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輕云淡
入平瑣記
清晨7點20分,與送行的妻子話別后,我孤身一人,拖著行李箱,坐上高速大巴,前往安康,邁向未知的征程。一如十九年前我背著行李,告別邵陽,前往西安。十九年來,除了出差旅游短暫離開,我從未離開西安。三十七年來,除了身份角色有所變化,我從未離開學校。現在就要離開了,要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以完全陌生的角色工作生活兩年,而且工作對象、內容和自己的經歷完全無關,心里不免忐忑。詩人鄭愁予詩云:“出門一步,便是江湖。”身入江湖,必有風浪。何況此次“門外”既是江湖,又是廟堂,風浪可能更大。能不能順利適應?能不能完成任務?能不能安然回來?我不知道。面對未知,面對不確定,我難免惶惑。
一
車行約半小時,就到了南五臺隧道。南五臺山形峻峭,峰巒重疊,森林茂密,風景極為秀麗,號稱“終南神秀之區”,是佛教圣地。山上寺廟眾多,其中建于隋代的圣壽寺塔為西安現存最早的佛塔。自來西安讀書始,我就想去南五臺轉轉,可斗轉星移,近二十載光陰過去,始終沒有成行。沒想到,第一次到南五臺竟是穿“腹”而過,感覺像孫猴子鉆進佛祖的肚子,我不免惶恐。
穿過南五臺,經過幾個小隧道,就到了終南山隧道。終南山隧道單洞長18020米,雙洞合計長度世界第一,2007年通車后,把西安到柞水的行車時間縮短了兩個多小時。通車后,西安人到柞水自駕游一下火爆,其熱鬧延續至今。可惜我一次都沒來過,心中不免慚愧。車在隧道里開得慢,雖然燈光明亮,可無盡的隧道、不明的前方讓人壓抑,感覺就像巨獸的大嘴要把車和人都吞沒了。我只想快點走出,即使隧道每隔六公里設置的漂亮景觀,也不能讓我慢下來。
終于通過終南山隧道,車外的景色頓時換了容顏。天空蒙的灰色面紗被揭開,露出了湛藍的本色。被霾粒浸濕的云層也一下被烘干了,輕快了起來。我的心似乎也輕快了一些。車繼續前行,望著車窗外不斷變化、形態各異的景色,我慢慢陷入了沉思,近一個月來的經歷又浮現出來。
一個月前的某個傍晚七點多,我剛回到家端起飯碗,手機響了,是學校組織部的電話。
“是周建偉老師嗎?”
“是我。”
“張部長要和您通話。”
一會兒,電話那頭傳來組織部張部長的聲音。
“建偉,我們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推薦你去平利掛職。”
我當時一下懵了,完全沒有思想準備,不過還是很快反應過來。
“張部長,作為黨員干部,我個人堅決服從組織安排,沒有問題。不過我家里有點特殊情況,孩子馬上上初中,我得跟家人商量一下,再給您回話。”
“好的,我等你消息。”
放下電話,我就琢磨這件事。平利掛職扶貧的通知我也看了,通知上說明天是給省委組織部推薦掛職扶貧副縣長人選的截止日,人選由個人報名或組織推薦產生。因為家里的情況,我壓根就沒考慮過,沒有報名。現在組織部找我,應該是大學生黨委那邊推薦的。這樣的話,我不去好像不妥。于是,回到餐桌,我就給家人說了電話內容,征求他們意見。璐陽一聽就火了,堅決不同意,說家里這情況我怎么能走,而且還是兩年。她的顧慮我能理解。的確,孩子馬上要到鐵一中上學,離家遠,原來的計劃是我負責上下班時接送孩子和管孩子吃午飯。如果我現在去掛職,她又在長安區上班,孩子上學接送和中午照顧就都成問題了,家里的計劃完全被打亂。岳父則支持我去,說既然找我就說明組織已經有了決定,我不去不好,家里的事有他們二老。想想也是,在這個時間點,組織讓我去,我不服從安排,可能會讓人認為自己躲避困難,不愿擔當。幾番思量,我決定接受任務,給張部長回了電話。掛完電話,璐陽仍是滿臉怒容地看著我,不過當著岳父的面沒好多說。
后來,我一邊忙各種報名、培訓程序,一邊繼續給璐陽做思想工作。溝通并不順利,常以爭吵結束。其中最激烈的一次是電話溝通時,璐陽啪的掛了電話。晚上回到家,我才知道,當時她是直接摔了電話。那部才買不久的蘋果iPhone 4S就這樣報銷了。那可是一個月的工資!就這樣,在耐心勸解和激情碰撞中,經過兩個多禮拜的交流,她總算接受了我要離家兩年的事實。不過我也實在擔心離家后孩子的上學問題。當小力書記在掛職前的例行談話中問我有什么困難時,我鼓足勇氣給領導講了孩子上學接送的實際困難,希望能在學校解決一間教工宿舍。沒想到,小力書記一口答應。從他辦公室出來不到十分鐘,組織部領導就給我打電話,讓我寫申請,他們去辦。事情在走之前基本敲定,我心稍安。
臨走前幾天,我專門拜訪了從云南掛職扶貧歸來的龍躍和吳興兵兩位老師,請教政府工作和扶貧工作經驗。兩位前輩不吝賜教,給了很多真誠建議,讓我受益頗多。特別是吳老師,他是平利人,不僅給我介紹了不少扶貧經驗和平利的風土人情,還拜托在平利任副縣長的姐夫照顧我,我心更安。可現在真正動身去迎接未知,還是難免忐忑惶恐。政府工作到底是什么樣的?和學校有多大差異?扶貧要從何處入手?我該怎么做?我能怎么做?我腦子里不停涌現各種念頭,一刻不得停歇。
二
叮咚咚咚,一聲手機鈴聲打斷了我的沉思。我取出手機一看,是個陌生的安康號碼。
“喂,是周縣長嗎?”
“您好,是我。”
“周縣長好,我是平利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陳功文,縣里派我來接您。”
“謝謝陳部長!我坐高速大巴預計十點半到。”
“好的,我在出站口等您。”
“好,我到了跟您聯系。”
掛了電話,思路斷了。算了,管它的,車到山前必有路,走一步算一步吧,先瞇會兒。很快我就瞇著了。睡覺時時間過得飛快,感覺剛睡著,車就顛了一下,然后停下。我睜開眼,在睡意蒙眬中看見高速收費崗亭,原來已到安康了。忙取下眼鏡,捏了捏鼻梁,揉了揉眼眶,讓自己清醒過來,睜大眼睛看看這個陌生的城市。大巴駛過收費站后,我透過車窗打量。路左邊就是高客站,右邊是一個建筑工地,前面兩百米左右是個十字路口,路口的右邊,安康大道的南北兩側都是嶄新的高樓。后來,我才知道這是安康市才開發的高新區,是新城。
大巴到了十字路口,等紅燈,然后左拐,直行兩三百米到盤道,繞過盤道調頭,回到十字路口再右拐進站。車站明顯啟用不久,候車廳簇新,人流量不大,停車場在建。出站以后,我一邊往外走,一邊給陳部長打電話。他在車站外面的臨時停車場等。到了停車場,我幾乎一眼就認出了他。他站在一輛漢蘭達越野車旁,中等個子,身材微胖,深色的眼鏡框下,憨厚的笑容在白色襯衣的映照下顯得格外親切。我向他揮了揮手,走過去。他迎了過來,握手,招呼,接過行李箱放進車后備廂,然后打開右前門。我忙說他太客氣了,趕緊上車,拉上門。他上車后,讓司機開車,對我說:“周縣,我們先到市委組織部報到,再回縣里。”
“好的。”
“您來過平利沒?”
“沒有,安康我是第一次來。”
“哦。那我要好好給您介紹一下。這是安康高新區……”
他開始熱心地給我介紹起安康的基本情況。十幾分鐘后,我們來到市委門口,車直接從東邊坡道往市委大院開,可到院門口被保安攔住了。原來明天省委趙書記要來安康,外面車輛一律不讓進去,即使有通行證也不行。我們只好下車,從正門走進去。先到東邊登記處登記辦出入證。
拿著出入證到門口,還不讓進,得等人出來接。功文部長趕緊電話聯系,又等了幾分鐘,市委組織部干部科的常科長出來接我們。常科長個子不高,笑起來有彎月的味道,薄薄的眼鏡片后點點光芒倒是透出精明。他帶著我們直接來到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的辦公室。王部長對我進行了一番例行談話后,完成了報到程序。一切結束,已近十二點。功文部長說已經是飯點了,簡單吃個午飯再回縣里,并邀請常科長一起。我們開車來到市委東邊巷子里的“童老四八仙會館”。
餐館門面不大,但看著有點古樸的味道,而且收拾得挺干凈。為什么叫八仙會館?是跟平利有關嗎?我來之前百度了平利縣,知道平利有個八仙鎮。坐下后,功文部長就給我介紹餐館的特色。果然如此,這家店是一個平利八仙人開的,做的都是八仙地道菜,來這也是讓我先了解一下平利味道。還真是有心了。我一直認為,國人重吃,一地文化的精髓往往會在飲食上得到一定的反映。可以說,欲了解一地人民,一定要了解其文化;欲了解其文化,一定要了解其飲食;欲了解其飲食,一定要親身體驗。時間不長,飯菜上桌。
“周縣,現在按規定中午不能喝酒,但為歡迎您來平利做貢獻,我們喝點啤酒意思一下,行不?”
“沒問題,我建議咱們總共要一瓶,看常科長。”
“好。我下午還要上班,不能喝酒,就喝一點。”
于是,我們要了一瓶啤酒,三人一分,意思意思,重在吃菜。一連嘗了幾個菜后,我樂了,這和湖南老家的味道真接近,看來在平利吃飯是不愁了。后來知道,平利人以兩湖移民和四川移民為主,其中湖南移民又多分布在八仙,所以平利的飲食綜合了兩湖和川菜的特點,八仙味道就更接近湖南味道。
很快我們吃完飯,和常科長告別赴平。
三
平利位于安康東南部,沒通高速,從安康過去得走308省道,全程約一個半小時。從市區出來不久,就看到幾臺大型挖掘機在一個小山包。一問,原來那是在修建安平高速,高速通車后,從安康到平利只需要三十多分鐘。那就太好了,不過不知道我能不能趕上。從安康到平利的省道是典型的山路,彎道多,起伏不定,基本是依著山腳走。那路是從山縫里“找”出來的。很多時候眼看著路已到盡頭,車到跟前卻被一個急轉彎甩到另一個方向,有時甚至是連續急轉彎。好在多數路面還算平整,沒暈車。只是每隔段距離,就會有些地方坑坑洼洼,據司機說那是因為高速施工,被重型車壓壞的。車行一路,路邊的建筑雜亂無章,風格各異。還好有茂密翠綠的山林為伴,那點凌亂無序才不讓人心煩。
平利和安康的交界處是狗脊關隧道。隧道不長,一過隧道,竟是柳暗花明。路邊的村屋均是青瓦白壁馬頭墻,房子前面還有古色古香的木質連廊,加上棵棵綠樹點點鮮花,不敢說近似桃源,也堪稱江南印象。這就是我要掛職扶貧的地方,實在不像國家級貧困地區。這里,有必要把我后來知道的事情提前說一下。等走的貧困村多了,我才知道其實有“兩個”平利:一個平利是“中國最美鄉村”,青山綠水,人民幸福安逸;一個平利是秦巴山區國家級連片貧困區,山石嶙峋,人民辛勞凄苦。兩個平利都是真實的,只不過是2624平方公里的不同區域、不同側面。一過隧道這個地方叫鳳橋,是平利“百里畫廊”的起點,屬于前一個平利。“百里畫廊”是平利為了發展旅游做的一個項目,旨在讓人從進平利縣境到縣城都感覺繁花似錦,借以吸引外地游客。
車剛出隧道不遠就停下,大家集體“聽雨”。路邊有一座和村屋風格一致的公廁,可奇怪的是公廁大門被三十公分高的磚封堵了,人要進去得來個跨欄運動。一問方知,這座公廁將要廢除。我當時只覺得這么漂亮的公廁要拆除實在可惜。后來在縣里工作時間長了,我才弄明白,這種事不少。直接原因是硬件建設容易,后期維護困難。其深層次的原因,一是財政體制原因,在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中,主要以硬件投入為主,用于軟件維護的不多;二是具體操作部門的偏好原因,各部門往往偏好建設大家“看得見摸得著”的設施,而且在政策范圍內盡可能建得美輪美奐,至于維護就只好口頭重視了。
從縣界開車十來分鐘就到老縣鎮所在地錦屏。錦屏是成片徽派建筑群,青瓦白壁,和諧有序,溫馨寧靜。從錦屏往前走不遠,路邊就看到一個非常典雅的院子。院子大門是中國傳統牌樓樣式,院內建筑也為徽派風格,只是更精致,門口掛著“平利縣老縣區域敬老院”的牌子。這敬老院蓋得真漂亮!當時我還不知道養老有個“平利模式”,是陜西省民政系統內的一面旗幟,平利的公辦敬老院都很漂亮;當時我也不知道看上去很美的敬老院內部其實也是霄壤之別、大有徑庭。
從老縣鎮到縣城還要近一個小時,走上一會兒,拐過幾個彎道,就能見到一小塊平地,當地人稱作某某坪。當時覺得除了交通不便外,當地農業生產的基礎條件還不錯。后來才知道,安康地區普遍是“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在山縫里耕種,生兒育女”,良田少,平利和漢陰是整個安康地區平地條件最好的兩個縣。由于良田多易耕種,在糧食為綱的年代,平利一直是安康的重要糧食產區。但現在種糧少了,路邊能見到的良田多種茶樹,在開闊的地方,往往是成片茶園。茶園邊多是青瓦白墻的徽派民居,茶園里時不時聳立“西北名茶第一縣”“德在平利”等大型廣告牌。
車在飛馳,除了遍地可見的茶園和徽派民居,在路邊,隔個幾里路就能看到一座簡易的中式路亭。一問方知,那是前面某任縣委書記的民生工程。全縣所有主要道路旁都建有這種便民亭,是供路人休憩和等車用的。這倒是有點古風猶存的意味。我國自古就有在交通要道邊建亭習俗。亭子供旅途休息或迎賓送客之用,即所謂“十里長亭,五里短亭”。隨著車輛疾馳,一座座紅亭滑過,我突然想起李白的《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孤身離鄉,不知我的親人會不會也佇立階上看宿鳥?
四
快到縣城的時候,突然一陣惡臭傳來,我屏住呼吸,硬撐了一會兒,可那臭味還是如洶涌的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勢頑固地硬往鼻孔里塞,避之不及。之前一路都沒這般氣味,我有些納悶,待臭味淡了,一問才知咋回事。原來剛才經過的地方有個山坳,山坳里有縣城的垃圾填埋場,那臭氣是從垃圾填埋場傳來的。垃圾填埋場就一定這么臭?這臭氣就解決不了嗎?我心有疑惑。后來,參加幾次環保巡查和培訓,學習了一點環保知識、了解了一點地方實際后,我才知道垃圾填埋場不一定就有這么重的惡臭味。這里之所以這么臭,主要是因為縣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后的淤泥未經處理就直接拉了過來。
挨過惡臭,經過陳家壩,我們終于抵達縣城西大橋。西大橋橫跨壩河,是平利門戶。一過大橋,就進入新正街。新正街是平利縣城的主街,雙向四車道的馬路被兩邊亂停的車輛擠得只剩一來一往兩條車道,兩邊的建筑和沿路看到的村居不同,沒有半點徽派建筑風格,而是國內任何一個城市都能見到的“火柴盒”。高低不同的“盒子”好像要爭奪某種發言權,擠得喘不過氣來。
好在隔一段距離,就有一條南北走向小巷,給擁擠的“盒子”留出放松的機會。車子經過一棟即將完工的高層建筑,路南側一個巷口立了座石牌坊,上書“月城巷”三個大字。牌坊倒是古樸,可惜油漆剝落、灰土滿面。再往前,經過兩三間商店和一間診所,視野豁然開朗。一個標準運動場呈現眼前,操場東邊緊挨一個廣場。廣場這頭一塊巨石橫臥,“女媧文化廣場”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廣場那頭有一座塔樓,樓高五層,飛檐挑角。樓那邊隱約能看到一座白色拱橋。后來知道,那座樓叫五峰樓,樓名來自縣城北面的五峰山;那座橋是彩虹橋,彩虹橋下是平利的母親河——壩河。
廣場東邊不遠有個十字路口。越過十字路口,路北邊依次排列著縣醫院、縣公安局、縣委政府。不知這種排列是不是有什么講究?反正后來我到過好幾個縣,都有類似安排。車過縣政府大院沒停,繼續往前到長興賓館。功文部長告訴我,宿舍還未準備好,我要在這暫住幾日。我把行李放好,簡單收拾后,就到縣政府報到。縣委和縣政府同處一個院子,院子大門上“中國共產黨平利縣委員會”“中國共產黨平利縣紀律檢查委員會”“平利縣人民政府”,威嚴莊重。辦公樓是一棟中央對稱的四層建筑,縣委在東邊,政府在西邊。大樓東西兩側還各有一棟兩層樓的配樓。縣委組織部王部長已在樓前等候。他身材消瘦卻很精悍,行為舉止盡顯干練。在王部長帶領下,先去縣委吳書記辦公室報到。
吳書記頭發濃密,廣顙方頜,地角平闊,表情嚴肅,甚有官威。他代表縣委歡迎我,并親切問我的想法計劃。我說來縣里后將做到三點。一是學習。我說自己一直在學校工作,沒有地方工作經驗,來縣里首先是向各級干部、百姓學習,向農村這個中國最大的基本國情學習。二是貢獻。我說自己一定盡全力發揮好縣里與學校的橋梁作用,做好扶貧工作,并做好縣里安排的其他工作,為平利貢獻全部力量。三是紀律。我說來縣里后一定嚴格遵守縣委政府的各項紀律,嚴格要求自己。吳書記微笑頷首,親切勉勵一番。
從他辦公室出來,我隨著王部長往西直走到政府辦公樓。因縣長去安康開會,他將我交給了政府辦公室永樂主任。永樂主任先介紹了將協助我工作的順武,然后帶我來到辦公室。辦公室位于西首第三間,和第二間隔著樓梯,東邊與另一位掛職縣長的辦公室相鄰。打開房門,十二三平方米的辦公室里,全套標準辦公裝備按序擺列。西邊靠墻擺了一套辦公桌椅和電腦桌、電腦,東墻靠著一套三門書柜。辦公桌前面是兩個單人沙發,與挨著書柜擺放的三人沙發隔著茶幾相望。唯一和常規辦公室感覺不同的,是一進門右面墻上有一個門框痕跡。一問方知,這間辦公室和隔壁辦公室本是一個套間,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以下簡稱“中共十八大”)前是一位縣領導的辦公室。中央八項規定頒布后,因為超標整改,把中間的門封了,新開大門,套間分成了兩個辦公室。
第二天一早,我向鄭縣長報到,在他儒雅親切的笑容前,重申了自己的三點打算,完成報到。終于正式進入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