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成宗如何使得西北諸王最后歸順
孛兒只斤·鐵穆耳是元朝第二位皇帝,廟號成宗,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之孫、太子孛兒只斤·真金之子。其父死后,他于至元三十年(1293年)被封為皇太孫,第二年即皇帝位。在他統治期間,專力整頓國內軍政,限制諸王勢力,減免部分賦稅,使社會矛盾暫時有所緩和。同時,發兵擊敗西北叛王海都、篤哇等,篤哇、察八兒歸附,使西北長期動亂的局面有所改觀。

元成宗孛兒只斤·鐵穆耳畫像
年幼時的鐵穆耳是個嗜吃狂。忽必烈為了督促他節制飲食,曾三次杖打這個孫子。同時派數名御醫日夜監視他,只要覺得他吃夠了,立刻擊杖兩聲以為號,鐵穆耳就不能再狂吃。正值節食難受之時,有個回回人來了,他自稱有神仙“甜水”能讓鐵穆耳的肚子舒服,這位皇孫信以為真,隨此人來到一個裝潢精美的浴室。蒸洗完畢,回回人引他到一個金籠頭前,事先置美酒于其中,鐵穆耳一頓酣飲。從此,鐵穆耳天天以酒當水,節食很有成效,卻成了個不可救藥的酒精上癮者。過了好幾年,忽必烈見這個皇孫日漸消瘦,才得知回回人誘引他喝酒成癮的秘密,暗中派人劫殺了此人。但是,青年鐵穆耳的酒癮一發不可收拾。但奇怪的是,鐵穆耳繼位后,痛自誡厲,完全戒酒,至死也沒再喝一口。
早在忽必烈與其弟阿里不哥爭位時,窩闊臺大汗的孫子海都就站在阿里不哥一邊。1266年,阿里不哥戰敗后被忽必烈毒死,海都領兵還歸于其位于葉密立河流域的封地,并廣結術赤諸后王,于1268年與忽必烈再次開戰。所以,忽必烈在滅南宋過程中數次以天熱為名要伯顏等人駐兵,實際上最大的憂慮恰恰是害怕海都大舉入侵。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忽必烈難洗失敗之恥罷征日本,也是因為他的心腹之患海都在北方覬覦帝國邊境所致。
為了分化海都等西北諸王,忽必烈冊封八剌為察合臺汗國大汗,想讓他們火拼。果然,這兩個蒙古王爺大打出手,開始海都遭伏大敗,但他聯合術赤諸后王共擊八剌,八剌反敗。不得已之下,八剌與海都結盟,這樣一來,察合臺汗國實際上歸于海都控制之下。
八剌死后,捏古伯繼位為汗,他雖為海都授立,但心中不服海都,忽然挑起戰端。海都起兵相迎,殺掉捏古伯,立八剌之子篤哇為察合臺汗國的大汗。日后,雙方聯合術赤諸后王,時時侵擾大元朝的北方邊境。
1297年,欽察王子土土哈病死,其子床兀兒好戰,率軍與海都和篤哇等人打個不停,但最終被海都等人擊敗。乘勝憑勢,篤哇又侵元境,俘虜并殺掉了忽必烈的女婿闊里古思。
繼位不久的元成宗聽聞此事,決定御駕親征。其母后闊闊真認為海都等人距大都遙遠,親征要花一兩年時間,其間恐內地生亂。在她的勸說下,元成宗才打消親征的念頭。就在元成宗郁悶之間,先前一直與忽必烈為敵的藥不忽兒等三個王爺,率萬余人投附大元朝,并自告奮勇要帶兵去打篤哇和海都。元成宗大喜,忙派人送去軍需物資讓這幾個人為自己打頭陣。這幾人昔日與篤哇等人是同盟軍,不僅熟悉地形,又深知對方行軍布陣的規律,一出手就把篤哇打得大敗,并生擒了其妹夫。
聞訊大怒的海都立即召集包括察合臺大汗篤哇在內共40個蒙古王爺,提兵數十萬殺向大元邊境。不料,海都此行,反而成就了元成宗的侄子海山。海山年紀雖輕,但臨危不亂,督五部元軍予以海都聯軍迎頭痛擊,在1301年秋天于哈拉和林與塔米爾等地大敗敵軍。身受重傷的海都在退軍途中死去。
有關海山的大勝,中外史書記載不一,多有存疑。《元史》中大肆宣揚海山這位日后皇帝的勝利,但西亞等地史書記載雙方交戰實際上不分勝負,最后是經談判達成“和議”,海都還撈得不少便宜,向元軍勒索了無數金寶興高采烈而還。半途得上傳染病,這才一命歸西。而且,海都一生中打過41場大戰,基本上場場皆勝,是忽必烈的一大噩夢。
海都人死,西北諸王心也涼了。篤哇從海都10個兒子中擁戴察八兒為大汗,繼承窩闊臺汗國的事業。知道自己打不過大元的篤哇,勸察八兒及諸王與元朝講和,共同遣使表示臣服,承認鐵穆耳的蒙古宗主地位。
由此,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以及統治波斯廣大地區的伊兒汗國和統治今天俄羅斯地區的金帳汗國,均表示擁戴元成宗。這樣一來,整個蒙古諸王族在形式上又重得統一。
不久,篤哇與察八兒二人因利益不和,兵戎相見。元成宗自然偏向篤哇,雙方合兵,把察八兒打得窮蹙投降。篤哇雖未殺察八兒,但昔日的窩闊臺汗國至此已全歸察合臺汗國域中。1306年,篤哇病死,其子寬阇繼位,一年半后也病死,汗位被察合臺的一個后裔塔里忽所奪。沒過多久,塔里忽被忠于篤哇的舊臣刺死,眾人擁篤哇幼子怯伯為大汗。見內亂迭起,察八兒又聯合海都系諸王來攻,最終反被察合臺系諸王打敗。正是由于窩闊臺、察合臺兩系諸王之間的廝殺,河中地區長年血戰,不得安寧。與之相較,元成宗統治下的大元朝要相對穩定得多。
總之,其他幾個蒙古汗國汗王之間相互斗爭,對大元朝皇帝最有利。如此,元成宗可以揚此抑彼,坐山觀虎斗。此真帝王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