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樓高四面風
- 武道十三樓
- 來去生
- 2045字
- 2019-01-29 21:56:19
朱明已經走到了九百九十八階,再有一步就可以踏上最高層了。
他的斬心一刀,已經在不斷的磨練中完善的差不多了。
他閉目沉思,雙手無意識的擺動,念頭越來越精純,直到某一刻,他揮出最后一刀。
連磨練武道的念頭都被一刀斬斷。
這種磨滅所有念頭的手法跟天人合一并不相同。
天人合一不是沒有念頭,而是念頭放一邊。
這斬心刀法,是直接將念頭斬滅,念頭時時刻刻產生千千萬萬,而這一刀斬斷所有念頭,好像時間被人截斷一瞬,讓人渾渾噩噩,什么也沒有想法。
武道爭斗,生死一瞬,這一瞬便分生死。
當朱明斬出那最完美的斬心一刀后,再無外物凝滯,壓力盡去。
他的心境甄至完美,好似獨立于世,又好似與萬物相合。
他不在停留,一步便走上了最后一層臺階。
無盡靈力倒灌,他盤腿而坐。
他的體內高樓,那玄武之前跑過的路線各個關隘開始大放光明。
青紫二色縈繞玄武周身。
石碑開始有符文演化,風雷二色之下,除玄武吞海術,龜雖壽外,又烙印下新的秘術,秘法風扶搖,以及剛剛領悟并完善的斬心一刀。
繁雜的銘文夾雜風雷雙氣,凝聚成二樓的地板。
朱明終于踏上了武道第二樓,觀山樓。
小樓觀山,秀色獨攬。
他與天地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與風更加親切,也能感受到天上雷霆的震動。
朱明睜開眼,他很開心,這么快就能筑成二樓,離小花又進了一步。
接下來除水磨功夫往三樓走的時候,還得找來風雷屬的天地奇物了。
此時除了靠機緣外,還得和魏東凰好好商量商量。
他還有好多疑問要找魏東凰詢問,譬如為何風扶搖和斬心一刀能夠烙印在石碑上,為何大辟風刀法,輕重緩急刀就刻不上呢?
此時,山體一震,天地元氣在他面前集結,形成了一個翠綠色的小葫蘆。
朱明知道,這就是九百九十九層的機緣了。
他伸手拿住這個葫蘆,比巴掌略大,卻有些壓手,重量不輕。
葫蘆翠綠無雜色,只在底部,有朱砂色印章,刻著災殃二字。
朱明搖了搖,什么聲音也沒有,他也不知道此葫蘆有何用,也只好將葫蘆掛在腰間。
左側掛刀,右邊葫蘆。
倒是有些俠士的樣子。
他轉身看了看月芽兒,看到她目瞪口呆的樣子,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拱了拱手。
也看到了正在拾階而上的李思凡。
二人平靜的相視一眼,朱明并未有太多情緒流落,對李思凡,朱明從來未將他放在心上,甚至有一絲喜歡,畢竟散財嘛。
恰好也看到飛白剛剛走上了九百零一層。
果然,飛白也是極為不凡的,他感慨一下,就跳出了石階,去了第三層。
李思凡看著朱明的背影,青筋暴起,但是面容卻未有表情。
他自言自語道:“這就是讓你心結難解的那個少年么,倒也不凡,雖然才剛剛筑成二樓,可他一樓的高度,頂你三樓都不止,且坐地極大,似乎囊括天下,風雷相生,念頭純凈,你敗在他手上,倒也不冤。”
李思凡一邊走一邊說:“但是又如何,我既然拿了你的身體,你這一絲執念,我自然會替你解決。”
他走在石階上,竟似毫無壓力似的,他也不知在和誰說話:“你這底子打的太差了,明明是火屬三大體質的神火祝融,卻打的像個小碳爐子一樣,我得廢了重來。”
嘟嘟囔囔的,就那么隨意的走到了九百九十九層,又走回了九百九十七層,驚掉了月芽兒的下巴。
李思凡說道:“災殃葫蘆被拿走了,功德金蓮也被拿走了,那么只好帶走你了。”
他看著手里一柄火紅長劍,刻著南明二字的長劍,嘆了一口氣:“又不是真的南明劍,將就著用吧。”
月芽兒看著李思凡挑落的身影,嘴巴久久不能合上,朱明正如魏東凰所料走到了最后一層,這個什么李思凡居然也能走到最后一層,山河劍派有這般弟子為何一直名聲不顯?
她想不明白,只好不去理會,自己跳下了石階,去尋那丁方去了,她想不明白的問題,丁方一定能想明白。
朱明心知喬穗兒無礙后,便不再擔心,他自從拿到災殃葫蘆后,總覺得有什么東西在吸引自己,他順著那一絲感應慢慢的走了下去。
這一路,極為荒涼,靈氣的充沛程度,還不如下一層。
他走過了一條長河,翻過了一座大山,穿過了一個山洞,越過了一片海洋。
最后他看到一個熟人,魏東凰!
朱明大喜,喊了聲:”大黃!你怎么在這!“
魏東凰笑了:“等你唄。”
朱明有無數話想跟魏東凰說,卻被魏東凰擋了下來:“咱一會再聊別的,有個重要的事要解決。”
朱明疑惑的看向魏東凰。
“老朱啊,你有沒有覺得自三樓以后,靈氣匱乏的十分厲害?”
朱明點了點頭說道:“確實是這樣,這也是我想問的其中一個問題。”
魏東凰道:“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
“什么?”
“這樓可能是破的。”
朱明不解,魏東凰解釋道:“我以為這樓可能是樓主和別人爭斗時,被人打碎了上幾樓的墻壁。造成上幾樓靈氣流失。”
朱明一愣:“這,倒也是極有可能的。”
“所以樓雖然未塌,還是十一樓,但是上幾樓的墻壁可能塌了不少,存不了靈氣了。”
朱明點點頭:“那么我們接下來要做什么?”
魏東凰道:“還能怎么辦,先走著唄,走到底就知道到底是什么情況了。”
魏東凰的臉上極為期待,二人嘰嘰喳喳聊著就向最后幾層走去。
不僅是朱魏二人,還有先他們而來的吃心和尚,蘇慎言,丁方等人,跟在后面的月芽兒,李思凡,飛白等等,都開始察覺到這樓的不對勁來。
都在往最后一層前進。
許許多多的謎題,譬如樓主是誰,為何這后幾層靈氣如此匱乏等等,一切答案都在最后一層。
人在玉樓中,樓高四面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