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3 實證模型及數據

2.3.1 實證模型及指標說明

由于本章的目的在于從基礎設施發展的角度解釋中國的經濟增長奇跡,因此本章的實證模型實質上是一個巴羅類型的增長模型(Barro, 1990)。該模型實際上是在索洛方程中加入一系列反映不同穩定均衡狀態下的控制變量,以此檢驗條件收斂是否存在。由于我們要檢驗基礎設施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因此在我們的模型中,基礎設施很顯然是最主要的解釋變量。實證模型形式如下:

式中:被解釋變量grgdpit是第i個省份t年度的人均實際GDP增長率。

解釋變量中包含被解釋變量的滯后一期,這樣就將模型動態化。解釋變量中還包含人均實際GDP,即pcgdp,它可以用來反映整個經濟體是否存在條件收斂。當前面的系數為負時,說明當其他條件保持不變時,初始人均GDP水平較高的地區經濟增長率更加緩慢,存在落后地區向發達地區“追趕”現象。我們稱這種現象為“條件收斂”,反之則說明不存在收斂。

解釋變量中X是如下一些影響經濟增長的控制變量向量:①資本,主要包括實物資本(k)和人力資本(human); ②外貿,主要包括外商直接投資FDI和進出口貿易總額(trade); ③產業結構(tertiary),主要是第三產業人口占總勞動人口的比重;④人口密度(popdensity),用總人口與各地區的土地面積之比表示;⑤政府支出規模(govern),用政府支出占各地區GDP的比重表示。式(2.1)中,Infrastructure是最為重要的解釋變量。基礎設施主要包含三類,分別為交通基礎設施(transport),這里采用單位土地面積交通運輸線路長度(公里/平方公里);能源基礎設施(energy),這里采用人均能源消費量(噸標準煤);信息基礎設施(information),這里采用人均實際郵電業務總量(元/人,1978=100)。解釋變量Z是一些反映地理位置和政策變化的虛擬變量,主要包括三類:區域虛擬變量(west,以中東部地區為參照,西部地區取值1)、時間虛擬變量(d2000,以2000年之前的年份為參照,2000年及以后各年份取值1)以及交叉項(west·d2000),用它們控制西部大開發對西部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我們用fi控制不同省份的固定效應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并假定殘差項ε滿足獨立同分布的性質。

2.3.2 數據來源及其描述統計

本章收集各省份1978—2007年的面板數據,文中凡是用人民幣衡量的數據均調整為1978年的實際價格,即1978=100。文中的實物資本k用各省份人均實際資本存量的對數表示。1978—2006年的數據來自Bai等(2006)的計算,2007年的數據系作者自己估算。人力資本存量用各地區平均受教育年限表示。有關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標,1998年以前的數據來自胡鞍鋼等(2001)的計算,1998年以后的數據由筆者根據胡鞍鋼(2001)的計算方法計算得出。外商直接投資FDI用各地區外商直接投資占實際GDP的比重表示。由于FDI的數據指標是用美元衡量的,我們先將它按當年平均匯率調整成人民幣價格,再根據價格指數調整成以1978年價格衡量的實際FDI值,進出口總額的調整與FDI類似。為保持樣本數據的一致性,如果不做特別說明,本章中的其他數據基本上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新中國五十五年統計資料匯編》、《中國統計年鑒》和各年份分省統計年鑒,以及交通部各年份《交通統計年鑒》。由于經濟學者們往往關注的是長期經濟增長,本章中的被解釋變量用5年期平均經濟增長率表示。所有變量的描述統計如表2.3所示。

表2.3 變量的描述統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迁市| 名山县| 车险| 荔波县| 斗六市| 邓州市| 罗江县| 三都| 永清县| 遵化市| 平遥县| 太湖县| 苍南县| 古交市| 房产| 宜兰县| 广南县| 尼木县| 威远县| 彭水| 平昌县| 烟台市| 望江县| 延庆县| 临桂县| 光泽县| 清河县| 长宁县| 屯留县| 南充市| 孝义市| 汤阴县| 新泰市| 高清| 遂平县| 湟源县| 灌南县| 喀什市| 广灵县| 铁力市| 樟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