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教育不平等的文獻綜述

自1977年恢復高考、1986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以來,據《中國統計年鑒(2010)》報告顯示,我國人均受教育年限有了顯著提升:1964年人均受教育年限約為2.54年,1982年上升至3.16年,而到2007年已達8.5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公報也顯示,我國文盲率由1982年的22.8%降至2010年的4.1%。然而與此同時,教育不平等的程度卻有所上升,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李春玲,2003)。

教育是人力資本積累的關鍵性因素,而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至關重要,比如Chi(2008)證實中國的人力資本積累對經濟增長有顯著正向影響。從個人層面而言,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與未來收入及發展有著密切關系: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可能獲得高收入的工作,也越有可能獲得晉升。另外,教育被證明是脫離貧困、提高勞動生產效率的重要途徑,而且這種效果往往有正外部性。

正是因為教育在經濟發展和個人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教育不公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一直是社會及學術界關注的焦點。獲得更多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個人收入,教育機會的平等則有助于減少階層之間的收入差距。平等的教育機會是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的關鍵。從人力資本積累的效率來看,如果人們的能力分布服從正態分布,那么不平等的教育資源分布就可能導致效率損失。本章從教育不平等的測量、分布、成因等方面對文獻進行梳理,并提出減少教育不平等的政策建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昌县| 陈巴尔虎旗| 开鲁县| 崇仁县| 长兴县| 平湖市| 荔波县| 阜南县| 韶关市| 大宁县| 彭阳县| 图们市| 新巴尔虎右旗| 都匀市| 长泰县| 徐闻县| 班玛县| 山阴县| 呼玛县| 政和县| 乡宁县| 荥经县| 阜新市| 铜川市| 彭州市| 宣恩县| 平度市| 山阳县| 荆州市| 永吉县| 伽师县| 武夷山市| 彭水| 鄢陵县| 元谋县| 岐山县| 长寿区| 马龙县| 南陵县| 岐山县| 锦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