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回 青龍山二圣斗智 張邦昌假旨調岳

金兀朮親統大軍南下,三十萬人馬分為前后中三路前進,走在中途,見有金國的殘兵敗將由南方敗下來,狼狼狽狽,狀極可慘。金兀朮大隊人馬站住了,截住殘兵敗將,問是何處敗兵。及至敗將們在馬前稟明,氣得金兀朮三尸神暴跳,五靈豪氣騰空。

閱者若問金兀朮為何大怒?書中暗表,金兵頭進中原,在青龍關留下四員大將與一部兵士們駐守,現在岳飛的延涼軍到了青龍山,金將托突孤、托突忽率領一萬金兵來取青龍山。他們到了青龍山,見山口外有八個宋軍,擁著一員宋將,長得兇似瘟神,猛如太歲,威風凜凜,殺氣騰騰。金兵列開陣勢,托突孤縱馬而出,大叫:“宋將還不下馬受擒,等到何時!”宋將掄開雙斧,大叫:“番奴,你可知道‘五瘟神’吉青的厲害!”兩個人殺在一處。不到三合,吉青不敵,撥馬敗走,托突孤就追,托突忽指揮人馬隨后亦追。追進了青龍山,忽見山中有支宋軍,才六百兒郎,軍容嚴整,器械鮮明,當中主將金甲綠袍,胯下馬紫驊騮,掌中瀝泉槍,后邊一桿紫色大纛,繡著“大宋武功郎”一行小字,當中斗大的“岳”字。托突孤料是岳飛,他拍馬叫戰,岳飛出戰,未走三合,他就不敵了。托突忽出來幫助,兩個人戰岳飛一個。殺在難解難分之際,張保率二百延涼軍從后殺來,金兵背腹受敵,不戰自亂。托突孤、托突忽撥馬往回便走,迎頭岳飛擋住,把槍一抖,大喝一聲,直奔金將,一槍一個,扎死馬下。金國人馬見主將陣亡,無心迎敵,亂竄亂跑,自相踐踏。

原來岳飛令吉青誘敵,將金兵誘至青龍山,岳飛卻率領延涼軍繞在金兵背后殺來。這陣勢按頭擊尾之法,殺得金兵大敗。岳飛與吉青、張保率領延涼軍在后邊追殺金國兵將,忽見對面塵沙蕩漾,旌旗招展,隊伍叢雜,有金國的大軍來至。岳飛急令延涼軍撤退,在青龍山前擺開了延涼軍,列得了四門兜底陣。岳飛在旗下勒馬停蹄,往對面觀看。對面這支來軍放過了青龍關的殘兵敗將,直奔青龍山。一聲炮響,兩桿紫緞色門旗開處,三萬金兵列開了陣勢,當中高挑一桿紫緞色大纛旗,上繡“大金國掃南兵馬大元帥”字樣,當中間白月光兒,上繡黑字,斗大“完顏”二字。旗下眾都督酋長與完顏粘罕、完顏宗普、完顏宗弼,眾星捧月一般,簇擁著金兀朮。金兀朮壓住了全軍大隊,兩國人馬把陣勢列圓。岳飛見金兀朮親身前來,河北八盤山、棲霞嶺、青龍山,已然三敗金兵,可是沒見金國的掃南大元帥,如今見金兀朮前來,料是勁敵在前了。這一仗打勝了,才算勝仗呢;如若打敗了,以前的三個勝仗算是白打了,前功盡棄。岳飛嚴陣以待。

對面金兀朮在旗下見岳飛的宋軍隊伍整齊嚴肅,列著四門兜底陣,分為四隊人馬,挑著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面旗,各隊兩面。金兀朮見岳飛治軍有法,軍容甚整,向左右道:“宋將治軍如此,是個將才了。”完顏粘罕用手指著岳飛,道:“這就是三敗我金國人馬的岳飛。”金兀朮聽了,心中驚服。金兀朮正然觀看岳飛的延涼軍,忽見由青龍山左邊沖過來一支人馬,約有一萬之眾,遍打紅旗,是大宋朝的人馬;又由青龍山右邊圍過來一支人馬,約有萬數之眾,打著大宋的旗號。這兩萬人馬在岳飛的延涼軍左右列開了。原來兩萬宋軍是大元帥張所派的,他們到河北棲霞嶺,捉拿劉豫的兵將。如今劉豫父子率領磁州軍逃走啦,這兩萬人馬追趕劉豫,來至青龍山,探馬探明了,青龍山北有了戰場,趕奔正北加入作戰,在岳飛的延涼軍左右列開。岳飛、吉青、張保與延涼軍見有自家的人馬兩萬兵將前來助戰,軍威大振。當時金兀朮在帥旗下觀看宋軍,見岳飛指揮延涼軍由四門兜底陣又變為八門金鎖陣,陣勢移動了,又變為一字長蛇陣,炮聲隆隆,旗幟數移,千變萬化,陣勢變動不已。金兀朮雖是金國人,他把中原的古今兵法等書盡皆讀過,揣摩成熟,演軍布陣,無有不知,無有不曉。岳飛在青龍山北演變陣勢,金兀朮看著岳飛的兵將指揮得力,調動有方,料著岳飛是個將才,中原要有岳飛,金國人馬侵入中原,怕不能得志了。金兀朮病體痊愈未久,看著岳飛演軍布陣,施展他用兵之能,觸目驚心,覺著頭暈眼黑,萬分難過,忽然一晃身形,從馬上墜將下來,撲通一聲,摔在地上,摔得金兀朮甲葉子嘩啷啷直響。金國兵將素日全都敬重金兀朮,無不欽仰,金兀朮忽然墜馬,兵將不知是怎么回事,嚇得一陣大亂。后邊的兵將更不知前邊為何大亂,以為是打了敗仗,全都紛紛逃走,前后左右繼續驚慌,自相踐踏,金兵不戰自敗。

吉青、張保要率兵追殺,岳飛急忙止住了,道:“勿用追殺,須防有詐。”金兀朮的兵將往北敗去,岳飛這才傳令,撤兵入山。延涼軍由吉青、張保率領,開回青龍山內。岳飛與二將彼此施禮,并請二將入山,二將同岳飛把兩萬人馬開入青龍山。這段書武圣人岳飛以用兵之法,向金兀朮示威。金兀朮是金國的北圣人,他亦知兵,翻身墜馬,兵往北去。評書的節目叫“南北圣人斗智”。不料南北二圣斗智,又生枝節了。

岳飛到了山內,二將把人馬安置妥當,在帳中聚談。岳飛忽然想起,八盤山、棲霞嶺兩次打敗金兵,皆是磁州節度使劉豫父子給打接應,這次怎么不是劉豫父子打接應,又添他二人呢?當下岳飛向二將問為何撤回劉豫,另換他們二人。二將聽岳飛所問,揣情度理,一定是連劉豫瞞功的事還不知道哪。二將趕緊把劉豫父子兩次瞞功,胡成探事,大元帥張所怒斬劉貌、曹懷忠,派他二人前來捉拿劉豫父子,不意劉豫父子聞風而逃。二將把這些事說明了,岳飛大驚,向二將說:“原來有這些事情,我尚且不知哪,此時不能在此屯兵了,你我一同回歸大營吧,我見了元帥,親身報告吧。”大將吳振邦、副將耿明達點頭應允。于是吳振邦、岳飛傳令:“拔營起寨。”兩萬大隊與延涼軍收拾齊畢,大隊人馬沖出青龍山的南山口,吳振邦率領一萬大兵在左,耿明達率領一萬人馬在右,岳飛的延涼軍居中,鼓炮喧揚,遘奔黃河口。正是鞭敲金鐙響,齊唱凱歌還,打著得勝鼓,唱著得勝歌,為國殺敵。

得勝的兵將回營,兩萬多兵將耀武揚威,士氣飛揚。走到了黃河口,大將吳振邦先遣人去見水軍統制官曹榮,叫他給撥動船只,把人馬渡過河去。曹榮立刻把船只調至北岸,兩萬人馬紛紛上船,一撥一撥地渡過黃河。全軍人馬渡完了,兵將們在黃河南岸候令起兵。岳飛、吳振邦、耿明達三個人上了大船,水手們搖櫓扳槳,大船離了黃河北岸,往南岸而來。

船走到河心,忽見有只大船,飛亦相似,撲奔而來。岳飛等見了,驚異不止。吉青把雙斧拿在手中,在岳飛前邊侍立,張保攥著鐵棍,立于岳飛背后,吳振邦在左,耿明達在右,四個人恐有別情,暗中存著心保護岳賢士。那只大船離著近了,見那船上有桿大旗,上書“大宋黃河水軍統制官”字樣,當中間斗大的“曹”字。岳飛等知道是水軍統制官曹榮來了。當下兩只船離著近了,水手們用篙槍將船搭住了。曹榮向這邊喊嚷:“岳賢士何在?我曹榮特來賀喜。”岳飛站起身來,說:“曹大人,岳鵬舉在此。”曹榮身穿一身水衣水靠,邁步上了這只船。曹榮笑容滿面,說:“我聽說岳賢士在河北三戰三捷,早就要去賀喜,因公事在身,不敢離開黃河,在此相遇,請賢士與列位將軍少停,我在水軍大營備下酒宴,給眾位接風,不知肯其賞臉否?”岳飛說:“我歸營甚急,面見張元帥請訓,不敢耽擱,蒙曹大人厚愛,盛情領過了。”二人面立談話之間,忽然曹榮冷不防地往前一撲,要用兩手將岳飛推下船去,淹死河中。當時把吳振邦等嚇著了,及至仔細一看,岳飛挺身而立,紋絲沒動。那曹榮沒推動岳飛,他就嚇愣了。原來岳飛的武藝最好,步下的把式特別高明。他的心中聰明,獨出心裁,別創一派,研究一派的拳術,稱為形意拳,流傳到如今,總沒間斷。拳家練此拳的,至今還供奉岳飛,以為形意門的祖師。閱者請想,岳飛有這么好的拳術,曹榮哪兒能推動?岳飛和曹榮談著話,見他目多斜視,就猜他心有歹意,暗中留上神了。曹榮一推,岳飛丹田往下一沉氣,身如泰山之穩。曹榮沒推動岳飛,他嚇得愣了。張保、吉青大怒,各擎兵刃,要將曹榮打死,岳飛忙把他們止住。曹榮臊得面紅耳赤,抱愧而退。岳飛是君子量大,滿不在乎,同吳振邦、耿明達至南岸下船,率兵直奔元帥大營。

離著營近了,望見張所列隊來迎,他們感激元帥來迎,止住人馬。岳飛等要勒馬給元帥施禮,大元帥張所縱馬出陣。岳飛等下了馬,沖著元帥撩魚褟尾,屈膝跪倒,口稱:“末將岳飛等參見元帥。”張元帥甩鐙離鞍下了馬,用手往起相攙,說:“岳賢士何必行此大禮,請起請起。”岳飛等站起身來,張元帥說:“岳賢士,本帥聞報你得勝回營,特來迎接于你。”岳飛說:“末將有何能為,敢勞動元帥遠迎。”張元帥說:“此處不是講話之所,請至營中,再為細說。”說著話,要同岳飛并馬而行,同回大營。岳飛說:“元帥乃一軍之主,末將身為武功郎,官職太小,相差很遠,元帥遠迎,榮幸已極,不敢與元帥同行。請元帥先行回營,隨后末將再至營中稟報軍情。”大元帥仍然不肯,岳飛讓之再三,張元帥這才上馬,先行回營。將要回去,那兩萬大隊人馬與延涼軍已然來至,元帥見這八百延涼軍軍容嚴整,心中欽佩岳飛,把馬一催,向岳飛說:“本帥先走啦,少時回營中再見。”說罷,率領五千大隊回歸大營而去。岳飛等這才上馬,率兵前進。

卻說大元帥張所回至營中,五千人馬各歸汛地。元帥立刻升帳,刀斧手、綁縛手、旗牌官、掌旗官、站帳軍、站帳將在兩旁伺候,等候岳飛前來稟報軍情。當下岳飛等大軍來至營中,兩萬大軍與延涼軍候令安置,岳飛、吉青、張保、吳振邦、耿明達到了帳中,向元帥施禮完畢。岳飛把公文呈上,中軍官接過來,呈在帥案之上。大元帥打開了公文一看,見上面寫的是八盤山、棲霞嶺、青龍山,河北三戰三捷,三敗金兵的事情,寫得非常詳細,其中棲霞嶺的軍情,與胡成所探報的軍情相合。大帥喜悅非常,又命人查點延涼軍數目,八百延涼軍,二百伙夫,一名不少,只少了百總王忠一名。大元帥喚來王忠,等于一個不缺。張所心想:其他事情俱已完結,唯有岳飛前者立過軍令狀,如今他已得勝回歸,理應撤銷軍令狀。想到這里,吩咐軍政司,道:“將岳飛當初所立的軍令狀呈上來。”軍政司立刻將軍令狀取來,呈在帥案之上。張元帥說:“岳賢士、胡中軍,這軍令狀理應撤銷了。”命人用火焚燒,然后又命軍政司給岳飛、吉青等往功勞簿上記功。諸事完畢,大帥令下:“岳飛殺敵有功,賞假一個月。”岳飛拜謝。大帥說:“岳賢士,你我后帳飲酒。”退了帳后,將士兒郎散去,元帥與岳飛在后帳擺筵賀功了。

次日,元帥寫了折本,將磁州節度使劉豫瞞功、歸降金國的事情詳細奏明,又把岳飛以八百兒郎三戰三捷,大敗金兵的事情詳細稟明,并請建炎萬歲重用岳飛。張所極力地保薦岳飛,折本寫完了,用上帥印,填好了年月日,遣人到京都呈遞去了,又派人在黃河北岸去探聽金兵動靜。岳飛與吉青在元帥大營歇息了二十多天,安然無事。

這天張元帥在后帳歇息,忽見中軍進帳稟報:“圣旨來到,請元帥接旨。”張元帥吩咐:“預備香案,調親兵五百列隊轅門外,等候接旨。”預備完畢,與眾將全都穿上官服,齊集轅門。欽差官來到了,二百名御林軍二龍出水式,在轅門外站住了。欽差官勒馬停蹄,手捧詔旨,張所與一干諸戰將跪倒在地,張所說:“臣率領將士兒郎迎接萬歲。”叩頭施禮。欽差官高聲朗誦,宣讀圣旨,把旨讀完了,張元帥哎喲一聲,暈倒在地。

閱者諸君要問張所為何暈倒?書中暗表,張所希望皇上對岳飛升為副元帥,或為先鋒官。不料想旨到了,岳飛只升為小小武機千督,吉青由信遠郎升為武功郎,并沒重用岳飛,張所大失所望。因為朝廷虧負功臣,使岳飛灰心喪志,就是合營的戰將亦不能努力殺敵了。岳飛、吉青偌大的功勞,朝廷如此對待,何以鼓動人心哪?故此急得暈倒在地,把將士兒郎嚇壞了。眾人把他扶起,緩了會兒,這才撤去香案,款待欽差。

欽差走去,大元帥張所把岳飛請至后帳,命人設筵。席間,張元帥向岳飛說道:“將軍用兵如神,實是不弱于三齊王韓信,如今又有河北三戰之功,我這次往朝中遞折本,在建炎萬歲駕前極力地保薦于你,原想著朝中必然降旨重用,你我二人共掌軍權,率領兵將北過黃河,將金國的兵將殺退了,然后直搗黃龍府,搭救徽欽二帝還朝。不料想旨意來到,憑你的三戰之功,只升為小小的千督,使我心中何安?朝廷待人如此,有失用人之心,我猜著朝中定有奸佞用事,你千萬不可灰心喪志,我仍往朝中再遞折本,還是保薦于你,你不掌著兵權,我絕不甘心。”岳飛說:“元帥如此重看于我,心中實是感激,至于朝中薄待于我,請勿關心,為官何在職分大小。身為武夫,吃糧當軍,效命疆場,為國殺敵,保守疆土,乃分所當然。請大帥勿再遞折本,勿再為保奏,岳飛在麾下當差,元帥肯其用我,輔佐元帥足矣,我岳飛實在不愿多求了。”當下張所向岳飛極力安慰,岳飛雖不以功名富貴為重,張元帥卻是關心至重。

當日席終,岳飛告辭出帳,大元帥張所又寫了一道折本,將岳飛的才能在折本寫明了,仍然是極力地保薦岳飛,請皇上重用。本章寫好了,又派人遞往京都而去。隔了十數日,建炎天子的旨意又到了,大帥接旨,以為這次無論如何,朝中亦得重用岳飛,不料想這次旨意來到,叫岳飛入都面君,在皇帝駕前親報軍情,再為重用。張所無法,把欽差官伺候去了,將岳飛請至帳中,把旨意中的大意向岳飛說明。岳飛向元帥表示:“我岳鵬舉在河北三戰三勝,原是托皇上的洪福,借元帥的虎威,非是我的功勞,這點小事本不足為功。蒙元帥恩待之意,朝中召見,叫我入都面君,親報軍情,我岳飛明日就啟程前往,以便早日回來,同著元帥殺敵。”張所又給他設宴送行。

岳飛回至寢帳,吉青、張保向他問道:“朝中的旨意來到了,又有何事呢?”岳飛把調他入都的事情,向他二人說明。吉青說:“大哥要往金陵面君,小弟亦不愿在營中當差,愿隨兄長一同入朝,不知兄長意下如何?”岳飛說:“兄弟,你同我入都,愚兄是很愿意的,只是怕你的性情不好,到了京都發生事端。”吉青說:“哥哥,我到了京都,諸事悉聽兄長之命而為,絕不累兄。”岳飛說:“如此甚好,你去見元帥,先把你的差事辭了,然后你我一同起身。”張保在旁說道:“我亦不愿在這里,我愿辭掉了這份官差,同岳爺你入都。”岳飛聽他亦要跟了去,面上露出難色。張保說:“哪怕我給將軍牽馬墜鐙哪,亦把我帶了去吧。”岳飛不知他的心意,心中很是為難。原來張保自知憑他的能力,要給他父親張叔夜報仇,是辦不到的。在河北他見岳飛以八百兒郎能夠三敗金兵,他很佩服岳飛,他想著要憑岳飛的力量,準能打敗了金兵,直搗黃龍府,能為國家迎還二帝,唯他能報父仇。他張保不為功名,不貪富貴,只求打到黃龍府,掃滅金國,給他父親報仇。他心中立下了志愿,他沒能為,岳飛有將才,故而傾心愿意給岳飛牽馬墜鐙。如今岳飛奉旨召見,要奔金陵,他焉能離開岳飛?向岳飛苦苦央求,岳飛亦是義不好辭,只可應允。吉青、張保面見元帥,請求辭差,并說明要隨岳賢士入都。張所準其張保一人辭差,張保叩頭拜謝。大元帥命吉青仍然統帶延涼軍,張保與岳飛收拾行囊一同起身。

這日岳飛要走啦,不便耽擱,命延涼軍的百總周治向元帥稟報,不及面辭。二人上馬出營,岳飛的家將們帶了家書回歸湯陰縣去了,這且不表。卻說岳飛、張保兩個人,馬上步下行走,由黃河起身,遘奔金陵城。走了兩日,第三天走至一道大河北岸,往上流下流觀看,河寬水深,并無橋梁,阻住去路。岳飛下馬,張保接過馬來,岳飛往河中一看,河心內有只大船,船上頭有個水手站立著發愣。岳飛命張保將那船喚至北岸,水手將跳板搭好了。岳飛與張保一看,這水手身高九尺開外,黑中透紫的臉膛兒,粗眉大眼,高顴骨,大鼻子頭兒,四字方海口,連鬢絡腮短鋼髯,在腮邊扎里扎煞,穿著一身短衣服,赤著雙足,穿著兩只靸鞋,說話嗓音洪亮,向岳飛說道:“你要過河嗎?”岳飛說:“正是。”他上下打量岳飛與張保二人,又看岳飛的戰馬膘頭兒真肥,毛兒鮮潤,行李馱在馬上,向他主仆二人說:“我這只船甚小,渡人難以渡馬,你們可以分開了渡過去吧。”張保喝道:“胡說!你要把我們的人渡過去,不管我們,你過河將馬拉跑了呢,我們哪里找你去?你好好地把我們渡過去,別費話。”船家說:“你們上船吧。”岳飛走上船來,張保拉馬持棍亦走上船來,說道:“船家,你把跳板撤了,開船吧。”船家撤開跳板,向張保說:“你給俺看著舵。”水手搖櫓開了船。

船至河心,這水手忽然把櫓放下,向岳飛伸手道:“請客官你把船錢給了俺吧。”岳飛說:“過了河,俺再給你船錢。”水手搖頭道:“俺船家有個規矩,不打過河錢。”岳飛問道:“你要多少錢呢?”船家說:“你們倆人是十兩銀子,那匹馬亦是十兩銀子。”岳飛暗想:此人必是水寇,常常在此劫奪殺人的。自己還沒答言哪,張保冷笑道:“好生意,過河我們就花二十兩,渡江我們得花多少錢呢?朋友少要點兒吧。”船家說道:“是一定的價錢。”張保把眼一瞪,喝道:“你這賊囚,敢在這里訛人不成?”船家笑道:“告訴你吧,大爺生長在河邊,不怕官人不怕天。任你皇上從此過,亦得照樣給船錢。”張保大怒,早把鐵棍舉起,嗖的一聲,向船家打去。岳飛高聲喊嚷:“張保休得無禮,不準你傷他性命!”那船家見他棍到了,往旁一閃,要想伸手奪棍。張保的把式來得更快,橫著一掃,打奔他的雙腿。船家往后一翻身,撲通一聲,墜在河內。張保笑道:“淹死你,看你還要船錢不要。”岳飛見張保將船家打下了水去,不由得沖沖大怒,向張保厲聲說道:“張保,你把他打下水去,若是將他淹死了,人命關天,我一定將你交到當官,重治你罪。”張保說:“誰讓他訛人來著。”岳飛說:“他要二十兩銀子,雖不能就給二十兩銀子,亦不能為二十兩銀子要他一命啊。”張保說:“殺人可恕,情理難容。”正然說著話哪,呼啦一聲,水里鉆出一人,正是那船家。船家在水內露出來,岳飛猛然醒悟:在河內使船的水手,焉有不會水的道理?沒有把他淹死,把心放下。

只見那船家在水內向張保問道:“你給船錢不給?”張保說:“爺坐船不給你船錢。”船家冷笑道:“就憑你不給船錢,那是你自取苦惱。告訴你吧,普天之下,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得給我船錢,要打算坐船不給錢哪,只有兩人能成。你是下來呀,還是等俺把船弄翻了呢?”張保說:“你以為你會水,欺俺不識水性,仗勢欺人,你算不得英雄好漢。你要是個英雄就上來,你我在船上決一勝負,見個雌雄!”船家說:“好吧,你如勝了俺,分文不要,將你們渡過河去。”說著上了船,伸手由艙里取出一條棍來,與張保打在一處。岳飛向張保說道:“不準還手,只許你招架。”張保無法,只可凈招架吧。船家這條棍使開了,與張保打了七八個照面。岳飛可就瞧出來了,船家的膂力很大,功夫嫻熟,料非尋常。將張保喝住,岳飛向船家問道:“時才我聽你言說,普天之下,只有兩個人能坐船不要錢。我來問你,這兩個人都是誰呢?”船家往船板一站,說:“我最佩服朝中的忠正太師李綱,他是宋朝的大大忠臣,他要來了,路過此河,不但白白渡過,俺有錢還能給他打酒買肉。”岳飛聽他的口吻,贊成忠臣,他必是好人,絕不是水寇,便向他問道:“那第二個人是誰呢?”船家說:“第二人是河北湯陰縣岳家莊的岳賢士岳飛,字鵬舉。”岳飛又問道:“你為何向我二人要二十兩銀子渡河錢呢?”船家說:“你要沒有二十兩銀子,將你這匹馬折給俺,俺有了這匹紫驊騮,就可以去找湯陰縣的岳飛岳賢士,了卻俺平生之愿。”

岳飛驚異不已,向他問道:“你可認識岳飛嗎?”船家說:“俺不認得。”岳飛說:“你既不認識他,告訴你吧,我便是湯陰縣的岳飛。”船家仔細觀看,見岳飛五官端正,氣度不俗,料著不假,遂向岳飛跪倒叩頭,說:“原來是恩人至此,小人肉眼不識英雄,多有冒犯,望恩公勿怪。”岳飛用手相攙,問道:“壯士,你為何稱我恩公呀?”船家說:“俺姓王名橫,俺父叫王永強。當初恩人住在內黃縣麒麟村時,我父正然為盜,偷盜竊取為生,一日被恩公拿獲,要送往當官問罪,有恩公的母親講情,將俺爹爹釋放。釋放之時,恩公良言相勸,并贈我爹爹銀兩,俺爹蒙恩公贈金之義,改邪歸正,來在這里捕魚為生。后來俺爹染病,臨危之時,叫俺跪在床前,說岳賢士母子之恩休要忘記,叫俺日后報答。俺的媳婦洪氏是洪先之女,當初亦受過岳家之恩。常言道:受人點水之恩,理應涌泉相報;受人活命之恩,理應以身相報。有恩不報,非為人也。”岳飛聽他所說,這才明白他的來歷。王橫又道:“俺曾到過內黃縣麒麟村看望恩公一次,因為無緣,未曾見著,聽說恩公已回岳家莊啦。直到而今,尚未補報大恩。今天遇見了恩公,望恩公帶了俺去吧。”岳飛問道:“王橫,我帶了你去,亦倒可以,憑你這身功夫,將來陣前立功,不愁富貴。”王橫道:“錯了,錯了!俺不圖功名,不貪富貴,愿意隨著恩公,給你牽馬墜鐙。”岳飛說:“壯士,我有何德能,敢勞動你給我牽馬墜鐙?不敢承當。你在這里等候于我,容我入朝面君,將來北來之時,我再帶你軍中立功,你看怎樣?”王橫道:“不成,不成!俺今日見著恩公,非為容易,你帶了俺去,給恩公牽馬墜鐙。如若恩公不允,我就一死面前。”岳飛見他話出肺腑,一片忠誠之心,并非虛偽,亦就點頭應允,遂道:“你既愿往,我就帶你去,可是你的家人尚有何人呢?”王橫說:“俺家中有我母舅與俺媳婦,此外還有個小男孩兒。”岳飛問道:“你要隨我去,你的家中怎樣呢?”王橫道:“這只船俺舅舅能撐,他掙的錢足夠家中度日。”岳飛說:“好吧。”

于是王橫搖櫓,張保看舵,將船渡至南岸。船只攏岸,搭了跳板,三個人下了船,將馬拉在岸上。岳飛說:“王橫,你家離此多遠哪?”王橫用手往西一指樹陰深處,岳飛、張保一看,那里有些煙火,估略有人家。王橫說:“俺就住在河沿樹林里,你們在此等候于我,千萬別走。”岳飛說:“我們絕不失信,一定在此等候。”王橫大踏步往西遘奔,到了河沿樹林里,回至家中見了他的妻子,把他要跟著岳飛入都的事情說明了。他妻子洪氏聽著非常高興,說:“丈夫此去甚好,一則早晚伺候恩人,報答于他;二則日后恩公若是發跡了,你亦有個出頭之日。”于是王橫囑咐好了,叫他妻子照料家務,同著他舅舅飛亦相似,趕奔渡口。

到了渡口,把船只交給他舅舅掌管,王橫向岳飛說道:“咱們走吧。”岳飛上了馬,二人步下相隨。岳飛不肯快走,怕他二人步下追趕不上。王橫說:“你怎么不快走呢?”岳飛說:“我要快走,豈不把你二人落下?”王橫說:“你只管快走,看我步下追趕,是人快馬快。我要跑在前頭,將來你再做了大官,我是頂馬。”張保說:“不成,我是頂馬,你是引馬。”王橫說:“你我二人不用爭吵,誰跑在前頭,誰是頂馬;誰落在后頭,誰是引馬。”張保說:“如此甚好,主人你跑開了馬吧。”岳飛聽他二人如此,雙足點鐙,鐙磕飛虎韂,襠里一使勁,那紫驊騮四蹄蹬開了,如同風馳電掣一般往南跑。張保、王橫把腳步放開了,追趕岳飛。岳飛催馬跑了七八里路,把二人落下了十數丈遠,趕緊把馬勒住了,等候二人。王橫眼看跑至馬前啦,那張保三步兩步跑過馬去。岳飛說:“你二人站住吧。”張保、王橫站住了,岳飛說:“張保在前,王橫在后,你二人比賽已分輸贏,馬前張保,馬后王橫。”二人拜謝。后來岳飛執掌兵權,永遠是馬前張保,馬后王橫。岳飛說:“張保、王橫,你二人都是傾心愿意伺候于我,日后事多,我怕你二人爭論,今天無事,就在這里撮土為香,你二人可以結拜一盟,將來生死患難,禍福共之。”張保、王橫遵命,兩個人一敘年歲,王橫為兄,張保為弟。岳飛下馬給他二人撮土,王橫、張保跪在地上,沖北磕頭,就拜為盟兄弟,對天發下誓愿。然后張保拜見盟兄,二人又給岳飛磕頭。岳飛說:“你我三人走吧,到了前頭,我給你二人致賀。”于是三人馬上步下,往南而行。當日天黑,住在店里,岳飛與他二人打酒買魚賀喜,自此張保、王橫感情日深,如同親手足一般。三人在路上曉行夜宿,饑餐渴飲,趕奔金陵。

非只一日,這天來到長江,渡過江東,進了金陵城,住在一家店內。次日用過午飯之后,岳飛命王橫在店內等候,帶著張保到兵部投文報了到,然后要想回店候旨。恰巧走在午朝門外,見對面銅鑼開道,旗鑼傘扇,內有一乘八抬大轎,頭里的人手拿皮鞭,在開道鑼前頭轟喝行人,說:“太師爺到了,行人閃開!”岳飛聽著是太師到了,以為是忠正太師李綱,趕緊過去,到了轎前,要拜見李綱。哪曉得轎內不是李太師,是奸臣張邦昌。他在轎內望見了岳飛,吩咐大轎落平。轎夫們把轎子放下,轎簾掀起,張邦昌從轎內出來。岳飛一看不是李綱,是張邦昌,當時就是一愣,不好不理他,沖他跪倒施禮。老賊張邦昌說聲:“賢弟免禮。”用手相攙。他把岳飛攙起,心中暗暗地歡喜,暗道:岳飛,你這命非喪在我張邦昌之手,方解去心中之恨了。

書中暗表,這張邦昌在金兵頭進中原的時候,大宋朝的皇帝被粘沒喝從汴梁城擄了走,將皇帝收在金兵營內,張邦昌向金國大將粘沒喝等百般獻媚,要求立他為中原之主。金國大將在朝中威迫宋室文武官員冊立張邦昌為帝,忠臣張叔夜等抗議罵賊,竟被金兵捕走。一幫無恥奸臣佞黨便保他張邦昌為帝,不料張邦昌駕坐汴梁未穩哪,九殿下趙構逃將回來,先在濟州即位,后在金陵城定都,是為建炎天子(廟號宋高宗)。天下的各處外任官員紛紛上來稱賀,朝中的群臣亦都投奔金陵。張邦昌見風不順,隨風轉舵,他自己又下了臺,把玉璽誆到手中,遘奔金陵,以獻玉璽為名,保全祿位。張邦昌走在路上,用了無數的空白旨意,印上傳國玉璽,他預備下將來推倒了南宋,他好做中原的天子。李綱等一班忠臣原先向建炎天子請求將張邦昌斬殺,治他不臣之罪。建炎天子不允,反倒重用張邦昌,又把他的女兒張漢玉選入西宮,十分得寵。張邦昌在皇上駕前言聽計從,群臣側目。大元帥張所呈遞折本保薦岳飛,皇帝因為岳飛有河北三戰之功,要重用岳飛,老賊張邦昌從中作梗,岳飛的功勞算是白立了。張元帥二次保薦岳飛,他又從中作梗,怕岳飛得了兵權,將金兵殺退,大宋的天下他可就謀不到手啦。老賊為了皇帝夢,將他當初印上玉璽的空白旨意填寫了,調岳飛入都,要害岳賢士一死,這段書叫“假旨調岳”。

如今岳飛來到京都,正中其計。張邦昌見了岳飛,焉能放過?他向岳飛問道:“賢弟入都,莫非是皇上召見嗎?”岳飛說:“正是。”張邦昌說:“你這就隨我前往宮中面君,你在駕前親報戰情,老夫亦好保薦于你。”岳飛說:“謹遵太師之命。”張邦昌就帶岳飛步下而行,一同走入午朝門。

張邦昌同著岳飛走進宮內,無人阻攔,穿宮過院,走至分宮樓,張邦昌向岳飛說:“賢弟,你在這里等候,我去面君,替你回奏,你候旨見駕。”岳飛說:“是吧。”張邦昌說著,將寶劍摘下來,遞給岳飛,說:“你先替我帶著,我去去就來。”說著,張邦昌呼呼地走去,岳飛在分宮樓候旨。張保在午朝門外等候岳賢士,這且不表。

卻說張邦昌由分宮樓走后,到了左金門,求宮門總管太監給他回稟西宮張娘娘。那建炎皇帝的西宮張漢玉是他的女兒,此時正與皇帝在宮中飲酒作樂,那皇上有了幾分醉意,張漢玉起身告便,走出殿來。迎頭太監走來,向她稟報,有張太師求見。張娘娘料著必有要事,即時召見張邦昌。老賊見了他女兒,悄悄地把要害岳飛的話說明,張娘娘立即應允。

原來這張漢玉并不是張邦昌親生之女,他是張邦昌的丫環,原叫荷香,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張邦昌有意收為侍妾,怎奈他的夫人不允,反迫著他認為義女。張邦昌給她更名叫張漢玉,外人不知,皆以為張漢玉是他親生之女。后來張漢玉選入西宮,有了富貴,在皇帝面前甚為得寵。張邦昌便有所賴,他想要陷害岳飛,派心腹之人假傳圣旨,調岳飛入都。假旨出都之后,他到宮中不時問安。這天恰巧張漢玉一人獨坐殿內,張邦昌來至駕前,老賊給張娘娘跪著不起。張娘娘問他為了何事,張邦昌說:“昔日武考場與岳飛結怨,如今岳飛有河北三戰之功、大元帥張所保薦之力,將來必能越級高升,他要做了大官,一定報復前仇。求娘娘幫助于我,將岳飛害死,好保全居家性命。”張漢玉是個女流之輩,又是他的丫環出身,哪里懂得大義綱常,覺著她在皇上駕前得寵,害個官算得了什么,當時應允了,張邦昌就放了心啦。

老賊這回把岳飛放在分宮樓旁,他來見張漢玉,把岳飛在分宮樓候駕說明了,要求張漢玉速害岳飛,千載難逢的機會,萬不可失,張漢玉點頭應允。張邦昌退出西宮,繞走別的門戶而去,回歸府中,凈等岳飛一死啦。

張漢玉小解之后,回至殿中,與建炎皇帝飲酒,她面上現出不悅之色。建炎皇帝問道:“卿為何不悅?”張漢玉說:“臣妾自從入宮以來,蒙圣恩寵愛,沒有不悅之事,只是要想去游分宮樓,未得前往,心中發悶。”建炎皇帝說:“這有何難,你隨朕這就前往如何?”張漢玉說:“謝過萬歲。”于是建炎皇帝傳旨,命太監們準備方亭輦,要駕游分宮樓。少時間,方亭輦準備好,宮中的太監、護衛甲士便隨著皇帝、娘娘離了西宮,遘奔分宮樓而來。

皇上乘坐方亭輦,穿宮過院,來至分宮樓。岳飛早已望見,心中還很納悶兒:張邦昌倒是在皇上駕前得寵,我在這里等了沒有多大的工夫,皇上就來了。岳飛往各處張望,想著張邦昌來至,好將寶劍給他呀。只見皇上已到,并無張邦昌,只可上前跪倒,口稱:“臣岳飛參見吾皇萬歲。”話猶未完,只聽太監們嚷道:“拿刺客!”護衛等往前撲,直奔岳飛。岳飛大驚,不容分辯,就將岳飛上了綁了。建炎皇帝亦大吃一驚,向張漢玉問道:“刺客可曾拿住了嗎?”張漢玉說:“已然拿住了。”太監們跪倒奏稟:“岳飛帶劍入宮,攔駕行刺,已被拿獲,請旨發落。”張漢玉說:“岳飛乃軍前戰將,今乃無旨私自回都,帶劍入宮,攔駕行刺,不殺他等到何時?”建炎皇帝醉中不明真相,聽她所說,立刻傳旨:“將岳飛斬殺了,人頭示眾。”宮官、護衛等遂把岳飛推出午朝門,遘奔法場行刑。將出朝門,就被張保看見,不知為了何事,將岳賢士綁出來要殺。他這一驚非同小可,在這急驟間,突然想起忠正太師李綱來。張保聽吉青說過,在朝中保薦岳飛的是李綱,如今岳飛有了這樣事體,只可去找李綱,別無辦法。

張保大踏步直奔李太師府。到了太師府,家人見他往里愣闖,一齊過來,要把他攔住。張保不論什么府門重地,用手往左右一分,家人撲通撲通,倒了一大片。張保往里愣走,他當初到太師府認識道路。奔至書房,李綱正在書房看書,忽見張保走入,忙著問道:“張保,你至此何為?”張保頭亦不磕,揖也不作,大聲喊道:“太師爺,不好了!岳賢士綁出朝中,法場處斬,俺來找你,你要快去搭救,倘若耽擱了,岳賢士定有性命之憂。”李綱大驚,忙著問道:“岳飛不是在黃河口張元帥營內嗎,怎么會到了金陵呢?”張保遂把旨意到黃河大營,調岳飛入都召見,親報軍情之事向李綱說明。李綱大驚,道:“我在朝中并未聽說有旨調岳飛入都啊,這其中必有緣故,那么岳飛何時面君呢?”張保又把路遇張邦昌的事說明。李綱跺足道:“這一定是老賊張邦昌所為,他要陷害岳賢士了。”立刻吩咐家人順轎,更換朝服,又命家人去到各朝臣府第,邀請眾文武大臣搭救岳飛。諸事齊畢,李太師上了大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熟市| 炎陵县| 卢湾区| 湖口县| 独山县| 岳池县| 晋州市| 浦北县| 巩留县| 沈阳市| 深水埗区| 苏尼特右旗| 肥东县| 石狮市| 衡山县| 屯留县| 虹口区| 隆林| 微博| 罗源县| 通榆县| 湾仔区| 沙坪坝区| 安丘市| 行唐县| 绥芬河市| 龙江县| 广灵县| 保靖县| 杭锦旗| 邛崃市| 嵊泗县| 旅游| 商丘市| 瑞丽市| 绥芬河市| 彭泽县| 鹤庆县| 嵊州市| 什邡市|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