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工會與企業文化建設
  • 王成榮 張慧 喬東 李彥芳 尹穎湯
  • 10字
  • 2019-09-27 14:15:28

第一章 企業文化的內涵

第一節 企業文化與工會

一、企業文化的界定

企業文化是在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企業職工在企業價值觀的影響下,在一定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中形成的,并為多數職工所共同遵循的整體價值觀、信仰追求、道德風尚、行為準則、風俗、習慣的總和。文化建設一方面包括推動企業發展的文化建設,如人本文化、企業精神文化、企業生產文化、和諧文化等;另一方面包括推動職工發展的文化建設,如技能文化、行為文化、主人翁文化、家文化、勞模文化、團隊文化等。

企業文化是企業職工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職工明白怎樣做是對企業有利的,而且都自覺自愿地這樣做,行為決定習慣,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習慣;經過時間的積淀,習慣變成了自然,成了人們頭腦里一種牢固的“觀念”,而這種“觀念”一旦形成,又會反作用于(約束)大家的行為,逐漸以規章制度、倫理道德的形式成為職工的“行為規范”。

二、企業文化的結構

企業文化包含三個層面:企業文化的精神層、企業文化的制度層、企業文化的行為層。以企業文化的精神層為核心,制度層是中間層,行為層是外圍層,形成同心圓結構,互相制約,互相促進,如圖1-1所示。

圖1-1 企業文化結構圖

三、企業文化的特征

企業文化集中反映了企業的關鍵價值。企業文化是個多元的體系,從不同的層面或角度觀察,用辯證的觀點分析,可以概括出如下特征:

① 無形性與有形性的統一;

② 觀念性與實踐性的統一;

③ 系統性與個異性的統一;

④ 經濟性與社會性的統一;

⑤ 吸收性與排他性的統一;

⑥ 繼承性與創新性的統一。

四、工會對于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

1.工會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具有導向作用

工會是“職工之家”,是企業的重要組織之一,是企業文化的實踐者,是企業改革和發展的實踐者。工會通過豐富多彩的工會活動對職工進行教育與引導,把個人價值取向與企業愿景結合起來,使職工有歸屬感,成為一種動力,創造和諧環境,實現企業“以人為本”和職工“以企業為家”的高度融合。

2.工會對企業文化建設具有凝聚作用

參與企業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是工會組織的重要責任,工會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民主管理引導職工參與企業的管理和監督,提高職工參政議政的意識,增強職工的主人翁責任感。企業文化建設的目的之一就是開發人力資源,體現人的價值。營造一個職工各盡所能、各展其力、共促企業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

同時,通過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使職工在參與活動的同時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通過發揮基層組織的優勢,與職工溝通思想和情感,使職工圍繞企業的共同目標,凝結成極大的群體合力,從而推動企業生產經營的發展。

3.工會對企業文化建設具有弘揚作用

企業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圍和價值導向就是一種精神激勵。企業文化的力量,在于不斷激活人們的“心智模式”,激發潛力。在宣傳引導中培養共同價值觀,發揚榜樣的力量,通過對先進集體、模范個人的表彰,宣傳他們的事跡,弘揚他們身上所體現出的企業精神,培養職工群體意識、良好的道德風尚。

4.工會對企業文化建設具有陣地作用

工會作為宣傳文化教育陣地,對促進企業文化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力,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和途徑。工會開展文化體育活動要在形式和內涵上不斷創新,打造一個擁有廣大職工群眾積極參與的文化建設平臺。

提高職工素質,在和諧發展中營造濃厚氛圍。企業文化建設是富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企業個性和先進文化的高度統一,是職工不竭的精神動力。在各種活動中灌輸企業文化理念,能夠幫助職工樹立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奉獻社會的良好職業道德和職業風尚。體現在:一是積極協助和配合黨政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強化職業道德建設,不斷提高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二是通過加強對職工的崗位技能教育和培訓,不斷提高職工的技術業務素質;三是可以通過開展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革新創新等活動來激發職工的勞動熱情,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在新形勢下,企業文化建設在企業發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企業文化的性質決定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工作,需要廣大職工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工會更應積極主動地把深層次的文化活動納入企業文化建設的系統工程中來,充分發揮工會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閱讀資料

鐵路線上溫暖的“家”

近年來,昆明鐵路局把“三線”建設作為暖人心、聚人心、得人心的民心工程來抓,以提升職工的自豪感、歸屬感、幸福感為重點,加大“三線”建設投入力度,解決沿線職工生產生活中最基本的吃、住、洗、看、醫問題,營造出和諧穩定、積極向上的內部環境,打造溫馨和諧的“幸福家園”。

生活線:讓職工生活更美好

為方便職工生產生活,昆鐵局按照每個站(片)區有1個食堂、1個浴室、1個文化活動室(閱覽室)、1個宣傳欄、1個籃球場、1個室外健身場所的設計積極建設。青工宿舍、流動人員招待所等生活設施,按站區統籌調配、集中安排、統一管理,滿足各部門、各單位出差和流動作業人員住宿需要的管理和建設基本標準,實施了站區生活文體一體化建設和管理工作,加強了不同系統職工之間的交流,拉近了職工間的距離。同時,為滿足職工家屬探親住宿需求,該局實施了沿線小站“連心房”建設。“一起用餐、一同鍛煉、一塊兒學習娛樂,在這樣的環境里工作生活,心情特別舒暢。”站區職工高興地說。

為解決機車乘務員值乘中的吃飯問題,該局實施“飯盒工程”,在全局機車乘務員值乘中實施了統一供餐工作。通過制定機車乘務員值乘中統一供餐管理辦法,召開供餐工作推進會、座談會,加強供餐工作調研等措施,確保供餐工作落到實處。該局目前已累計實現安全供餐50.6萬列、236.95萬份。

文化線:讓職工精神更充實

該局十分重視滿足職工精神文化需求,大力推進文化線建設。不僅在站區設立了“職工書屋”,訂閱了40種報紙雜志,在文體活動場所安置了健身器械,讓沿線職工下班后有了健身益智的好去處,還成立了“云嶺鐵騎”職工業余藝術團,并先后完成了大小演出任務60余場,足跡遍布沿線各站。

昆明局堅持開展“送文化、送圖書、送體育、送演出”到基層、到站區活動,舉辦多層次的職工書法美術攝影比賽、職工文藝調演等群眾性文藝活動,組織全局職工籃球、羽毛球、橋牌等級賽、乒乓球等體育比賽活動289場次。

衛生線:讓職工身體更健康

在保障職工的身體健康方面,該局在堅持每年為職工進行健康體檢和開展心理健康講座等活動的基礎上,還為艱苦地區的小站職工配備了575個“關愛藥箱”,向全局每名職工發放了一只“控油壺”、一把“限鹽勺”、一個“腰圍健康尺”、一本《健康保健手冊》和一臺健康秤,把對職工的健康關愛體現在點點滴滴中。自2009年開始,該局工會邀請名醫和專家,組成醫療隊,6次深入鐵路沿線小站、工區和生產現場,共為4816名職工進行現場健康咨詢和免費義診,解決了沿線小站職工看病難問題。

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昆明鐵路局“三線”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據統計,近3年來,該局行政和工會共先后投入“三線”建設資金8000余萬元,對535個站點的783項職工生產生活設施設備進行了更新補強,建成一體化站區23個,配置“五小”電器4236臺(件),新建或改造小食堂94個,小浴室136個,更換配置太陽能568套,為基層單位配置移動影音設備33套。

(資料來源:陳昌云.鐵路上溫暖的“家”.工人日報,2012-10-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德市| 九寨沟县| 德庆县| 余江县| 宁城县| 南通市| 华安县| 桃源县| 巧家县| 稷山县| 成安县| 星座| 怀安县| 合肥市| 垦利县| 额尔古纳市| 汽车| 八宿县| 沅陵县| 驻马店市| 海门市| 靖边县| 株洲县| 彭泽县| 海宁市| 尚志市| 清水县| 胶南市| 台东市| 绵竹市| 淳化县| 汝州市| 长白| 利川市| 鲜城| 陆河县| 洪湖市| 肥乡县| 周宁县| 美姑县| 白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