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研究內容

本書一共9章內容,第1章是導論,介紹研究背景、主要研究內容以及創新之處。第2章從基礎設施(包括交通、能源和信息基礎設施)角度解釋中國經濟增長奇跡。通過實證研究,在克服解釋變量的內生性之后,本章的研究結果表明基礎設施對中國的經濟增長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說明基礎設施的顯著改善是構成我國經濟增長奇跡的重要元素之一。第3章驗證基礎設施的外部性,通過理論和實證研究兩個維度,驗證三大基礎設施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外部溢出效應。實證研究結果表明,交通和信息基礎設施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正外部性是顯著的,能源基礎設施的外部性則不顯著。第4章論證交通基礎設施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差距的影響,實證研究結果表明,由于交通基礎設施在空間分布上的差異,中國的交通基礎設施表現出明顯的東、中、西三大地帶。總體而言,東部發達、中部次之,西部落后。交通基礎設施的區域差異化是導致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第4章驗證交通基礎設施在西部大開發中發揮的作用,實證研究結果表明,西部大開發給西部地區帶來1.5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長,而西部大開發促進西部地區經濟增長的機制,主要是通過大量的實物資本和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實現的。那些反映經濟增長質量和軟環境的重要因素,如人力資本、外商直接投資、城鎮化、對外開放度,并沒有因為西部大開發而得到顯著改善。第6章論證交通基礎設施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及其溢出效應。通過空間面板模型,這一章實證研究表明:①交通運輸的正外部性的確存在;②從1985年到2006年我國交通運輸投資帶來的GDP增加平均每年為248億元,其中的196億元來自交通運輸投資的直接貢獻,另外52億元來自交通運輸的外部溢出效應;③交通運輸投資的直接貢獻與外部溢出效應之和對經濟增長的平均每年的貢獻率為13.8%。第7章論證交通基礎設施對中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影響。通過在一個引力方程的基礎之上引入交通基礎設施變量,實證研究表明:①2008年中國省際貿易的邊界效應為6~23,這一數值區間與發達國家之間貿易的邊界效應值比較接近;②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對中國的區域貿易產生了正向影響,從2000年到2008年,由交通基礎設施改善導致的區域貿易增加量占總增加量的29.1%,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對促進中國的區域經濟一體化作用十分明顯。第8章從微觀角度論證基礎設施的可獲得性對中國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運用“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CHNS)1989—2006年的追蹤調查數據,實證結果表明交通、信息和自來水基礎設施對中國農村居民的收入有正向促進作用,總的來說,交通基礎設施的促進作用最明顯。本書的最后一章是全書的總結及政策建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西县| 平山县| 芷江| 龙州县| 宾川县| 岐山县| 张北县| 集贤县| 永安市| 抚州市| 阜南县| 星座| 麻阳| 和平县| 宁化县| 称多县| 嘉禾县| 东平县| 旺苍县| 宁波市| 定州市| 丰顺县| 青海省| 遂川县| 汝城县| 永善县| 满洲里市| 温泉县| 宁乡县| 甘洛县| 赞皇县| 缙云县| 黎平县| 塔河县| 平安县| 棋牌| 河间市| 庆元县| 镇平县| 株洲市| 旌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