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社交網絡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教學勝任力的理論與實踐作者名: 袁磊本章字數: 1845字更新時間: 2019-11-22 15:37:08
2.3 教師教學勝任力調查
2.3.1 教師勝任力問卷制定
利用文獻綜述的方法,我們得出教師勝任力有60個勝任力因子,分別是承受力、抓住機遇、創新性、分析性思維、服務意識、概念性思維、高學歷、個人形象、個人影響力、溝通技能、好奇心、合作意識、獲取支持的能力、效率感、記憶力、技能展示能力、堅持性、謙遜、接受挑戰、開放性、可靠性、客觀性、寬容心、樂觀幽默、理解與引導能力、利他行為、靈活性、冒險性、培養下屬、談判能力、平易近人、期望感、教學技能、情緒洞察力、熱情、身體素質、視野開闊、適應性、專業實踐反思能力、成就動機、推理能力、計劃性、信息收集、組織管理能力、學科專業知識、自我控制、研究力、藝術感、責任心、正直誠實、質疑態度、治學嚴謹、吃苦耐勞、順從別人、學識淵博、自信心、自學能力、選擇性、尊重他人、遵守規則。然后將60個因子制成李克特量表,對每一個勝任力條目的重要性進行程度評定,1代表“非常不重要”,2代表“不重要”,3代表“一般”,4代表“重要”,5代表“非常重要”,將問卷進行發放,實施測驗。
2.3.2 教師勝任力問卷調查與分析
本研究以甘肅省康縣和廣東省大埔縣的多所公立中小學的教師為被測對象,共發放問卷570份,回收75份,其中有效問卷71份,問卷有效率為94.67%。將回收的有效問卷,利用SPSS統計軟件探索性因子分析。
首先,對原始數據進行“Correlation Matrix”相關性分析,刪除了9個因子,分別是順從別人、研究力、適應性、談判能力、靈活性、寬容心、技能展示能力、獲取支持能力、承受力。其次,對剩下的51個因子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分析數據如圖2-32所示。

圖2-32 分析數據
通過Bartlett檢驗,KMO值為0.667,大于0.5,可以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對51個勝任力因子進行降維。在SPSS 17.0軟件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進行因素分析等統計運算。從51個因子中抽取特征值大于0.4的25個因子,解釋率為92.764%。說明該25個因子基本可以解釋全部因子。
根據“Component Matrix”找出25個因子,如表2-6所示,其中遵守規則、反思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3對重復,故最終得到22個因子。
表2-6 22個因子

最后,如圖2-33所示,按照所抽取出來的22個因子所包含的勝任力的內涵特征進行如表2-7所示的命名。

圖2-33 因子內涵
表2-7 因子命名

2.3.3 教師教學勝任力模型構建
為構建網絡環境下利用社交網絡促進教師勝任力的模型,筆者首先研究了我國目前關于教師勝任力方面已取得的成果,采用德爾菲法分析教師勝任力因子并進行問卷調查證實因子成分構建教師勝任力模型。在中國知網(CNKI)期刊數據庫,分別以“勝任力”、“教師勝任力”為關鍵詞進行,期刊來源為“核心期刊”、“cssci”檢索,共檢索到81條結果。剔除無效樣本,選取與本研究相近的13篇論文重點研究,編制《教師勝任力因子核檢表》,核檢表中共66個因子。將核檢表發放給由九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各位專家以匿名的方式選出他們自認為重要的勝任力因子,經過三次征詢與反饋專家們的意見最終趨于一致,得出了勝任力因子22個:溝通技能、教學技能組織管理能力、藝術感、遵守規則、治學嚴謹、質疑態度、熱情、概念性思維、個人影響力、客觀性、創造性、情緒洞察力、堅持性、自信心、接受挑戰、抓住機遇、自我控制、成就動機、效率感、反思能力、利他行為。在此基礎上制定《教師勝任力調查問卷》,調查廣東大埔和甘肅康縣的實驗老師200名,回收188份,有效率94%,在SPSS軟件中進行因子分析,22個因子進行降維,得出六個因子群:專業潛力、思維潛力、高階潛力、內驅潛力、人際潛力、外顯因子。關于勝任力模型最早的有“冰山模型”和“洋蔥模型”,它們都共同說明了教師勝任力是由外顯和內隱兩部分構成,外顯部分主要指的是顯示在冰山表面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是表面的可以很容易觀察到的,而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是隱藏于冰山下面的那部分內隱因素,是內在的、根本的、不容易被觀察到的,需要通過因子分析才能發現。根據分析結果和內隱與外顯的關系,建出教師勝任力模型,如圖2-34所示。

圖2-34 教師勝任力模型
在此模型中,專業潛力、思維潛力、高階潛力、內驅潛力、人際潛力是隱藏于冰山下面的起決定作用的部分,而溝通技能、教學技能、組織管理技能則屬于顯現于外的可觀察到的部分,它們共同構成了勝任力的外顯部分,即外顯勝任力因子。在此模型中,內隱勝任力因子與外顯勝任力因子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內隱決定外顯的發展方向、發展潛力,而外顯是發展的具體程度,是內隱的外在表現,通過此模型,我們同樣可以發現,內隱部分猶如冰山潛藏水底的部分,不可直觀卻實際擁有巨大能量,而外顯部分即所謂的“冰山一角”。通過此模型,我們能很好地分析教師勝任力構成成分及要提升教師勝任力應該把握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