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境外融資:中小企業上市新通路
- 高健智
- 820字
- 2019-10-31 17:57:56
融資難困擾國內中小企業
我們再把目光轉回國內。一方面近兩年全球IPO市場一路增長,國內眾多知名企業和大型企業成功上市融資;另一方面國內大量的中小企業生存發展面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資金供給緊張和融資成本快速上漲等困境,而這些困境歸結起來大部分是需要通過融資來解決的問題。根據相關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很多中小企業主們對于未來發展比較迷茫,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未來表示悲觀,其中最棘手的問題就是融資難,這讓他們面臨著相當嚴峻的生存壓力。
目前國內大多數的中小企業依然是以間接融資為主,獲取外部資金的渠道除了金融機構外,民間貸款也成為其重要的資金來源,而通過直接融資渠道的數額極小。
同時,國內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差別很大,目前在我國包括金融租賃、信托投資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在內的各類金融機構中,民生銀行、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社和城市商業銀行等中小金融機構提供的貸款比重較高,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除中國農業銀行向中小企業貸款比重較高外,其余三家銀行貸款份額均較小,非銀行金融機構融資性業務服務比例更低。
據統計,中小企業獲得的金融支持份額只占整體份額的30%左右。因為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差,可以抵押的實物資產有限,少有銀行愿意接受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應收賬款質押、股權質押、訂單質押、倉單質押、保單質押等形式。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中小企業一直缺少利用金融杠桿做大做強的平臺。
近幾年,盡管中央及地方政府不斷通過出臺相關政策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如加大信貸支持,禁止商業銀行收取承諾費、資金管理費等,增加財政支持,改進小額擔保貸款等一系列財政和金融措施,但是這些政策缺乏針對性、落實不積極、監管不力等,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僅停留在表面層次,不能從根本上解決。
既然資金對于企業的發展如此重要,而融資難卻成了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那么,如何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也就成為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重要問題。對于質地優良的中小企業,我們建議通過上市的方式來實現融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