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密組織、分層負責與效益分享:經營之神王永慶的創“心”管理
- 李榮融 朱麗蘭等
- 762字
- 2019-10-31 11:49:48
引言 創新·創心
“管理合理化工作必須由企業各層級配合推動,并在日常工作中由上一級人員訓練下一級人員,指出錯誤所在并教導正確方法。如此日積月累才能提升人員素質和管理能力,共同致力奠定堅實的合理化基礎。這種基礎奠定和人員能力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必須長久持之以恒,才能逐漸累積實力,終致達于良好水平。就企業經營而言,管理合理化乃是創造企業營運績效的根源,而利潤則是營運績效的結果。
換言之,管理合理化是‘因’,而利潤則是‘果’,何者重要不言而喻。但由于利潤是為有形實體,而經由管理合理化以強化獲利潛能的過程卻沒有具體形跡可循,而且必須長期持續追求才能見效,所以往往導致企業在經營上只重視利潤的追求,卻忽略了合理化的工作。恰似一心一意只想著收獲,卻忘了耕耘,其結果必定如同緣木求魚一般,終不可得。這也是因為沒有實事求是追根究柢,因而未能建立正確經營理念所致?!?/p>
以上這段話既是臺塑集團已故創辦人——王永慶在探討企業管理的本質時所提出的個人見解,同時也是他經營臺塑集團50多年累積的具有代表性的心得體會之一。在他看來,企業家在奠定管理基礎階段應格外重視企業教練工作,企業經營所追求者,應著眼于達成社會需要的滿足。管理基礎好的企業必定有著鐵一般的嚴密規則。此一辛苦工作醞釀著管理智慧的開發,并使經營者藉此智慧可持續追求到良好的營運績效。
企業管理基礎的建設過程基本上和農夫辛勤耕耘沒有兩樣,表明企業家還應善于發現公司價值而不是經營利潤。王永慶說,農耕是全年無休的辛苦行業,必須配合天時,運用地利,以本身的經驗與觀察,立即做出因應,才能避免先前投入的大量心血化為烏有,爾后加上人為的努力才能求取收獲。換句話說,耕耘必須依靠自身努力,達成耕作的必備條件,才有收獲可言。收獲之多寡,自然和耕耘的運作智能及努力成正比,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