| 昌吉市| 剑阁县| 郎溪县| 弥渡县| 桦南县| 中方县| 塘沽区| 苍南县| 双江| 安图县| 宜州市| 荆州市| 齐河县| 南澳县| 德清县| 武宣县| 大邑县| 务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