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事外交(中華文化十萬個為什么)
- 王林晚撰寫
- 890字
- 2019-10-24 17:55:47
6 古代打仗真的要“布陣”嗎?
“陣”,在古代和“陳”字是同一個字,意思是軍隊在戰場上擺出的隊列。原始時期,不同種族、部落之間發生戰爭,往往是一擁而上,亂打一氣,沒有什么隊列可言。隨著文明的進步,人們發現:規范整齊的隊列,對取得勝利起著很大的作用。因此,戰爭中的“陣法”便應運而生。
中國是“陣”的誕生地之一。傳說中國最早的陣法始于黃帝。據歷史學家研究,商朝后期,商王編制了左、中、右“三師”,從“三師”的命名來看,應該是陣法的起源。
陣法是古代訓練軍隊和作戰的重要方法。通過隊列,統帥教給士兵進退的規矩、聚散的法度,使他們熟悉各種信號和口令,在戰斗時做到令行禁止、協調一致,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整體合力。同時,在作戰中,某些特殊的隊列形式能夠迷惑敵人,合理安排己方力量,在戰爭中取得優勢。因此,“布陣”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常見的戰斗形式。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陣法莫過于“八卦陣”,傳說最早由孫臏發明,后來三國時期諸葛亮將其發揚光大。這個陣法的特點是將士兵按照“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個方向排列,分別由四支主力部隊和四支機動部隊組成,變化靈活。據說諸葛亮曾在白帝城(位于今重慶奉節)附近擺過這種陣法,作為日常操練士兵的陣地,被稱為“八陣圖”。唐代大詩人杜甫還寫有《八陣圖》一詩來紀念。
古代有名的陣法還有南宋名將岳飛的“撒星陣”和明朝名將戚繼光的“鴛鴦陣”。
“撒星陣”是岳飛為破金兵“拐子馬”而創出的陣法。“拐子馬”是當時宋軍對金兵用于戰場沖鋒的左右翼騎兵的稱呼。由于騎兵居高臨下,速度快捷,對步兵殺傷力很強,作戰時非常有優勢。于是岳飛布下“撒星陣”,將士兵排列成星形,當敵人騎兵沖來時,己方士兵散而不聚,讓敵人撲空,等敵人后撤時,散開的士兵再聚攏來,用刀專砍敵人馬腿,這樣就擊破了敵人的騎兵。
“鴛鴦陣”是戚繼光為抗擊倭寇而創設的一種陣法。“鴛鴦陣”將士兵分為多個隊列,每隊12人,分別持長槍、盾牌、狼筅(xiǎn)等兵器,作戰時相互配合。這種陣法集合了各種兵器的優勢,又充分發揮了士兵協作能力,在戰斗中效果很好。

位于廣東高要市匯龍鎮的黎槎八卦村,據說就是根據諸葛亮八卦陣原理來規劃修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