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神童故事(中華經典故事)
- 鄧凌原
- 1774字
- 2019-02-28 15:46:43
孟嘗君幼時勸父
薛公田嬰是齊威王的小兒子,曾在齊國當宰相。這一年,田嬰的小妾給他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起名叫做田文。由于孩子是農歷五月初五生的,田嬰認為這個出生的日子特別不好,因而很不喜歡田文。他對田文的母親說:“這個孩子不吉利,將來會給父母帶來不幸的。我們把他扔了吧,不要養他!”
田文的母親怎么舍得拋棄自己的親生骨肉呢?她背著田嬰將兒子養在一間密室里,并偷偷地派了幾個仆人去照顧他。
正好田嬰外出征戰,不在家中,田文便在母親和幾個仆人的照顧下一天天長大了。他開始識字讀書,小小年紀就聰穎異常,大人們都非常喜歡他。
轉眼間,田文已經長成一個聰明清俊的小男孩,他的父親也從前線征戰回來了。田文的母親便通過田文的哥哥把田文引見給田嬰,心想孩子已經長大,而且聰敏好學,做父親的再不喜歡他,也不忍將他逐出家門吧?
這一天,田文在母親、哥哥的帶領下,拜見了自己從未謀面的父親。田嬰一看到那個不討人喜歡的孩子已經長這么大,就勃然大怒,對著田文的母親吼道:“我讓你把孩子扔掉,你竟敢把他養活了,這是為什么?”
田文的母親嚇得不敢說話,連忙跪倒在地。
田嬰正準備把兒子趕出去,沒想到田文突然叩頭大拜,接著抬起頭來反問道:“父親大人,您為什么不讓母親養育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呢?”
看到這孩子口齒伶俐、舉止文雅,田嬰心中一動,卻又連忙做出一副嚴肅的樣子回答道:“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長大了身體會長得跟門戶一樣高,會對父母不利。”
田文繼續反問道:“父親大人既然這么說,那我還想問一句,人的命運是由上天支配的呢,還是由門戶支配的呢?”
“這……這……”田嬰支支吾吾,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
田文接著說道:“人的命運,如果由上天支配的話,父親還憂愁什么呢?如果由門戶支配的話,我們把門戶開高些就是了,誰還能長得那么高呢?”
見田文所說的確有理,田嬰的臉色也緩和下來。在田文的母親和哥哥的共同勸說下,他終于接受了田文,并專門請老師教他讀書。
這一天,田文走出書房,看到父親穿著名貴的絲綢袍服,喝得醉醺醺地向他走來。他連忙走到父親面前恭敬地行禮,問道:“父親大人,孩兒有一事不明,請問兒子的兒子,該怎么稱呼?”
“叫孫子啊。你怎么連這個都不知道?”田嬰覺得很奇怪。
“那孫子的孫子,該怎么稱呼?”田文繼續問道。
“玄孫。”
田文又追問:“玄孫的孫子,又怎么稱呼呢?”
田嬰想了想,答不上來,便說:“這我就不知道了。”
田文緊接著說:“您在齊國執掌大權,擔任宰相,到如今已歷經三代君王了。齊國的疆域并沒有變大,您私人的財富卻積累了萬金,門下也看不到一個賢能之人。我聽說,將軍的門庭必出將軍,宰相的門庭必出宰相。您的姬妾身穿綾羅綢緞,有才能的人卻連粗布衣服也穿不上;您的仆人有剩余的飯菜肉羹,賢能的人卻連糠菜都吃不飽。現在您還在不遺余力地積累財富,想把它留給那些您叫不上名字的孫子、玄孫和玄孫的孫子,卻忘掉我們的國力一天比一天衰敗。我覺得,這真是一件奇怪的事呢。”
聽了這番話,田嬰幡然醒悟。他覺得眼前這個并不起眼的兒子十分明白事理,將來一定是個有用之才。從此以后,田嬰改變了對田文的態度,開始器重他,讓他主持家政、接待賓客。田文的名聲也逐漸傳開了。田嬰死后,田文繼承父親做了薛公,他就是后來赫赫有名的孟嘗君。
【博聞館】
五月初五日為何不吉利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我國古代,這個節日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在先秦時期甚至更早的夏商周時期,人們普遍認為陰歷五月是個“毒月”,五月初五這一天是陰陽交替的時節,更是毒中之毒,被稱為“惡日”。在這一天,奸邪當道,一些有毒的蟲蛇都會從洞穴中爬出來傷害人類,所以人們常常在門上插艾葉或菖蒲來驅邪,同時喝雄黃酒來避邪驅毒。父母都在這天將未滿周歲的兒女帶往外婆家躲避,以逃脫災禍,所以又稱“躲端午”。
此外,古人認為,只要是這一天出生的孩子,如果是男孩就會對自己的父親不利,如果是女孩就會對自己的母親有害。前秦宰相王猛的孫子王鎮惡五月初五生,王猛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皇家便把他寄養在宮外。
其實,古人的認識并不是沒有道理。從陰歷五月開始,我國各地都已進入燥熱的夏季,此時人們一時還不能適應高溫炎熱,很容易生病,所以在五月初五這一天,人們紛紛插菖蒲、艾葉以抗菌抗毒,喝雄黃酒以避疫消暑,后來這些就漸漸地成為了端午節的習俗。

生長在池塘、湖泊岸邊淺水區的菖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