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陽起起落落而生息萬年,江河彎彎曲曲而奔騰千里。
人生旅途不也如此?有點起落才有陽光的燦爛輝煌;有點坎坷才有激流的波瀾壯闊!
2.
每個人都必須學走路。
學步之時總要摔上幾跤的,怕摔就只好不邁步,不邁步就永遠也不會走路;就是會走路了,在遭遇黑暗或障礙時難免還要摔跤,摔倒了還得爬起來再往前走。
生命有了裂縫,陽光很快就會照進來了!
3.
每個人都是從故鄉起步的。
故鄉的路就是老家的臉龐,叫人難忘。忘記故鄉的路,就無法去找尋自己的根。
4.
在擁護的道路上行走,你只管往前快步直行,不要去顧慮旁邊的人會碰撞你。因為你勇往直前,別人就會讓著你,也撞不到你的。
如果一味地讓著別人,你就永遠也走不快。
當然,總要去踩別人,你同樣快不了。
5.
老遠望見綠燈的人,抵達十字路口時往往趕上了紅燈,所以上路時望見紅燈也不必憂傷和著急。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吧,當你趕到十字路口時,可能恰好是綠燈呢!
在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會遭遇困難險阻,但這一切都會像紅綠燈一樣,有暗的時候也有亮的時候。
6.
當太陽照亮你的征途的時候,你別忘了昨天曾經從風雨中走過。同時,也要有點思想準備——明天也許還會遭遇風吹雨打。
既享受了陽光又歷經了風雨,這樣的人生會像大自然一般豐富多彩。
7.
出門辦事之前一定要看天氣,如果有可能下雨最好帶上自己的傘,否則,全身都會被淋濕的。
淋濕了全身,回家換衣服就可以了。然而,人生被淋濕了有衣服可換嗎?
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可能有衣服隨時可換,但可以做到有備無患。
8.
最想歇腳的時候,往往是最接近目標的時候。
牢騷最多的時候,往往是機會來臨的時候。
一味地發牢騷而不積極開拓進取,就是不負責任地放棄成功。
成功往往是在你嘆息的時候悄悄溜走的。
9.
機遇是偶然的,又不是偶然的。
機遇是在長期的堅持中“偶然”得來的。有充分的準備,才有偶然的機會。
漁翁不經常去海邊打魚,他有機會“得利”嗎?
10.
錯過一次機會,往往要耽誤三年五年。不明白錯過的原因,又可能耽誤三年五年。
十年前的春天,我錯過了季節沒有種一棵樹;十年后的今天,我該種樹了。我相信這就是機會,不能再錯過了。
11.
選擇不分季節,時時刻刻都在選擇;選擇不分感受,痛痛癢癢都要選擇。
選擇是人類生活中的大智慧。從來不去選擇的人也要選擇——選擇淘汰;總是不會選擇的人也要選擇——選擇后悔。
12.
一個有理智的人每時每刻都在選擇中前進,都在前進中拼搏,都在拼搏中選擇。
機遇的尾巴總是在選擇中被你牢牢抓住的。
13.
趕車一定要趕早。
如果你準時趕到,那么,你可以一路順風。
如果你早到了,那么,你可以從容地坐在屬于自己的位置上出發。
如果你來晚了,誤了一班車,那么,你就可能站站晚點了。
14.
如今開車的人多了,但更要記住開車與做人的道理:
要看清你的周圍,也要讓周圍都能看到你;你要保持清醒,但很難保證對面開車的也清醒;經常修好你的車,不要讓醫生來修理你,安全氣囊是一次性的,你也是;你是會超車的人,但絕不是超人。
15.
地球是圓的,因此,只要是路就會拐彎的;在這個世界上生活著,不走彎路的人是沒有的。
走了彎路的人很正常,從來不走彎路的人才奇怪——他可能天生就是個廢物。
16.
“堅持最后五分鐘”,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話。很多機遇都是在你難以承受期待心理極限的時候到來的。
當你不再指望好運的時候,好運就快要來看望你了。
17.
在國外,大人愛給小孩講這么一個故事:
一個修士不小心跌入了波濤洶涌的河里。他并不著急,堅信上帝一定會救他。
有人從岸邊經過,他想上帝一定會來救他的,于是沒喊救命。當河水把他沖到河中心時,他以發現前面有一根漂浮的木頭,但他想上帝一定會救他的,于是照樣在水中撲騰。最后他被淹死了。
死后,他來到了天堂,憤憤不平地質問上帝:“我是一位如此虔誠的傳教士,天天信你,你為什么不救我呢?”上帝奇怪地問:“我還奇怪呢!我給了你兩次機會,為什么你都沒有抓住?”
一個人如果不行動永遠也抓不住機會。
18.
裹足不前的人是沒有機會的,就像龜兔賽跑中的兔子。
埋頭趕路的人是會錯過機會的,就像在高速公路上飛馳的車,方向錯了,速度再快也到不了目的地。方向錯了,停止就對了。
19.
我們居住的是星球,星球是圓滾滾的,看似走到了盡頭,其實是新的開始。
最快的腳步不是跨越,而是持續,最慢的步伐不是小步,而是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