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的秘密:智能手機時代的新營銷寶典
- 蘇高
- 3102字
- 2019-10-31 11:25:40
2.3 微信優勢,營銷市場的競爭
其實,當今市場上并非只有微信一種營銷工具,包括如今仍然受歡迎的QQ和微博,以及曾經熱門的米聊和飛信,營銷市場可謂競爭激烈,而微信便是從“水深火熱”之中脫穎而出的。那么,微信與其他營銷工具相比,有哪些相對優勢呢?
2.3.1 解密:微信與QQ
1999年2月,騰訊正式推出第一個即時通信軟件——“OICQ”,后改名為騰訊QQ。QQ在線用戶由1999年的2人(2人指馬化騰和張志東)到現在已經發展到上億用戶,在線人數超過一億,是中國目前使用最廣泛的聊天軟件之一。
而微信則是“后起之秀”,它是2011年下半年突然崛起的一款深受用戶喜愛的手機通信軟件。它完全免費,只需要消耗GPRS流量,Wi-Fi下使用連通信費都省了。它最大的特點是跨平臺,不論是安卓的、塞班的還是iPhone的用戶,都可以通過微信相互認識。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微信與QQ有何區別吧,如圖2-4所示。

圖2-4 微信與QQ
(1)了解一款營銷工具是用好工具的前提,尤其是要了解其市場定位。微信雖說與QQ有所相似,但兩者之間的市場定位是不同的:QQ的產品是“交流信息,心無間”,而微信則是“孤獨”。這么多年來,QQ已經成功完成了用戶黏性的強有力控制,甚至是培養了用戶根深蒂固的上網習慣。一連上寬帶,第一時間打開的就是QQ,相信不少人都養成了這種習慣,上網不上QQ就好像有種與世界失去聯系的感覺。而微信不同,微信的好友頭像的常亮,就是為了給“孤獨”添上一絲安慰,讓人感覺到自己生活中的好友,同城的好友從未離線。用戶發出去的每一條消息,對方一定能夠收到,虛擬出來的感覺滿足了用戶被尊重的需要,不像QQ有很多離線列表。
(2)對比兩者的應用來說,微信比QQ交友手段更多。QQ只能通過添加QQ賬號結交朋友,而微信中可以通過找朋友頻道、查看手機通訊錄添加微信好友;也可以查看QQ好友,添加微信好友;同時還可以查看附近的好友(1000M之內),使用微信的用戶都可以在上面看到。并且,微信強大的搖一搖功能,可以幫你匹配這個世界上同一時間段在搖手機的朋友,如圖2-5所示。

圖2-5 微信與QQ的添加好友方式
(3)對比兩者的聊天方式,微信與QQ各有優劣。微信支持語音群聊、視頻及圖片發送,GIF動畫、表情等;QQ支持語音群聊、視頻對聊、發送圖片、GIF動畫、涂鴉、發送文件。對比下來,可以發現QQ與微信的聊天方式都非常強大,如圖2-6所示。相對于微信,QQ多了涂鴉與發送文件兩個功能。

圖2-6 微信與QQ聊天方式
2.3.2 解密:微信與微博
2009年8月,中國門戶網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內測版,成為門戶網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務的網站,微博正式進入中文上網主流人群視野。近年來,微博的發展可謂迅猛,但是隨著微信的崛起,曾經風頭無人能敵的微博,正面臨來自微信的威脅。目前來看,微信與微博之間必將有一場“瑜亮之爭”(圖2-7)。那么,兩者之間究竟有哪些區別呢?

圖2-7 微信與微博
(1)最大的區別在于精準兩個字。微博是由微博主發一條微博,粉絲通過看自己的微博主頁就能看到微博主發的內容了,但是現在一般人關注的人太多,所以能看到微博主發的微博就是隨機的了。而微信就不同了,微信公眾平臺帳號發一條群發消息,所有關注的人都會收到這條消息。
想象一下吧,如果你走在路上,正在尋找吃飯的地方,微信突然彈出消息說,附近某某館子有優惠券,可以打折,你是會高興還是會反感?再想象一下,如果你關注某個服裝品牌,微信突然彈出消息說,哥們兒,你附近的某專賣店3折大甩賣,你會不會覺得很實用?
(2)與用戶的關系不同。在微信上,用戶之間是對話關系,微信的普通用戶之間,需要互加好友,這構成了對等關系。而微博普通用戶之間則不需要互加好友,雙方的關系并非對等,而是多向度錯落、一對多。
(3)微信是私密空間內的閉環交流,而微博是開放的擴散傳播。一個向內,一個向外;一個私密,一個公開;一個注重交流,一個注重傳播。
(4)微信用戶主要是雙方同時在線聊天,而微博則是差時瀏覽信息。用戶各自發布自己的微博,粉絲查看信息并非同步,而是刷新查看所關注對象此前發布的信息。這種同時與差時也決定了微信與微博的功能與內容之差。
很多人會問,微信用戶會超過新浪微博用戶嗎?現在只能說,微信的前景十分可觀。因為你可以沒有微博,但你肯定有QQ號,而微信是可以直接用QQ賬戶登錄的,這無形中為微信提供了龐大的用戶群體。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新浪微博注冊用戶數增長到5.36億,微博日活躍用戶數達到4980萬;而微信在2014年1月突破5億用戶,月活躍用戶數達到了2.72億人。一位互聯網評論家曾表示,“2014年微信用戶數將首超手機QQ,未來手機QQ的功能將弱化而被微信取代。”
專家指點
總結起來,微信與微博之間的區別包括以下三點。
(1)微博更偏向傳統廣告,微信則是真正的對話。
(2)微博的曝光率極低,微信的曝光率幾乎是100%。
(3)微博是媒體,微信是CRM工具。
2.3.3 解密:微信與米聊
米聊是由小米科技出品的一款跨iPhone、Android、Symbian手機平臺,跨移動、聯通、電信運營商的手機端免費即時通信工具,通過手機網絡(Wi-Fi、3G、GPRS),可以跟你的米聊聯系人進行無限量的免費的實時語音對講,信息溝通和收發圖片,且只會消耗少量的網絡流量。
乍一看,米聊與微信幾乎是一樣的,但是有人卻將微信與米聊之間的競爭成為“富二代”與“窮二代”之間的對決,這是為什么呢?
(1)米聊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米聊本身就是一款深度模仿海外頗受歡迎的智能手機語音聊天應用KikMessager的產品,自身沒有什么核心競爭力,給了后來者一個很大的回旋余地。這一點注定了米聊不可能像蘋果這樣的手機大佬,通過專利戰來打壓競爭對手,保持自己的市場份額。也不可能像UC瀏覽器那樣,去起訴騰訊不正當競爭。而被大家稱之為“山寨大王”的騰訊,最擅長的就是模仿。
(2)米聊缺少強大的用戶基礎。移動互聯網之爭:得用戶者得天下。米聊作為一個新型的通信工具,以一個“窮小子”的形象面世。前期缺乏的肯定是用戶,沒有用戶就很難在強大的市場競爭中立足。反觀騰訊,根據騰訊公司公布的數據, QQ月活躍用戶數2013年第三季度為8.156億,比去年同期增長4.0%,預計數量在2014年將持續增長。“差距主要在用戶基礎”是對于米聊與微信之間的差距最合理的分析。
(3)雙方綜合實力方面差距懸殊。雖然說米聊和微信都同為新型的通訊工具,但是一個“窮小子”與“富二代”在技術和產品功能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團隊實力、資金數量的差距、營銷渠道以及用戶基礎的對比,都是米聊力所不能及的。在騰訊與UC瀏覽器的競爭中,UC優視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俞永福曾提出騰訊最有優勢的是“有錢”。
2.3.4 解密:微信與飛信
飛信(英文名:Fetion)是中國移動推出的“綜合通信服務”,即融合語音(IVR)、GPRS、短信等多種通信方式,覆蓋三種不同形態(完全實時、準實時和非實時)的客戶通信需求,實現互聯網和移動網間的無縫通信服務。飛信不但可以免費從PC給手機發短信,而且不受任何限制,能夠隨時隨地與好友開始語聊,并享受超低語聊資費。
僅從發布時間來看,飛信要早于微信,但是從知名度與用戶人數來看,微信卻遠超飛信,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了這種情況呢?
(1)用戶群的差異。作為互聯網大佬,騰訊擁有龐大的用戶庫,與只能和移動用戶相溝通的飛信相比,微信平臺不僅能添加QQ好友、通訊錄好友,還能實現社交功能,開放的平臺設置讓微信積累了大量的用戶群。而飛信由于僅僅應用于移動,用戶量自然沒法比。
(2)功能的差異。飛信的主要功能是可以免費從PC給手機發短信,而且不受任何限制;而微信可以通過微信與好友進行形式上更加豐富的類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聯系,并且微信擁有語聊功能,這也是最受歡迎的一項功能。
(3)資費的差異。飛信發信息是免費的,資費主要集中在開通功能費與流量費用;微信軟件本身完全免費,使用任何功能都不會收取費用,使用微信時產生的上網流量費由網絡運營商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