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的同治是不是死于梅毒
同治皇帝是清朝一位短命的少年天子,在位時間并不長,卻有著一些傳奇故事。他幼年喪父,母親慈禧太后對他專制而嚴格,他卻有著少年的貪玩和叛逆。順治皇帝也是幼年即位,成長為一位聽話仁慈而且有一定能力的帝王,而同治更像是一個頑劣的少年。他不到20歲就重病死亡,其間種種,頗值得猜測。
同治6歲就成為皇帝,正值大清國風(fēng)雨飄搖的年代。可是一個6歲小兒能懂得什么呢?自然是對國事懵然無知,一切任憑兩位皇太后處置。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都不是那么有文化的人,不像當年的孝莊太后一樣慧眼獨具,她們二人的執(zhí)政當然沒有什么建樹,國家只能艱難前行。

同治帝
兩位太后對國家的影響且不論,她們對于同治皇帝的成長更有著重要作用。一般對于皇子的培養(yǎng)都是由皇帝親自督促的,同治幼年喪父,他性格與學(xué)識的培養(yǎng)只能靠這兩位沒什么文化的太后了。她們也并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尤其是慈禧太后,基本上就是一手遮天,不理會孩子的需求與愿望,嚴厲地要求兒子一切都聽從自己。
要知道,同治雖然做了皇帝,可他畢竟還只是一個孩子,和其他任何孩子一樣需要無憂無慮的童年,但是他過早地承受了作為一個皇帝的壓力,從沒有得到過快樂的童年。到了青少年時代,他的叛逆開始顯現(xiàn)了。
他本來在宮中的生活就窮極無聊,每天要讀書學(xué)習(xí),而他對讀書又沒有太多興趣,總想著能怎么找點樂子。當時他有一個伴讀,是恭親王的兒子載澄,二人從小一起玩耍。載澄不是皇帝,總能在京城各個地方游蕩,見同治實在無聊,玩的一些游戲也是沒什么大意思,就對他說:“宮里太悶了,我?guī)闳m外玩玩,好不好?”同治帝自然求之不得,喬裝改扮跟他出了宮。京城里熱鬧的街市使同治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回去后還經(jīng)常央求載澄帶他出去。然而作為皇帝,出入畢竟相當困難,他們只能更多時候在晚上偷溜出去。晚上能找樂子的地方還有哪里呢?自然就是煙花場所了。到底是青少年男子,到了那種地方就樂不思蜀,同治帝和載澄常常在夜間跑到妓院尋歡作樂。雖然認識同治皇帝的人不多,但難保大臣也會到青樓楚館消遣,而且載澄也是京城里有名的公子,所以他們從不敢到有名的大妓院去,只能尋找一些偏僻的小妓院。這些地方的衛(wèi)生條件不敢恭維,到這里的客人也是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有,他們?nèi)サ拇螖?shù)太多,就在這些地方染上了梅毒之疾。
這當然都是野史傳說,清廷可不會承認皇帝去煙花柳巷結(jié)果染上了病。但是,同治與恭親王的一次交鋒,卻也許證實了這些傳聞。當時慈禧太后過壽,同治想要重修圓明園,被恭親王駁回。同治很不高興,堅持要重修,恭親王就拿出同治逛窯子的事來威脅,同治一下滅了火。同行的載澄是恭親王的兒子,由于載澄得了梅毒,不能再隱瞞,恭親王一定是知道了實情。載澄死得比同治還要早,王孫公子就這么交待了性命。
同治得的是不是梅毒,現(xiàn)在已無法查證。官方的資料是說,他得了天花而死。據(jù)記載他的天花本來已經(jīng)快要治愈,但有一天晚上慈禧與皇后發(fā)生沖突,同治受驚嚇而死。同治帝選后時,慈禧看中了鳳秀之女,她長得非常漂亮,但是舉止輕佻,同治和慈安太后都不喜歡她;而另一位候選人崇綺之女,世代為官,父親曾是狀元,雖然容貌不那么出眾,卻端莊嫻雅。兩宮太后在選后的問題上發(fā)生了矛盾,最后讓同治自己抉擇,同治選擇了崇綺之女阿魯特氏為皇后。對此慈禧非常不滿,要求封鳳秀之女為慧妃,在皇帝大婚之后常常阻撓他與皇后同床,并且逼迫他多寵幸慧妃。同治出天花時皇后前去看望,慈禧聽到了二人的對話而大怒,扯著皇后的頭發(fā)把她揪出,要動杖刑,同治因此一下子病情加重,當夜就崩逝了。他死后,慈禧逼著皇后阿魯特氏自縊了。
雖說因得了天花而死這種說法很說得過去,但是一夜而逝到底有些蹊蹺,對于皇家來說梅毒實在是難以說出口的。只可憐年紀輕輕的同治皇帝還沒完全長成就一命嗚呼,不過這對于他來說倒也未必不是好事。慈禧太后只有這么一個骨肉,她一定會恨鐵不成鋼,大概想不到這或許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