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寶瑄日記(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
-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 童楊校訂
- 1343字
- 2019-02-28 15:49:20
四月
初一日
早,詣江蘇館鄭仁黼拜壽。即詣漱師,謁見談文。午后詣地山,偕履平同至陶然亭,歸詣介軒,始見大考全單。
初二日
早,至愿學堂大課,題為: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余成一講,日已卓午,筆枯墨燥,渴思水不得,敗興而歸。
初三日
晨起讀經書,覽時文,觀史。午后,謁見少懷師賀喜。復投刺數家,即詣蓮花寺。
初四日
全浙館演劇,丙子世兄弟約往。
初五日
子頤請粵東館。
初六日
初七日 雨
戴少懷師邀江蘇館宴聚。晡,詣廣和居。
初八日
晨,詣潘仲。午,復至陶然亭,繞道而歸。午后,詣蓮花寺,知杏孫遇缺題奏,杰臣發俸一年。
初九日
初十日
午后,邀稷臣來為母親診。母親虛火上延,口上腭潰痛,擬一方。是晚,偕地山、堅仲同詣梓潛,與冕儕辯食色非性,相恃不下。
十一日
早,作《食色非性論》示冕儕。午后,同往聽紅錄,云場規甚嚴,音息不得出,遂同車至陶然亭。天色清明,山光疏朗。晡,始還至厚庵處。復詣梓潛,夜二鼓,歸。未眠,祥士報至,中六十六名,大快。
十二日
早起,睹《題名錄》,熟人中并無馀人。午,詣長椿寺,厚庵為祖母誦經一日。
十三日
早,謁漱師不遇,晤子修。晚,訪青萊,小坐。夜,月色甚明,徘徊槐陰院中,精神爽朗。
十四日
起,溫經書。午后,訪何頌臣,不遇。歸,覽《皇朝經世文編》。晚,大嫂發熱染瘟,延醫擬一方服焉。夜,至梓潛處,送冕儕行,渠因下第,甚憤懣,擬明日南歸。
十五日
早,謁漱師,復詣何頌臣,談次觀《方楘如集》,虛齋古文幽峭有別趣,然以詞勝,故覺駁雜不純。又觀頌臣所作《陶然游記》,過午,歸。晡,復入城,至東華門新吾小寓接考。是日祥士亦入內覆試,寓在方略館。余往覓之,尚未至也。薄暮,歸。
十六日 早陰
起觀史,溫經書。訪杏孫、稷臣,復談食色非性,與稷臣辯駁不相下。歸,偕頌臣詣祁景沂,渠客舍甚精潔。歸,午飯,誦李義山詩,覽《明儒學案》。白沙先生云:學無難易,在人自覺耳。方覺退,便是進也。才覺病,便是藥也。晚,雨。數日內梧桐葉大,書齋中饒有清翠之趣。
十七日
起作《性善論》,錄前《食色非性論》二篇。午后,詣稷臣示之,渠不謂然。蓋稷臣認性為二,認理亦為二,故與余所論大相反也。晚,覽《荀子·性惡篇》。
十八日 晴
作與稷臣論性書,為祥士抄殿試比格。晚,詣伏魔寺晤彭伯、銘舫,又詣梓泉未見,渠肝氣痛,臥在床也。晚,秉燭坐齋中,錄日記。
十九日 晴
早溫經書,覽方靈皋稿。稷臣覆函來,渠猶不服。余復書難之。覽《曝書亭集》。衣冠出,詣黃慎之處賀喜,復至萬小湖處賀喜。觀新婦入門,交拜合巹,鼓吹闐咽。晡,歸,覽《經世文編》畿輔水利疏數篇。晚,復往,則見樂妓如云,奇形異狀,不堪入目,遂私歸。
二十日 晴
起,食粥未畢,稷臣覆書至,觀之,渠駁語仍近隔膜,遂復作答書。是日沈先妣忌日,備祭品上供。
二十一日 晴
覽時文。午后入城,詣新吾處小坐,即至靈清宮晤春卿。為張府上租屋事。既出城,復看水孟庚甥,仍至蓮花寺,昏黑始歸。
二十二日
早,聞梓潛已遷居,即衣冠往賀喜,坐久談,午歸。窗前竹筍出,余命仆輩以水灌之。傍晚,獨坐庭中,清香撲鼻。覽古文。晚,復至蓮花寺。
二十三日 午后大風
二十四日
早,偕祥士衣冠詣乾清門聽臚唱,狀元張季直。
二十五日
偕梓潛等觀大臚唱,天子御殿受賀,朝容肅整。
二十六日
二十七日
二十八日
晚,詣東華門內接祥士考。
二十九日
暮,至新吾處小坐。先晤聘臣、蘭秋兩師。
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