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家克星:職業(yè)操盤手解析坐莊全過程
- 麻道明
- 3372字
- 2019-10-31 18:23:53
九、如何計算莊家的持倉成本
1.莊家成本的構成
持倉成本是指為炒作某一只股票而消耗的費用。莊家坐莊如同其他生意,需從“銷售收入”中減去成本,才能獲取利潤。投資者不妨幫莊家算算賬,目前價位莊家有無獲利空間,以及獲利大小。若目前價位莊家獲利菲薄,甚至市價尚低于成本,該股前景光明;若目前價位莊家已有豐厚的賬面利潤,莊家操心的是如何將錢放進口袋,亦即是伺機脫逃的問題,此時指望其再攻城奪寨、勇創(chuàng)新高顯然不現(xiàn)實,不宜將“錢”圖寄托在這樣的逃兵身上。
莊家的操盤成本主要包括進貨成本、利息成本、拉升成本、公關成本、交易成本等。
(1)進貨成本。莊家資金量大,進場時必然會耗去一定升幅,尤其是拉高建倉或者接手前莊的籌碼,其進貨成本比較高,這類莊家一般后續(xù)題材比較豐富,志向高遠,不計較進貨價格。但有人看見股價從底部剛漲了10%,便擔心升幅已大,不敢再買。其實,升20%、甚至50%有可能為莊家在吸籌,關鍵要看在各價位區(qū)間成交量的多寡。低位成交稀少,莊家吸籌不充分,即使已有一定的漲幅亦不足為懼。我們很多跟莊的朋友會有這樣的體會,抓到了黑馬,不是在莊家的震倉洗盤中割肉出局,就是馬兒剛上路在小有獲利時出局,最終與黑馬失之交臂。
(2)利息成本。利息成本也叫融資成本,除了少數(shù)自有資金充足的機構莊家外,大多數(shù)莊家的資金都是從各種渠道籌集的短期借貸資金。要支付的利息很高,有的還要從坐莊贏利中按一定比例分成。因此,坐莊時間越久,利息支出越高,持倉成本也就越高。有時一筆短期借貸款到期,而股票沒有獲利派發(fā),只好再找資金,拆東墻補西墻了,甚至被迫平倉出局。因此,股價越需向上拓展空間。
(3)拉升成本。正如莊家無法買到最低價,同樣亦無法賣到最高價,通常有一大截漲幅是為人作嫁衣:船小好調(diào)頭的跟風盤跑得比莊家還快。有的莊家拉升時高舉高打,成本往往很高,短期會有大漲幅;有的喜歡細水長流,穩(wěn)扎穩(wěn)打,成本較低,為日后的派發(fā)騰出空間。手法高明的莊家拉高時只需借助利好煽風點火,股價就能由追漲的散戶抬上去。但是大多數(shù)莊家需要盤中對倒放量制造股票成交活躍的假象,因此僅交易費用一項就花費不少。另外,莊家還要準備護盤資金,在大盤跳水或者技術形態(tài)變壞時進行護盤,有時甚至要高買低賣。
(4)公關成本。莊家的公關優(yōu)勢包括很多層面,主要有管理層、券商、銀行、上市公司、中介機構等,為機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莊家也應為此付出必要成本,否則就難圓其美了。
(5)交易成本。盡管莊家可享受高額傭金返還,但莊家的印花稅還是免不了的,這筆費用不得不計入持倉成本之中。
2.測算莊家成本的基本方法
在股市中,莊家介入的資金大多在謀求利潤最大化,很少會形成虧損離場的局面。正因為如此投資者越來越關注莊家的持倉成本,希望通過這種分析方法來達到獲利的目的。但是莊家的真實持倉成本,外人一般很難準確了解到,不過可以通過一些統(tǒng)計方法,對莊家在某一階段的市場平均成本作大致的評估,并利用這個評估結果,對短期調(diào)整的支撐位或者反彈的阻力位加以判斷。莊家的成本,可通過以下幾種方法來測算:
(1)通過平均價測算莊家成本。莊家若通過長期低位橫盤來收集籌碼,則底部區(qū)間最高價和最低價的平均值就是莊家籌碼的大致成本價格。此外,圓形底、潛伏底、雙重底、箱體等也可用此方法測算持倉成本。莊家若是通過拉高吸籌的,成本價格會更高一些。
實例3-31
圖3-31,羅頓發(fā)展(600209):股價經(jīng)過一波急跌后,形成三重底形態(tài),形態(tài)內(nèi)最低價為3.53元,最高價為5.16元。形態(tài)內(nèi)成交量比較均勻,也沒有異常的價格波動,可以排除其他非正常因素的干擾,因而可以采用算術平均數(shù)計算。通過計算市場平均價為4.34元,這個平均價就是莊家的大概持倉成本區(qū)。用這種市場平均成本的分析方法判斷莊家的持倉成本十分有效,而且可以說相當精確。

圖3-31
(2)統(tǒng)計換手率測算莊家成本。對于老股票,在出現(xiàn)明顯的大底部區(qū)域放量時,可作為莊家建倉的成本區(qū),具體計算辦法是計算每日的換手率,直到統(tǒng)計至換手率達到100%為止,以此時段的市場平均價,作為莊家持倉成本區(qū)。有時候莊家的成本區(qū)距最低點的價差有相當大的差距。對于新股,很多莊家選擇在上市首日就大量介入,一般可將上市首日的均價或上市第一周的均價作為莊家的成本區(qū)。以上圖為例,為了計算準確以三重底中間的底為準,向兩邊計算換手率達到100%的市場平均價,通過計算平均成交價格為4.32元,反映出莊家在此期間已經(jīng)收集到了相當多的籌碼。
(3)根據(jù)最低價測算莊家成本。在最低價位之上的成交密集區(qū)的平均價就是莊家建倉的大致成本,通常其幅度大約位于最低價的15%~30%。以上圖為例,最低價上漲幅度的15%為4.07元,30%為4.62元,因此莊家成本區(qū)就在4.07~4.62元,其平均價為4.34元。
(4)根據(jù)股價測算莊家成本。此方法也是以最低價格為基準,低價股在最低價以上0.50~1.50元,中價股在最低價以上1.50~3.00元,高價股在最低價以上3.00~6.00元。以上圖為例,該股屬于低價股,據(jù)此可以推定莊家的平均成本在4.03~5.04元,其平均價為4.53元。
(5)用SSL指標測算莊家成本。SSL指標是顯示股價的成交密集區(qū)和支撐位、壓力位,這一指標用成交量和價位圖顯示某一時間段內(nèi)不同價位區(qū)間的累計成交量分布情況。這些累積的成交量所顯示的價位區(qū)間不僅是支撐、壓力的參考,也是莊家成本的大“暴露”,成交密集區(qū)內(nèi)平均價位附近對應的巨大成交量的價位就是莊家的建倉成本。以上圖為例,SSL指標所指的位置大約為4.50元左右,表明此階段莊家建倉價位。
(6)還有一種計算方法是:莊家持倉成本=(最低價+最高價+最平常的中間周的收盤價)÷3。作為一個莊家,其控盤的個股升幅最少應在50%以上,大多數(shù)為100%。一般而言,一只股票從一段行情的最低價到最高價的升幅若為100%,則莊家的正常利潤是40%。因此就可算出莊家的最基本目標位,在這個目標價位以下介入,都可以賺錢。仍以上圖為例,莊家持倉成本=(3.53+5.16+3.96)÷3=4.22(元)。
運用上述6種方法測算,測得該股的莊家持倉成本分別為:4.34、4.32、4.34、4.53、4.50、4.22,計算結果差別較小,持倉成本大體一致,準確性比較高,因此可以斷定莊家的成本區(qū)間在4.22~4.53元,知道了這個區(qū)間,散戶就可以與莊家斗智斗勇了。
3.特殊個股成本的預測方法
除了上述幾種測算莊家成本的方法外,下面對一些特殊性個股的預測方法作一探討:
(1)新股、次新股。許多人喜歡炒新股、次新股,但又苦于不了解莊家的成本區(qū)。其實,新股、次新股的莊家成本最好了解:若為該股十大股東之一的基金坐莊,其成本為發(fā)行價加上15%左右的發(fā)行價費用。如果從發(fā)行到上市的時間長,融資的利息和費用較高,附加價便多一些;反之,則少一些。如果是上市首日新莊入駐,可選取當日密集成交區(qū)的價格或均價作為新莊的成本區(qū)或上市第一周的均價作為莊家的成本區(qū)。
(2)橫盤整理的莊股。在底部或中底部有較長時間(3個月以上)橫盤的莊股其成本一般都為橫盤時的均價。橫盤時間愈長,莊家吸貨愈充分,其橫盤價即為成本價愈準確。由于種種原因,造成某只莊股在高位久盤、之后又往上做的,其高位久盤的平均價可作為該股的第二成本價。至于其總成本區(qū),可視其中的放量情況。如果從第一成本區(qū)到第二成本區(qū)之間,未曾放量的,其總成本區(qū)可簡單取兩者的算術平均值;如果在高位橫盤之前已放量的,則第二成本區(qū)即為其成本區(qū)。
(3)震蕩上行的莊股。在市場中有許多震蕩上行的慢牛莊股,其走勢沿著一條堅挺的上升通道,每次調(diào)整時間不長,幅度不大,極少超出上下通道線。對這類莊股,如果在拉升之前,并無底部長時間的橫盤供其吸貨。拉升之前又無放量拉升的情況,莊家無法一開始就控盤,只能邊拉邊吸貨。此時莊家的成本區(qū),常常就是整個上升通道的中間價格。從盤面上可以發(fā)現(xiàn),每當股價回調(diào)到該成本區(qū)時,便止跌上行,并且縮量,在OBV指標上幾乎呈一條平滑直線。
(4)急拉放量的莊股。在中低部,由于形勢緊迫(如獲知有重大利好題材),某些莊家匆忙入市,采用急拉快速建倉的手法,往往在三五天內(nèi)便完成建倉任務。對這類莊股,其成本價通過統(tǒng)計放量拉升這幾天的成交量,若達到流通盤30%~50%的,這幾天的均價也大體反映了莊家的成本價。因為之前并沒有機會讓莊家有過多的吸貨,中低價又適合莊家吸籌。
(5)箱體整理的莊股。這是指幾乎呈水平方向作大箱體形整理的莊股,若是震蕩上行的則按第(3)點處理。對這類莊股,莊家的成本價當在箱體形的中軸附近,其算術平均價即是成本價。期間,如果有間歇放量的,其放量區(qū)的價格也是重要的參考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