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闊如中短篇評書集錦:精忠說岳(外五種)
- 連闊如口述 賈建國 連麗如整理
- 7789字
- 2019-02-28 15:42:41
第二回 單鳳嶺初次練軍 八盤山首敗金兵
張所又問道:“這人姓名?”岳飛道:“是東平公高森。”張所驚道:“可是高家將高懷德的后人么?”岳飛道:“正是。”張所道:“哎呀,你真造化不小。那高森乃大宋朝的名將,高家將在宋室代代都是忠良,帥印久掛高門,誰人不知。可惜國運不佳,奸臣當道,高森元帥竟遭貶為民。你可知道,高老元帥如今在于何處?”岳飛道:“離別已久,現在不知下落。”張所元帥嘆息不止。又問岳飛用兵之道、治軍之法,岳飛將用兵三重一輕,用將之能五才十過、五慎四機,宜動宜靜宜進宜退詳細說明。張所見岳飛將所問之事盡行答復,深服岳飛之才,知道他是個熟讀韜略、深知兵法、善于用兵之人。張所給假十天,命岳飛在這十天之內可在軍中挑選那精壯之兵,名額不限,挑選完畢,呈報數目,凡挑選之兵有多少算多少,盡歸他訓練,候其人馬訓練好了,金兵來時,以便殺敵。岳飛遵命,退出帳去。
天光已到夜內四更時刻,岳飛亦覺勞乏,隨即安歇睡覺。元帥張所與岳飛在虎帳之內夜談兵機,雖然佩服于他,但是還有些個疑慮,唯恐岳飛熟諳兵書用時不當,叫他先挑選一支人馬,訓練好了,再命他和金兵一戰,看他果是言行兩全的人才,然后再向朝中遞折本,保奏他越級高升。
不表張所要看岳飛的才能如何,卻說岳飛翌日便往軍中挑選士兵。這張所統帶十萬人馬,共分五軍,每軍兩萬人,這五軍之中就屬前軍整齊。岳飛到前軍營,見了前領軍萬武,說明了奉帥令前來在他的軍中挑選些個兵丁。萬武傳令把他的前軍的四隊調出第一隊來,叫岳飛觀看。岳飛見他這第一隊軍容甚整,圍著繞了一遭,見他這隊兵士個個強壯,歲數亦都年輕。岳飛看罷,向萬武說:“領軍大人,我在貴軍挑選些個精壯的兵丁,請你替我傳話。”萬武很不愿意挑他的兵丁,向岳飛說:“你要挑選我的兵丁倒亦不難,你要挑走一個人,得給教練費二兩,隨你的便,愛挑多少挑多少,有一個算一個的人數。”岳飛聽他所說如此,心中明白萬武故意為難,遂向萬武說道:“今天我不挑選,先回去見元帥,向元帥稟明,領下教練費來,再到貴軍來挑選。”說罷,岳飛向萬武施了一禮,上馬往回就走。萬武見岳飛乘馬而去,心中暗想:這岳飛要是回去跟元帥稟明我向他故意為難,違背帥令,倘若元帥一惱,輕了我得受責,重了就許把我殺了。不如乘他沒見著元帥哪,我把他追回來,再跟他商量。萬武想到這里,上馬就追岳飛,望見岳飛還沒走遠哪,忙向岳飛呼喚:“岳將軍慢走,請回來,有話和你商量。”岳飛心中有氣,要想回去面見元帥請示,忽聽背后有人呼喚,勒馬回頭一看,是萬武呼喚自己。岳飛向他問道:“你喚我做什么?”萬武來至岳飛的馬前,說:“岳將軍,你怎么不明白我的心意呢?”岳飛問道:“你什么心意呢?”萬武道:“岳將軍,我在校場看你那天指揮人馬演軍布陣,調動有方,我很佩服你,今天你來挑選人馬,不是我故意向你為難,我要看看你的才干如何。我聽人家議論,凡是真有能為的武夫,什么叫精兵,什么叫殘兵,什么叫羸弱之軍,什么叫新募之軍,都能統帶,都能打仗。韓信曾說,驅市人而戰,用之得當,亦可勝敵。我不愿意岳將軍挑我的精兵,就是叫你用羸弱之兵,能立奇功,不鳴則矣,一鳴驚人。我另有一支延涼軍,尚堪訓練,你何不挑選些個?”岳飛說:“既有延涼軍,我先看看。”于是他撥轉馬匹,就與萬武來看延涼軍。
及至到營中,萬武傳令,將延涼軍調來。岳飛不看這延涼軍還好,及至看見了,好不難過。只見延涼軍這四五千人都是衣服襤褸,形如乞丐,個個愁眉不展,形容憔悴。原來這支延涼軍是陜西延安府單、涼一帶的駐軍,他們的主將率領一萬人馬到汴梁勤王。因為來遲了,那金兵已然將徽欽二帝擄走。他們為救二帝,追趕金兵,在黃河北被金兵殺敗,主將陣亡,他們打了敗仗,剩下幾千人,無人統帶,糧餉兩絕,又不肯擾亂人民,他們可受了苦啦,真落得身如乞丐,堪堪不成了。張所奉命在黃河口屯兵,才派萬武將延涼軍收編。那時候的武將所帶的兵,都是自己親自訓練成的基本軍,對于別的兵撥給他管轄,別看都是大宋的兵丁,他們不惟不愿要,直視如異路之人,待遇不良,還不如被擄的敵軍哪。這支延涼軍軍裝不齊,器械不全,萬武正不愿帶哪,他想都給了岳飛。及至調出來,岳飛看著好不難過,只在這里挑選了八百人,帶回去按名兒寫了花名冊。
十天假滿,岳飛來見張所,張所問道:“你這十天挑選了幾千人哪?”岳飛說:“末將只挑了八百名延涼軍。”張所說:“這八百名延涼軍能有何用?”岳飛說:“將在謀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別看我只挑了八百人,若訓練一月,金兵來到,雖有百萬,亦不足為懼,一定把金兵殺個落花流水。”張所心中不悅,想著他帶有十數萬兵在此屯扎,金兵來到,勝負還在兩可,岳飛只有八百延涼軍,就說能敗金兵,豈不是口出大言?在這時亦不便阻攔,只向他問道:“本帥就命你訓練八百兒郎,過了一個月,準能陣前立功,殺敗金兵嗎?”岳飛說:“末將訓練人馬完畢,若不能打敗金兵,愿將項上人頭獻與元帥。”張所就立刻傳令,命軍政司發文,撥給他軍裝器械、鑼鼓帳篷、旗幟糧草等項,命岳飛帶領延涼軍往黃河北岸小獨峰單鳳嶺去練兵。岳飛遵令退出。
當日岳飛領了軍裝用品,次日拜別張元帥,率領八百延涼軍出了大營,遘奔黃河岸小獨峰單鳳嶺去練兵。那把守黃河渡口的水軍統制官曹榮早接著元帥的公文,給岳飛預備船只,八百延涼軍來到黃河北岸,遘奔小獨峰。及至到了目的地,采勘吉地,指揮延涼軍安營下寨,埋鍋造飯,鍘草喂馬,支搭帳篷。諸事完畢,岳飛就分派值日的軍丁勤務,無非守營,四面梭巡傳達軍情等事。夜內有三百人歇息,有三百人演習夜戰,有二百人守營,三百人演習夜戰無非是進退動守、戰斗之法。兵是有練操的時候,有歇息的時候,而岳飛為國盡忠晝夜勤勞,要在一個月內將延涼軍排演出來,到了練軍期滿,率眾殺敵。他這樣的長官,兵丁都欽佩得了不得,無不好生受訓。
這天吉青由營中出來,見離營門不遠,有些人在那里團團圍著。他不知道這里面是什么,要擠進人群,見不是兵丁和人爭吵,有一人正然練棍,茶杯口粗細的鐵棍舞動如飛,呼呼帶風。吉青見此人有這樣的功夫,料非常人,在這時候大宋的天下不穩,內亂外患,國勢不安,正在用人之際,他有意引著此人去見岳飛。
閱者若問此人是誰?書中暗表,他是大宋朝忠臣張叔夜之后。當初徽宗皇帝在位之時,他駕坐汴梁城,不知親賢遠佞,信用蔡京、童貫、高俅、梁師中等,大興土木之工,建造宮殿,搬運花石,勞民耗財。奸臣佞黨,非親不取,非財不用,懸秤賣官。外任的官吏刮鏟地皮,暴虐人民,在東南反了方臘,在山東反了梁山好漢,在淮西反了王慶,在河北反了田虎,干戈四起,民不得安。張叔夜出任海州,夜擒梁山的三十六友,宋江等歸降,奉旨去征方臘,都是張叔夜的功勞。偏是奸臣禍國,徽宗昏聵,將天下弄得要丟了,又傳位于欽宗。金兵入寇,打到了汴梁,擄走了徽欽二帝,金人欲冊立張邦昌為帝,強迫大宋的文武百官署印。有那不明大義、不顧羞恥的,就署了印啦。有不肯署印的,或死或逃,或被金人所殺。張叔夜不肯署印,佞臣吳開、莫儔暗報金國大帥粘沒喝,粘沒喝派金兵進汴梁將張叔夜拘入金營。張叔夜見了金人立而不跪,金帥粘沒喝說:“我們金國因大宋天子昏庸無道,不孚民望,立張邦昌為帝,你怎么不署印呢?”張叔夜說:“我世受國恩,當與國存亡,我寧死不辱,絕不署印。”粘沒喝喜愛他是個忠臣,亦不肯殺他,收在營中。張邦昌借外人之力,在汴梁城僭位,粘沒喝才率兵回國,將大宋的徽欽二帝分作兩起,押解北行,張叔夜亦隨著同行。他天天不吃東西,只喝涼水,走了數日,到了白溝河。那道河是當初宋金兩國的交界,有人說過了這河,就是金國的地方了,張叔夜聽了這話,痛恨金人,他不愿身入金國,仰面沖天大呼數聲,扼喉而死。
張叔夜死后,他的兒子張保逃奔他方,隱了真名,只說叫張立,挑擔兒賣香油為生。那大宋徽宗的九殿下康王趙構由金營逃回,雖有金兵追趕,泥馬渡康王逃至濟州,召集宋室的文武,定都金陵,改元建炎。張保聞九殿下做了皇帝,朝中的文武多是北宋的老臣,他就遘奔金陵,并不是貪圖功名富貴,他要給國家出力報效。如若金宋兩國交兵之時,憑自己的武藝好報父仇。他到金陵城,住在客店之中,打聽明白。建炎皇帝用黃潛善為中書侍郎,汪伯彥為同知樞密院事,李綱為右仆射尚書兼中書侍郎,王淵為都統制,劉光世為提舉,韓世忠為左軍統制,張復為前軍統制。張保知道黃潛善、汪伯彥俱是奸臣,他不去見,他曉得李綱是忠良,往其府門投見。李綱還是真見了他,欲留他在府暫住,將來遇機會保薦他在建炎皇帝駕前為官。張保向李綱表示,為官不在大小,同是為國出力,他不愿在朝中,想往軍前立功,問李綱哪個帶兵的武將能滅金國。李綱叫他往黃河口大營去投奔岳飛,告訴他岳飛是個帥才,在這時候可稱是大宋朝的擎天白玉柱、駕海紫金梁,將來能安宋室天下的,就是岳賢士。張保聽信李綱之言,仍然假扮賣香油的,遘奔黃河口。
一路之上,平安無事。這天到了黃河口,往宋營探問,才知道岳飛不在這里,已然率領八百延涼軍往黃河北小獨峰單鳳嶺練兵去了。張保又過了黃河,來找岳飛。及至他到了單鳳嶺,他又改了主意,不先見岳飛,先在單鳳嶺訪察訪察岳飛為人如何,治軍怎樣。這時候延涼軍的營外有許多的行商小販來做買賣,岳飛的軍規很嚴,兵丁出來,都是奉公守法,公買公賣,做生意亦都能賺錢。有個賣酒的王忠,在營外擺攤,張保天天在他攤上喝酒,向他打聽岳飛的事。王忠喝點兒酒好聊,兩個人很投緣。張保聽王忠說岳飛治軍有法,紀律嚴明,他就拿定了主意。這天他在酒攤前邊向王忠說:“我給你練趟棍,你看看怎樣?”及至他將棍掄起來,那營中出來兵丁看見他練棍,哪兒能不瞧?
恰巧吉青出營,亦看見了,他等著張保練完了,就問道:“朋友,你貴姓啊?”張保說:“我叫張三。”吉青說:“你做什么事的?”張保說:“我賣香油。”吉青說:“你有這樣的本領,何必賣香油,及早投軍。你若愿意投軍當差,我與這營的主將有八拜之交,我能保你當個頭目,將來和金兵交戰,你還沒功名富貴嗎?”張保說:“你若能保我當頭目,我還有個伙伴。”吉青叫他帶著伙伴,張保又勸王忠,酒攤不用擺了,一同投軍,王忠亦愿意。他們把東西托人照管,隨著吉青入營,見了岳飛。那岳賢士就看出來,張保不是平常人,叫他又練了一趟棍,看他的膂力大,武藝不弱,得過高人傳授、名人指教,向他再三追問,張保不得已才說出真情實話。岳飛立刻叫他與王忠各管一百兵丁,當作百總之職。這兩個人當了差,幫助岳飛訓練延涼軍。
到了一個月期滿,岳飛命吉青守營,他帶著八百名延涼軍過河,往大營見元帥。張所又閱了回操,見延涼軍軍容嚴整,訓練成功,八百人各給新軍服一套,另撥給刀槍弓箭弩箭器械無數。岳飛領了東西,八百兒郎在外邊齊隊,整裝待發了。岳飛到帳中來向元帥告別。恰巧探馬飛報軍情,說金兵已然南來,殺奔黃河。岳飛立刻自告奮勇,愿在河北與金兵決戰。張所恐他兵少,向他說:“你既愿擋金兵,本帥就準你前往,再撥給你五千大兵。”岳飛說:“元帥不必再撥給我兵將,我有精兵八百足能退敵。”張所原是好意,想叫他立功,成其大名,不料岳飛不多帶人,心說:你八百人就能退金兵?心中不悅,張所說道:“岳飛,我兵多將廣,還不敢說必勝哪,你口出大言,如若不勝呢?”岳飛說:“如若不勝金人,愿將人頭獻與元帥。”張所說:“空口無憑。”岳飛說:“愿立軍令狀。”張所就命軍政司寫了軍令狀,叫岳飛畫了押,然后收起來。岳飛拜別張元帥,他乘馬出營。
到了營門外,岳飛與八百延涼軍押著軍裝、器械、糧餉等物,渡過了黃河,回到了單鳳嶺大營。只歇一夜,次日早晨,岳飛就傳令,拔營起寨,進兵北去,迎敵金兵大隊人馬。走至中途,岳飛就派百總張保往探金兵多寡,離此還有多遠。張保去了之后,岳飛的大兵來到了八盤山,他采勘吉地安營下寨,不分晝夜在山下布置軍務,八百延涼軍在山中忙了一晝夜。張保回來了,他向岳飛報告,金國的四太子掃南大元帥金兀朮統帶二十萬大兵,由深州南來了一支金兵,約在萬數兒郎,往黃河殺來,離著八盤山還有二十幾里路。岳飛就派張保應召別的勤務。
張保走后,岳飛、吉青率領二十名馬軍往山外迎敵。他們亦將出北山口,只見正北方塵沙蕩漾,土氣飛揚,有支金兵如同潮水一般,蜂擁而至。一聲炮響,兩桿皂緞色門旗開處,金兵如同二龍出水式,左右分開,個個身體雄壯,馬上步下排列整齊,當中間有兩桿皂緞色大纛旗,旗下有兩員金將壓住大隊。吉青將馬一催,直臨陣前,他大叫:“番將快來送死!”番將亦縱馬而出。吉青見金將身體魁梧,面如鍋底,黑中透暗,板刷眉,銅鈴眼,秤砣鼻子,大嘴岔兒,扎煞胡須,鑌鐵盔甲皂征袍,胯下馬烏云豹,鞍韂鮮明,手中擎著一條皂纓槍,威風凜凜,殺氣騰騰。吉青用斧一指,道:“番奴通上名來。”金將說:“南蠻,俺是掃南大元帥麾下左路先鋒鐵龍。”吉青說:“小子們貪而無厭,我殺你們個干凈吧。”他掄開了雙斧,向鐵龍便砍,那番將橫槍招架,兩個人馬打盤旋,殺在一處。吉青的大斧舞動如飛,向番將招招進迫,鐵龍的皂纓槍如同烏龍出洞,怪蟒翻身,神出鬼入。兩匹馬來回亂轉,一個個馬蹄蕩得那土氣飛揚,足有七八個照面,未分勝負。吉青忽然不戰,撥馬就跑。鐵龍喊了聲:“哪里走!”催馬就追。岳飛與二十名馬軍回馬往山里就跑,金國的右軍先鋒鐵虎指揮人馬隨后殺來。他們這支人馬追進山口,只見岳飛、吉青在山中寬闊處勒馬不走,鐵龍追上岳飛,兩個人殺在一處。金兵來到山中,鐵虎抖鋼槍,又與吉青動了手,他們四個人殺成兩對。不到幾個回合,岳飛使個“青龍出水式”,一槍就將鐵龍刺于馬下。鐵虎見他哥哥死了,微一走神,就被吉青一斧砍于馬下。
鐵龍、鐵虎陣亡了,將乃三軍之膽,兵無主將,不戰軍心自亂。金兵想要由北山口退出,那可不成了,北山口被延涼軍用山石堵塞了,他們只好爬山往外逃吧。咕咚咚大炮聲響,由南山口內沖進一支延涼軍,由岳飛、吉青率領著,猛撲金兵,生龍活虎,如同削瓜切菜一般,殺得金兵人頭亂滾。呼啦一聲,伏兵盡起,原來各山頭山梁后邊,埋伏有延涼軍,堆聚有山石,他們聽見金兵亂嚷亂叫,爭先恐后地爬山,各抓石子往下拋去,如同下雨冰雹相似,打了下去,那金兵欲上不得,欲下不得,只被他們打得頭破血出,鼻青臉腫,筋斷骨折,有打得腦漿迸裂,腦髓流出的。由上邊轱轆下來,有摔不死的,都奮不顧身冒險而上。拼命闖過去的金兵可是不多,剩下走不了的金兵因為延涼軍在上面喊叫投降免死,金兵只得拋去刀槍,扔下旗鼓,紛紛投降,共有兩千多名。岳飛將降軍的兵器留下,叫吉青幫著二百多延涼軍押解金國的降軍,往南山口外去安置。赤手空拳的金兵在前邊走,那吉青率兵在后督著。
到了南山口,有百總王忠攔住,叫降軍分為百名一隊,出南山口。于是金兵就分為一百人一撥兒,出南山口。哪兒想南山口外有張保帶著二百延涼軍左右排列,各持刀槍。金國的降軍走在當中,張保一聲令下,就見延涼軍刀砍槍扎,百數金兵一名不剩,全都殺死。南山口內放出一撥,他們就殺一撥,兩千多人盡皆殺死。金兵之所以死得這么慘,因為他們擾亂中原,蹂躪人民,延涼軍這還覺著不解恨哪,都存著要把金人殺盡了的心愿。他們得了手,哪兒能放走一名金兵?
八盤山這一戰,岳飛用斗引之法,借山勢之利,以八百延涼軍,用地機戰法,大獲全勝。岳飛事后在山中集合延涼軍,按花名冊查驗人數,八百延涼軍一名不少。岳飛、吉青指揮兵丁查收所得的東西,掩埋死尸,正然辦理善后之際,忽見有人來報北邊又有金兵殺來,岳飛命再探。跟著山南邊咕咚咚大炮不住的聲響,有人來報,山南邊亦來了一支人馬。這要換別的軍兵,聽說南北兩路都有兵來,腹背受敵,就許亂了,延涼軍如同沒事一樣。岳飛與吉青立刻將山中的兵丁安排好嘍,他二人帶二百名延涼軍出戰。
及至到了北山口外,只見正北方塵沙蕩漾,土氣飛揚,旌旗招展,來了一支金兵,約有萬數之眾,岳飛、吉青勒馬以待。這支金兵是金將乃朋率領來的,給鐵龍、鐵虎打接應。不料他的大兵來到這里,有鐵龍、鐵虎的殘兵敗將由八盤山內逃出來的,見了乃朋,跪倒馬前,將鐵龍、鐵虎命喪八盤山內、兵敗的情形稟明了,乃朋大驚。他正然吃驚,只見左右兩處塵土飛揚,鼓炮齊鳴,山崩地裂一般,來了大宋的兵將。乃朋唯恐被宋軍包圍,嚇得撥馬就跑。那金兵見主將這樣,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亦隨他往北亂跑。呼啦一聲,金兵就亂了,人撞人,馬撞馬,自相踐踏,死傷無數。岳飛、吉青見金兵如同斷線的風箏一樣,退回去了,他們亦沒追,仍回八盤山內,在山環草木叢雜的云梯嶺下扎了營寨。有探兵來報,磁州節度使劉豫率領兩萬人馬在南山口外扎營。岳飛聽說來的是大宋兵將,更覺安然了。
原來大元帥張所因為岳飛兵不滿千,只有八百延涼軍,要在河北抵擋金兵,恐怕他眾寡不敵,到時候誤事,命磁州節度使劉豫帶兵兩萬,往河北來援助岳飛,給延涼軍打接應。劉豫與他兩個兒子劉貌、劉林率領兩萬人渡過黃河,他就得報岳飛在八盤山與金國開了仗啦,勝負如何,他還不知道哪。他率領兩萬人馬到了八盤山,恰巧那金將乃朋又率兵來犯,他命二子劉貌、劉林各帶一千人馬,由八盤山左右抄過去,看看岳飛如何,如若岳飛敗了,就接應于他。劉貌、劉林的兵左右抄過來,金兵不戰自退,岳飛亦收了兵啦。劉貌、劉林回到營中,向劉豫稟明,金兵自退去了。劉豫命他二人守營,他帶兩個親隨乘馬出營,飛奔云梯嶺。
來到了延涼軍的營前,劉豫下馬,兩個親隨一個接過馬來,一個到營門向門軍說:“磁州的劉節度使來見你們岳將軍。”門軍不敢怠慢,往里去回稟。岳飛得報,忙著出來迎接,見了劉豫施禮完畢,請進營來。大帳之中落了座,有人獻茶,岳飛向劉豫說道:“大人帶兵至此,我本當出山迎接,幫同照料,只因戰敗金兵,布置善后,未能迎接大人,如今反倒來看我們,實在慚愧了。”劉豫說:“岳將軍怎么將金兵殺退了的?”岳飛將自己用埋伏斗引敵人的戰勝之事說明了。劉豫是個小人,他聽岳飛能以八百延涼軍殺敗金兵,十分嫉能,他暗為不悅,眼珠一動,計上心來。他向岳飛問道:“岳將軍,你可向元帥報捷沒有呢?”岳飛說:“未獲大勝,不必報功,待至大戰全勝,再為呈報吧。”劉豫說:“將軍,報功之事小,如今與金兵對戰得了勝,亦就放心了,現在元帥正因你軍兵少不放心,你還是盡快地報捷吧。”岳飛聽他所說,不便固執,根據戰情寫了張報捷公文。劉豫見他寫完報捷公文,對他說:“將軍,我奉命來到河北助戰,正要遣人面見元帥,這報捷公文我叫人給你帶了去如何?”岳飛說:“如此甚好。”深施一禮,將捷文雙手遞與劉豫。劉豫接過來報捷公文,向岳飛告辭,岳飛將他送出大營,拱手告別,暫且不表。
卻說劉豫回到他的營中,向兒子劉貌吩咐道:“岳飛有件捷文,你替他往黃河南岸張元帥報趟捷吧。”劉貌說:“他得了勝,我們替他向張元帥報捷,還不如將他的軍功隱瞞了,我們向元帥匯報岳飛的延涼軍被金兵殺敗了,全軍覆沒,恰巧我軍趕到,救下岳飛,殺敗金兵。另寫一張捷文,說我們將金兵殺敗,奪他的功勞。”劉豫原有此意,聽劉貌所說,他心中大悅,向劉貌說:“此事正合吾意。”于是他們就寫了捷文,將岳飛的功勞悉數算在自己身上。劉豫就命劉貌前去報捷。劉貌帶了親隨,攜著報捷公文出了大營,趕奔黃河口。在掌燈時刻來到北岸,有宋兵問明他要過河,往元帥大營報捷,他們不敢怠慢,報與水軍統制官曹榮。這曹榮與劉豫是兒女親家,劉貌是他的姑爺,別人過河費事,劉貌來了,不但能夠過去,他還將劉貌迎接到飛虎大戰船,擺酒款待。席間密談軍務,狼狽為奸,吐露肝膽,自然不瞞著了。曹榮見劉家父子如此,他認為是精明,應當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