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淡淡的鄉(xiāng)愁 (4)冬天

冬天

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難受。

晚上脫了棉衣,鉆進被窩,蜷曲雙腿,一陣哆嗦,才能入睡。早起穿上冰涼的衣服,真冷。

我家既不生火,也不開空調(diào)??照{(diào)雖能帶來暖氣,但空氣不流暢,待久易悶。結(jié)果只能換棉被。棉被是純蠶絲,卻還不如小時候蓋的棉花被暖和。

我家只用烤火箱。周末休息,家里人集體懶覺,至睡意全無,起來也不換衣服,先在烤火箱坐一會,暖氣從臀部傳來,真舒服。

烤火箱是懷化特有的。家鄉(xiāng)人取暖,用煤或木柴。

童年時期,我家用煤取暖。煤灶是水泥做的。灶呈正方形,中間凸起的圓柱,用來放煤球,最多只能放三個。圓柱周圍用來踩腳。煤球難燃,生火不易。灶移至房外,放木柴。木柴引燃,放木炭。木炭燃了,才放煤球。煙盡了,才搬入房。煤灶除了做飯,就是取暖。桌上鋪塊毛毯,大家圍成一桌,閑聊、打牌或看電視。煤球取暖,房間要通風,不然易中毒。

煤球是個大工程。小時候,家里的煤球都是父親做的。要想過完整冬,做煤球至少要三天。頭天上山挖黃泥,挑出石頭,與煤拌勻,做煤球。第二天定時翻煤球,去掉水分,不然濕氣重,煤球難燃。第三天是體力活,把煤球搬回家堆砌。這幾天要祈禱天氣好,不然白費功夫。后來有賣煤球的,只需裝回家堆砌,方便多了。

燒柴取暖,火雖大,但易臟。等全身暖和,頭上也布滿柴灰。

家鄉(xiāng)人還常用腳爐。腳爐木制,呈正方形,上有提手,像提籃。內(nèi)放瓷碗,底部由兩根木頭支撐。瓷碗放引燃的木柴,上放木炭,鏟幾鏟燼灰。燼灰不能過多,空氣不足,火氣漸微,用木棍挑動木炭,火就旺了。木炭蓋灰燒,可以經(jīng)很久。老太太們離不開它。閑來無事,閑聊或納鞋底,腳下都有腳爐。我也離不開它。冬天下雪,學校沒空調(diào),教室冷冰。長時間坐,手腳會冰涼。母親會準備好腳爐。腳爐暖人,腳不冷則周身不冷。

冬天吃的菜,有大白菜、白蘿卜、咸菜湯。

大白菜是餐桌上的常菜。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常見有白菜燉豆腐,白菜燉肉。白菜燉豆腐做法不一,依個人喜歡。我的做法如下:豆腐切成正方形小塊,放入碗里;豬油熱鍋,豆腐煎成金黃;鍋子傾斜,留出空間,將姜炒香;加水煮開,不用蓋鍋;加白菜和鹽。白菜不用煮久。愛喝湯的,可加精豬肉,湯濃而鮮美。精肉提前切粗快,汆燙去腥洗凈。最后撒上蔥段即可。白菜燉肉相對白菜豆腐湯而言,去了煎豆腐環(huán)節(jié)。

白蘿卜,家鄉(xiāng)的人叫“啪蘿卜”。只有冬天才有。生食、煮食、腌制皆可。

母親每年會做干蘿卜絲。蘿卜切成薄片,再切絲。用米篩晾干,袋子封存。想吃的時候,抓一小把,用水浸泡,擰干入碗,上鋪一層臘肉,加辣椒粉蒸熟。這是我在學校常吃的一道菜,不過是油拌干蘿卜絲。

母親還會腌制蘿卜干。蘿卜切成約十厘米長的粗條塊。用蘆席攤曬,七八成干時,拌鹽揉擦,加剁辣椒,腌在一種瓦質(zhì)的吸水壇里,封實。七八天后就可以吃。要定時在壇蓋邊加水,不然蘿卜干易變味。腌制的蘿卜干是家常下酒菜,脆、甜、辣,讓人回味無窮。

家鄉(xiāng)的人特重蘿卜燉湯,常與豬骨同燉。燉湯的蘿卜是精選的。選有裂縫的大白蘿卜,肉脆、甜、多汁。一刀下去,卡擦擦響。蘿卜耐久燉,久則出味。

咸菜是青菜腌的。青菜似油菜,但高大得多。入秋腌菜,這時青菜正肥。把青菜洗凈、晾干、下缸。一層菜,一層鹽,碼實。

家里一到冬天,就喝咸菜湯。顏色暗綠,味道略酸。吃不慣的人,是難引起食欲的。童年時期,我非常喜歡這道菜。我總能吃到外婆做的咸菜粉蒸肉。外婆做的非常美味。做法其實簡單,主要是材料好。外婆腌制的咸菜,是選上等的青菜。粉是純手工推磨。外婆會把米磨的很細。肉是五花肉。那時的豬肉也遠比現(xiàn)在的好吃,都是吃五谷雜糧和草長大的。

冬天的游戲:踢毽子,踢天字,烤紅薯。毽子是自做的。用長約十厘米油紙,一端包裹小石,用皮筋捆實。未捆油紙,剪成長長的碎碎。玩的時候,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細絲,拋在空中,右腳來回踢毽,讓毽子在空中旋轉(zhuǎn)。技巧性強,用力需恰到好處,不然三兩下就落地了。

踢天字就是地上畫個大天字。玩具是細繩串起的田螺,中間還穿插幾個電池紅色蓋塊及白色鋁塊。單腳踢田螺,從這一格到另一格,田螺不能停在天字上。輸了就要認罰,比如輸?shù)娜吮弛A的人跑幾圈或獨自蛙跳。

烤紅薯是苦中作樂。我的家鄉(xiāng),一般家庭都會養(yǎng)牛。我家也有牛。牛是父親花了八塊錢買的。父親那天去水庫釣魚?;丶业穆飞?,見路人殺牛。牛是母牛,難產(chǎn)而亡。開肚時,里面有條小牛,奄奄一息。父親不忍,把它買了回來。在父親的精心照顧下,這條小牛竟然活下來了。

放牛的任務也就交給了我。冬天,農(nóng)田荒了。牛不用牽了。每天下午和同伴外出放牛。大家輪流帶紅薯。這時野外全是灰黃色的枯草,高而密??莶菀兹?。到了荒地,把牛繩捆在牛角上,任其吃草。我們開始分工。有人砌灶,有人扯枯草,有人撿木柴。圍成一團,劃根火柴,谷草就畢剝畢剝地燃起來。木柴放在枯草上。這也是我們?nèi)∨霓k法。有火星了,紅薯放入其中,蓋上柴灰,防烤焦。紅薯不能太大,難熟。半生不熟的,不說味道不佳,吃后也易放屁。放屁是很丟臉的事。

早晨起來,窗外一片白茫茫的。下雪了!我立馬興奮無比。瓦上已掛滿長長的冰錐。煞是好看。我會躲著父母,偷偷尋找最長的冰錐。輕輕地爬上樓房,把它扯下來。來不及和父母打招呼,撒腿外跑。邊跑邊喊同伴,快出來看我的冰錐。那種炫耀感非常強烈。

雪停了。約上三五個同伴,去雪地滾雪球,堆雪人。大家卯足勁,看誰堆的大,越大越自豪。堆的最大的人,總能輕易得到別人的表揚。有些大人也受不了誘惑,參與進來。這游戲不能玩太久。手青了,沒感覺了,全身也發(fā)抖了。只有跑到有火的地方。手忽冷忽熱,微痛。對皮膚不好,容易生凍瘡。

做糍粑。有一家鄰居,有個石舀。石舀是自己做的,有百來斤。這個石舀平常不大有人用,只在冬天有由村里的人借用。

糍粑是糯米做的。糯米蒸熟,放入石舀。這是苦力活。一般人是不能勝任的。把木棍放在石舀里,兩人不停地攪拌糯米。糯米粘著攪不動了,揚起來,嘭的一聲,用力砸在石舀里。來回砸?guī)状巍?

糯米糕弄好了,放在大米篩里,撒上米粉,摘成一個個小圓丸。其他人把小圓丸放入木具中。木具須涂豬油,不然易和糍粑粘起。木具內(nèi)雕刻有松竹梅花圖案。家鄉(xiāng)的人喜歡貼松葉。松葉剪成小花型。涂豬油時,放松葉。糍粑成型,松葉也粘上糍粑。糍粑須用力按,不然圖案不清晰,影響食欲。做完糍粑,就快過年了。

無論冬天怎么冷,一想到這些,心里總是溫暖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津县| 南丰县| 武义县| 富阳市| 东山县| 常山县| 个旧市| 共和县| 长寿区| 五家渠市| 甘肃省| 进贤县| 甘南县| 云安县| 吉木乃县| 乌拉特前旗| 祁连县| 开鲁县| 绩溪县| 桐庐县| 游戏| 金塔县| 顺义区| 房产| 兴隆县| 鹰潭市| 科技| 鄂温| 白朗县| 商城县| 霍州市| 凤冈县| 玛纳斯县| 宜城市| 台北市| 方正县| 兴宁市| 沧州市| 兴业县| 乌兰察布市| 博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