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書讀懂互聯網金融
- 海天理財
- 1589字
- 2019-10-24 20:00:32
3.4 投資分析,難以獲得的高收益
對大多數工薪族來說,若將10萬元投入互聯網理財產品,一年差不多能獲得6000元收益,這無異于漲了一次工資。并且,貨幣基金的主要投資標的是國債和銀行間市場,等于把錢借給了國家和銀行,其風險程度與存款并無區別。雖然貨幣基金投資穩定,但在具體產品的選擇上,還是有技巧可言的。
3.4.1 收益不是想賺就能賺
2014年春節前夕,有不少投資者競相把閑置的資金轉到微信新開通的理財通上,去享受那幾乎達到8%的無風險收益率。微信理財通年前始終維持著年化收益率7.3%以上,最高的一天達7.9%,逼近信托產品的收益水平。但到了年后,理財通的收益率穩定在了6.1%左右。
百度百發上市時以8%的預期收益率示人,瞬間被搶購一空,接下來再推出的百度百賺就沒有那么高的收益了。
網易不惜血本,在7日年化收益率6%的基礎上補貼5%現金紅包,預計收益率超過11%,但它的額度是限定的,用戶即使瘋狂刷屏也買不到。
由此可以看出,無論是出于何種原因,用戶實際上可以拿到手里的收益,并不會有網上宣傳的那么高。一些高收益的互聯網理財產品根本不是你想買就能買的,高收益只是一種銷售手段。
專家提醒
幾乎所有的貨幣理財產品在節假日期間或節假日前的一天買入,都需要在假日之后才能夠確認份額、獲得收益。在這段資金“空轉”期內,銀行有足夠的時間搬走用戶一部分收益。
3.4.2 短期投資效果不明顯
不同于股票或衍生品等投資,理財產品是微中取利的增值方式,短期看并不能顯著增加投資者的收入。但如果從長期看,即使只有一兩個百分點的利息差異,幾年后其收益的差距也比較明顯。
假設有10萬元的本金,放入基準利率為3%的一年期定期存款中,與平均收益為6%的貨幣基金中,其具體的收益如表3.2所示。
表3.2 投資收益比較

由表3.2可以看出,由于獲得的收益算作繼續投資的復利模式,10年后,定存的收益是34400元,而貨幣基金的收益有79080元,利息差異遠不止兩倍。但如果是只投資一年的話,貨幣基金的收益也就是定期存款的兩倍。
好在互聯網新型理財產品一般沒有手續費。對于傳統理財產品來說,假設手續費是1%,那么10萬元資金投資一年貨幣基金的收益,也只能比定期存款多2000元,不到兩倍的收益。
對于真正的“月光族”來說,高頻率地將小額資金轉入/轉出貨幣基金,其可獲得的收益并不明顯,一個月也許就能多一瓶飲料的錢。互聯網新型理財產品是投資工具,還是“存錢”的地方,這完全取決于用戶的資金管理模式。
專家提醒
若按照宏觀經濟來分析,互聯網理財產品按照6%的年收益讓用戶享受到活期存款的服務,那么將出現銀行攬不到存款的現象。銀行沒有存款,無法貸出資金以供國民的經濟建設,民營企業將難以發展。
國家(銀行)是不可能讓這樣的情況出現的,也就是說,要么互聯網理財產品的收益下降,要么存款的利率上升。當然,也可能出現兩者往中間靠攏,最終達到近似的情況。
3.4.3 作為錢包的優勢巨大
曾有用戶將100萬元的巨額存款轉入余額寶,其每天的收益平均有120元以上。由此可以得出,該用戶一個月可獲得3600元以上的收益,而通過余額寶的復利投資模式(即當天產生的收益,在第二天會計入本金),年收益預計在4.8萬元,也就是4.8%的年利率。
相對于100萬元的本金來說,4.8%的年收益不算多,也完全沒有達到多數互聯網理財產品宣傳的6%的年收益。有些投資者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么有如此大的資金不進行其他方式的理財或投資,而是放到余額寶里。對于這樣的行為,筆者做出了以下分析。
(1)對于一個非常保守的理財者,在不能接受任何本金損失的情況下,基本只能在銀行做R1級保本型理財產品。這種理財產品年利率基本在4.5%上下浮動,其收益還不如支付寶。
(2)余額寶能實時提取,銀行理財產品則無法做到。
(3)余額寶內的資金還是比較安全的,除非用戶的手機丟了,又讓人家知道支付密碼。同時,支付寶也承諾100%賠償被盜資金。
在這其中,互聯網理財產品最大的優勢就是實時提取,如果用戶僅僅把T+0的貨幣基金當作銀行活期來看,那么做到了“錢包”功能的余額寶,其優勢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