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目標導向的財富管理價值觀
第一節 家庭的生命周期與個人生涯規劃
一、家庭生命周期
(一)生命周期的四個階段
一提到理財,大多數人都認為理財就是增值、保值,而實際上,理財不僅是資產增值、保值,真正理財規劃的意義是一生財務資源配置效用的最大化。投資分為很多種,人生不同階段的投資方式也不一樣,我們應當根據家庭生命周期的特點來做出相應的資產配置。
對家庭生命周期的理解,第一是明確什么是家庭,第二就是關于家庭生命周期的理解。那么什么是家庭?傳統的理解家庭就是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還有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法律定義的家庭的范圍是指由有法定血緣、領養、監護及婚姻關系的人組成的社會基本單位。現代的定義:家庭是一種關系群體,由一個或多個有密切血緣、婚姻、收養或朋友關系的個體組成的群體,是社會團體中最小的基本單位,是家庭成員共同生活、彼此依賴的處所,包括同居家庭、單親家庭、繼父母家庭、典型的核心家庭等。家庭的職能是為其成員提供一個安定的環境,成員彼此相愛、互助共享,完成人類的成長和延續。
人的生命有周期規律,從出生到身故,家庭也是如此,從建立到結束也有個周期問題。按正常規律發展完整家庭生命周期,是一般的常規的家庭模式,比如夫妻雙方不要孩子、夫妻出現過早死亡、結婚沒多久就離婚等暫時被排除在外。
家庭生命周期是人口學研究的內容,也是市場學研究的事項。隨著我國的醫療制度的改革,社區家庭醫療服務也開始研究家庭生命周期問題,理財規劃服務對這項研究特別關注,成為他們進行家庭財產分析、財務規劃設計的技術和工具。
最早研究生命周期的是美國學者P.C.格里克,1947年他從人口學研究的角度,提出了完整家庭生命周期概念。根據家庭的經歷他把完整的家庭生命周期分為形成期、擴展期、穩定期、收縮期、空巢期與解體期六個階段。
我國的投資理財專家,則習慣地把家庭生命周期分為四個階段,主要有形成期、成熟期、成長期、衰老期,有的人把家庭形成前的準備納入家庭生命周期內,增加了單身期。我國投資理財專家根據劃分家庭生命周期的原則,從家庭形成前的準備到家庭解體為止,將完整家庭生命周期分為四個不同的階段。
1.家庭形成期
從結婚到第一個小孩出生時止為家庭的形成期,夫妻的年齡一般在30歲左右,家庭由雙人發展為三人。完整的家庭是應該包括子女的,在中國很多家庭還有贍養老人問題。很多老人沒有國家保險,甚至也沒有工作,老人生活理所當然地由子女負責。
婚姻政策是影響家庭形成期的重要因素。各國對公民的結婚的年齡都有一定的規定,伊朗法定結婚年齡9歲,荷蘭法定結婚年齡12歲,俄羅斯法定結婚年齡14歲,法國法定結婚年齡15歲,菲律賓法定結婚年齡16歲,韓國法定結婚年齡16歲,日本男18歲、女16歲,巴西16歲,中國香港16歲,中國臺灣16歲,我國大陸則為男22歲、女20歲。
對家庭形成影響的另一個因素就是生育政策:有些國家采鼓勵生育的政策,以解決人口不足或者下降問題;我國則鼓勵晚婚晚育,以促進平均結婚年齡和生育年齡的推遲,多數推到30歲以后。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年輕人認為養孩子很麻煩,覺得應該盡情享受自己的人生,他們有收入但終身不想要子女,于是產生了丁克家庭。
2.家庭成長期
家庭成長期即從新生兒出生到孩子學成參加工作為止。這段時期一般為20年左右。視子女受教育的情況,家庭成長期又可分為三個階段:學前階段,即從新生兒出生到上學之前的階段;義務教育階段,即子女的九年制義務教育時期;非義務教育階段,即子女在完成義務教育階段之后的繼續深造教育時期。
3.家庭成熟期
家庭成熟期指子女參加工作到家長退休為止這段時期,一般為15年左右。這個時期家庭人口不再增加,人員相對穩定;子女開始獨立之后,家庭成員開始減少。
4.家庭衰退期
家庭衰退期從夫妻均退休到有一方過世為止。這個時期家庭成員的年齡都在增長,各種疾病會相繼出現,社會保險可能會發揮一定的作用,但重大疾病、社會保障以外的費用往往需要自己承擔。家庭是一個生活和經濟共同體,假如一方不存在了,那么共同體也就名存實亡了,但如果還有一人存在,這個人仍起著擁有家庭財產、維系子女及其親屬情感的作用,就不能認為家庭是完全消失。當最后一個成員身故時,家庭宣布完全消失。這個時間通常會很長,20年,30年,也許還會更長。
把家庭作為一個基本的社會或經濟單元來認識,是一個重要的思維創新。家庭是社會發展的細胞,是人口生產的基本單位,研究人口不研究家庭就等于無源之水。家庭也是經濟的最小組織,勞動力的數量和基本素質的培育、健康和健康經濟、市場和市場變化,都離不開家庭的發展變化規律。投資理財規劃師之所以重視家庭生命周期,是因為它可以成為預測、規劃人生財務規劃的工具。
(二)各階段的特征與財務狀況
家庭的形成期始于結婚,這個時期往往是經濟負擔最重的階段:收入不高,結婚需要很高一筆費用,購房還貸、裝修婚宴等,此時會有一個貨幣支付的小高峰;從懷孕到生育,又是一個高峰,有人算過一筆賬,生一個孩子至少要將月收入一半用于孩子撫養。這些生活問題實際上都會表現為財務問題,財務理財規劃師主張提前作儲備,儲蓄的、債券的或者保險的等。
在家庭成長期的學前階段,家庭最大開支是嬰兒保健醫療和學前教育、智力開發費用,理財的重點是合理安排上述開支。在義務教育階段,由于子女脫離護理期,且自理能力有所增強,年輕的父母精力充沛,時間相對較寬裕,又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經驗,工作能力大大增強,所以可考慮以創業為目的,如進行風險投資等。事實上,許多理財成功者都是在這個階段開創事業并取得成效的。在非義務教育階段,子女教育費用和生活費用猛增,那些理財已取得一定成功、積累了一定財富的家庭,完全有應付能力,不會感到支付困難,所以可繼續發揮經驗豐富、年富力強的優勢,發展投資事業,創造更多財富;而那些理財不順利、仍未富裕起來的家庭,則應把子女教育費用和生活費用作為理財重點,首要目的是使子女順利完成學業。
在家庭的成熟期,夫妻的收入由于資歷和能力提升,職位和收入還是在不斷地上升,開始有較多的剩余的款項。這一階段自身的工作能力、工作經驗、經濟狀況都達到高峰狀態,子女已完全自立,債務已逐漸減輕,理財的重點是擴大投資。
在家庭的衰退期,大部分情況下家庭的支出大于收入。這個階段之前準備的退休準備金會逐漸被耗用,家庭開始逐步解體。
(三)各階段財富管理的重點
由于家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的特征有很大差異,所以在不同的家庭生命周期期間,其資產配置、保險安排、貸款需求等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盡管如此,但在每個階段都要求流動性、收益性、安全性三者的統一。
處在家庭形成期的家庭,在資產配置方面,由于抗風險能力較強,故而股票類資產可配置到70%左右,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可配置10%左右,貨幣類資產可配置20%左右;在保險安排方面,由于收入較低,應以夫婦互為受益人的定期壽險為主;在信貸運用方面,由于這一時期收入不高,但欲望較強,應以信用卡為主,可用貸記卡購物,在最后還款日前集中還款,在特殊情況下可用信用卡透支應急。
處在家庭成長期階段的家庭,在資產配置方面,雖然抗風險能力較強,但由于子女需要照顧,故而股票類資產配置可降到60%左右,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配置可提升到30%左右,貨幣類資產配置可降到10%左右;在保險安排方面,由于這一時期為保險需求的高峰期,因此保險安排應增加子女教育年金保險,如果有房貸、車貸等負債,還應增加壽險保額,將貸款額覆蓋掉;在信貸運用方面,由于收入增加、還款能力增強,因此,可采用按揭貸款方式辦理房貸、車貸等,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前提下,確定每月歸還貸款本息的額度。
處在家庭成熟期階段的家庭,在資產配置方面,由于負擔開始逐漸變輕,股票類資產配置可進一步降到50%左右,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配置可提升到40%左右,貨幣類資產可配置10%左右;在保險安排方面,由于這一時期收入達到了高峰,支出逐漸呈降低趨勢,風險類保險的需求也應隨著降低,保險的重點應轉入養老年金保險;在信貸運用方面,最好能在退休前歸還全部的房貸、車貸本息,確保退休前沒有大額負債。
處在家庭衰老期階段的家庭,在資產配置方面,由于家庭收入減少且抗風險能力減弱,應以固定收益類為主,股票類資產配置可進一步降到20%以內,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配置可提升到60%左右,貨幣類資產配置可增加到20%左右;在保險安排方面,在領取養老年金保險的同時,應增加長期看護等醫療健康保險,用以減輕子女負擔;在信貸運用方面,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去動用信貸杠桿。
二、個人生涯規劃
(一)個人生涯規劃的六個階段
一個人自從畢業走向工作,從學校走向社會起,就已經開始了他的職業規劃。但職業生涯中,總會出現各種風波,一個人的職業發展是有階段性的,要從容應對各個階段的問題,首先應當對個人的職業生涯做出規劃。根據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個人的職業道路大體可以劃分為六個階段。
(1)探索階段。處于該階段的人群主要為學生。其在這個階段的主要目標是發現興趣,學習知識,開發工作所需的技能,同時也發展價值觀、動機和抱負。
(2)建立階段。該階段是從個人完成學業走入社會到開始第一份工作領取報酬。這個階段個人剛工作,收入基數小,沒有充足的財富積累與經驗來從事投資活動,所以還沒有投資性收入。
(3)穩定階段。成家立業之后,事業就進入了穩定階段,收入開始提高,財富也在不斷積累,這為金融投資活動創造了有利條件。這一階段工作、收入和家庭都比較穩定,當然也面臨了子女教育和贍養父母的責任,所以應當進行資產積累,未雨綢繆。
(4)維持階段。處于這一階段的人群一般對自己未來發展都有了明確的方向,這一階段是事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家庭收入和財富積累都比較可觀,但也要準備子女的教育費用、父母的養老費用和自己的退休費用。
(5)高原階段。這一階段子女一般已完成學業開始步入社會,基本沒有什么支出,也沒有什么債務負擔,財富積累達到巔峰值,這為未來的生活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6)退休階段。在這一階段,家庭成員一般主要會安享晚年,減少社會活動,一般財務支出除了日常養老費用,還有醫療保健支出。同時在退休階段另一重要任務就是遺產的規劃以及與此相關的稅務規劃。
(二)根據個人生涯規劃制訂財富計劃
在將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階段劃分好之后,應當依據不同階段的不同特點來進行自己的人生規劃。
在個人生涯的探索階段,可以適當參與和嘗試一些基礎投資工具,例如股票,儲蓄等的操作。在學生時代可以通過勤工儉學和社會實踐來獲得一定的收入,還應當有良好的理財習慣,可以購買意外保險和壽險。
在職業生涯的建立階段,很多年輕人都會遇到很多方面的問題,由于是新手,將所學知識在實際中運用得還不夠熟練,所以這一階段的發展會比較困難。同時這一階段也有很沉重的理財任務,例如一般要準備結婚、買房買車等,很容易造成入不敷出的狀況,所以應當多進行儲蓄,合理安排收支,可以將錢投資于活期存款、股票和基金定投等,購買壽險和儲蓄險。
在職業生涯的穩定階段,首先可以分出了“職業性格特點”:哪些是擅長的地方,而哪些又是不足的地方,最起碼先要保證“揚長避短”,然后再通過合理調整和矯正,來實現“取長補短”。這時期的理財任務是要盡可能多地儲備資產,同時還要償還房貸和籌集教育資金。這段時期可以使用自用房產投資,或投資股票和基金、購買養險和定期壽險等。
在工作的維持階段,隨著對自身優劣勢及性格特點的日漸明晰和不斷地實踐鍛煉,就漸漸地由“職業塑造階段”走向了“職業鎖定階段”。這時候由于自然年齡的到位和工作年齡的成熟,職業道路已經開始慢慢朝著穩定的方向發展。這一階段是個人和家庭進行財務規劃的關鍵時期,一方面要通過努力工作來積累勞動收入,另一方面也要通過投資來創造更多的財富。投資組合可以多元化,可以承受一些中高風險的投資組合,購買養老險和投資型保單。
進入高原階段時,應當要妥善保管積累的財富,這時要以保守穩健投資為主,通過調整投資組合的種類分配和頭寸,來降低投資的風險,可配置少量的進取型投資產品,多配置基金債券和結構性理財產品等收益穩定的投資產品,以穩健方式實現資產增值。
進入退休階段后,投資組合的目標更要向安全方向發展,基本目標是要保本,要以固定收益投資工具,例如各種儲蓄、債券、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基金為主要投資產品,還可以領取一定數額的退休年金。
案例
王先生今年46歲,已婚,妻43歲,女兒18歲,家庭年收入20萬元,支出10萬元,資產方面有存款35萬元,有購房計劃。根據家庭生命周期與王先生的生涯規劃,應怎樣制訂財富管理計劃?
(1)王先生家庭處于家庭成長期,子女養育與教育負擔方面的支出將逐漸增加,同時贍養老人的負擔也會加重,但同時隨著收入的提高也應增加儲蓄額,此時多數家庭會有購房計劃與購車計劃。
(2)王先生的個人職業生涯階段屬于維持期,個人事業發展處于黃金時期,收入增加,要開始進行退休金的籌劃,準備自己的養老費用,同時也應當注重投資產品的選擇。
(3)王先生目前35萬元資產均為銀行存款,目前存款利率偏低,可以保留半年的支出5萬元放存款,當做緊急備用金即可,其他部分可投資于多元化的投資組合,有一些中高風險的股票和基金的投資組合是不錯的選擇。
(4)每年10萬元的儲蓄(購房后扣除月供額,可投資額可能降低),建議以基金定投的方式運用,投資股票型基金,以較高的預期報酬率來進行中長期的子女高等教育金規劃與長期的退休規劃。
(5)保險方面,此時夫妻應該互以對方為受益人買保險,可以被保險人五年的收入額為適當的保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