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名城故事(中華經典故事)
- 蔡曉薇
- 1529字
- 2019-12-04 19:18:50
前言
城市的出現,是人類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標志,同時城市也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文明與進步發展起來的。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氏族社會末期,城市就已經開始萌芽。戰國末期的《韓非子·愛臣》篇中最早出現了“城市”一詞。秦朝以后,城市得到了活躍的發展。西漢時期,我國的經濟重心位于北方地區,城市也主要分布在北方。隨后由于戰亂等原因,特別是唐朝安史之亂之后,經濟重心漸漸南移,南方的城市大量出現,逐漸興起一批經濟、文化繁榮的大城市。近代,在世界工業革命的沖擊下,我國的城市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時期。
悠悠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也是中國城市發展的歷史。在眾多的城市中,有一些尤為引人注目。它們有的是我國古代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有的是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有的是近代革命運動的搖籃,有的以獨特的文化遺跡和民族風情聞名于世,有的擁有特殊的城市職能……這些城市保存了大量的歷史文物,擁有獨特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迄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已經將119座城市列入了歷史文化名城名單,對它們進行了重點保護。
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城市銘刻著人的足跡。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都發生在這些歷史文化名城中。一座宮殿、一座園林、一處斷墻,甚至是一塊石碑,都在向世人演繹著千百年來那一段段或悲壯、或輝煌、或凄婉、或豪邁的故事。它們反映了人們在這座城市中的生產、生活狀況,記錄了城市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了解和挖掘這些歷史文化名城的故事,對于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光榮的革命傳統和光輝燦爛的文化大有裨益。
本書從國務院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錄中,精心挑選了40座城市,其中第一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全部收錄,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收錄12個,第三批歷史文化名城收錄4個。在這些名城的眾多故事中,精心選擇了最能反映這座城市歷史文化風貌的故事,其中既有真實的歷史事件,也有頗具代表性的傳說故事。
本書所收錄名城根據城市特點,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古都型名城,有北京、西安、開封等。講述該城市作為古都時期曾發生過的重大歷史事件或與古都風貌相關的故事,如北京皇城建造的傳說,唐朝都城西安(長安)的玄武門政變,北宋都城開封的“靖康之變”。
傳統風貌型名城,有平遙、麗江等。講述這些城市歷史積淀下來的、保留完整的建筑群的故事,如堯舜仿造龜的形狀造出平遙城的傳說,徐霞客游覽麗江古城和木府的故事。
風景名勝型名城,有蘇州、桂林、承德等。講述與其建筑、山水相關的故事,如蘇州拙政園、承德避暑山莊、桂林象鼻山的故事。
地方及民族特色型名城,有大理、拉薩等。講述這些具有少數民族風情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發生的故事,如大理南詔國與唐朝訂立盟約的故事,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的故事。
特殊職能型名城,有景德鎮、泉州等。如景德鎮作為專門生產瓷器的“瓷都”,歷史上發生的有關造瓷器的故事;泉州作為世界聞名的港口城市,流傳的關于海神“媽祖”的傳說故事。
近現代史跡型名城,有遵義、廣州、延安等。講述近現代發生在這些城市中的重大革命事件,如遵義紅軍四渡赤水、廣州黃花崗起義、延安開墾南泥灣的故事。
一般古跡型名城,有長沙、襄陽等。講述留存在這些城市中的歷史文化遺跡的相關故事。如西漢定王劉發建思母臺的故事,龐德公等人隱居鹿門山的故事。
在名城故事后還附有“城市名片”與“博聞館”。前者總體介紹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特色,后者補充與城市相關的其他知識或故事。此外,還配有與內容相關的插圖,既可以幫助讀者理解文字內容,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本書整體的趣味性,圖文相得益彰,使讀者在輕松愉悅的閱讀中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
本書以歷史文化名城的故事為平臺,希望讀者通過閱讀,在了解、熟悉一座城市的過去與現在的同時,能夠真正地熱愛這些城市并且保護這些歷史文化名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