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昭侯為何要用破褲子來獎勵功臣
韓昭侯是個萬人敬仰的君王,他擁有著“取之如錙銖,用之如泥沙”的金銀珠寶,駕馭著數以百萬計的文臣武將、黎民百姓,掌控著整個國家的生殺予奪大權……但是,他竟然吝嗇一條自己穿過的破褲子。他還費盡心機讓內侍將這條破褲子好好地收藏起來。更令人不解的是,他還將這條破褲子獎賞給立了功勛的大臣,是這條褲子有著“珍珠汗衫”般的用處,還是韓昭侯是個極為小氣的吝嗇鬼呢?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里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昭侯有弊褲,命藏之。侍者曰:“君亦不仁者矣,不賜左右而藏之!”昭侯曰:“吾聞明主愛一顰一笑,顰有為顰,笑有為笑。今褲豈特顰笑哉!吾必待有功者。”解釋成現在的話說就是:“韓昭侯的褲子破了,他命令內侍把它收藏起來。內侍有些不解地問道:‘大王,您也太吝嗇、太不仁慈了吧?像這樣一條破褲子,您不將它順手賜給我們這樣的下屬,反而讓我們把它整理整理收藏起來!這……這似乎也太沒有必要了!’昭侯應道:‘寡人常聽說賢明的君主對一皺眉、一微笑這樣的小事都非常在意。他們要在該皺眉頭的時候才皺眉,該微笑的時候才微笑。對這條破褲子的處理不就和皺眉微笑一樣嗎,也應該謹慎小心才是!我把它藏起來,等到將來獎賞有功之人時再用啊!'”
一條破褲子,為何就能用來作為君王對臣子的賞賚用品呢?只是由于它是君王的御用品嗎?一件御用衣服,無非就是做工精致些、用料考究些而已,韓昭侯為何就認定它可以做賞賚用品呢?并非是由于韓昭侯太過于小氣、吝嗇,而是因為他深明眾臣工的心理。哪怕就是一張草紙,只要是皇帝賞給的,就表示君王對臣子無限的信任和抬愛。那么,這條君王穿過的褲子不就更有“價值”了嗎?所以說,韓昭侯這個人并不小氣吝嗇。如果金錢、美色、房產地契等等任何東西能打動臣子的心,讓臣子死心塌地履行職責、講究禮儀和遵守規范,為自己的統治服務,韓昭侯這樣的圣明君主都會不惜一切代價的。只是,韓昭侯知道,一條破褲子比什么金錢、美色、房產地契等都有分量而已。

戰國時期服飾
那為什么韓昭侯會洞悉其中的奧秘呢?其實,這并非是什么高深的學問,答案極為簡單,幾乎所有的奴隸社會,臣子都有著對王權的崇拜以及得到統治者青睞的虛榮。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有著皇帝夢、皇帝情結,他們羨慕皇帝的堂上一呼,階下百諾;他們艷羨皇帝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然而,想要取而代之的能有幾人,除了有數的幾個人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大丈夫當如是焉”的宣言,然后又付之行動外,其余的人都知“天命不可違”,只有唯唯諾諾地做統治者手下的順民而已。雖然做了順民,但是他們還是有著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于是他們只有向君王討好獻媚,嬴得君王的封賞,這樣一來,相對美好的生活也就到來了。
當然,除了對權利的崇拜,還有虛榮這個東西在作怪!
虛榮,這個人類尊嚴的殘酷殺手,當它一旦在具有奴性的人群身體內安營扎寨時,就會促使人們做出一系列荒唐透頂、啼笑皆非的舉動和事情來。這些事情有的讓人嘆為觀止,有的讓人拍案叫絕,還有的讓人目瞪口呆。在虛榮心的驅使下,人們以得到君王的垂青為尊貴,而那些不能得到皇恩親撫的人們也會以得到君王御用的東西、穿戴的衣物為榮,甚至在一些人眼里,皇帝拉的大便也許都是香的呢!正因為如此,韓昭侯的一條破褲子,就足以讓得到它的臣子們感到虛榮了!
有了這條御賜并且是御用的破褲子,臣子就可以在眾同僚中顯擺他“圣眷正隆”,君王對他有著極高的青睞和信任。可別小瞧這小小的顯擺,這顯擺有時就是護身符,就是尚方寶劍!有了這小小的顯擺,就是在告訴同僚百官們,“我是君王的人!”不要把我卷進文武百官之間的黨爭;不要隨隨便便地降黜我;有了好的加官晉爵的機會要優先考慮我;甚至要適當地拍一拍我的馬屁——因為,我是君王的人!試想,把君王的人照顧、伺候好了,不就等于把君王也照顧、伺候好了嗎?再說,如果我們這些“君王的人”在君王面前美言幾句的話,你們的仕途、俸祿不也就大大地提升了嗎?相反,如果你們沒有把我們這些“君王的人”照顧好,那我們稍稍在君王面前“扇扇風、點點火”的話,你們的仕途也就玩完了!
以上是“一條破褲子”在文武百官中的作用。若是將這條破褲子拿到民間,就更有它的威懾力了。無論大商人、小販子還是平頭百姓、無業游民,都得對這條破褲子的擁有者頂禮膜拜,最好不時地上一上供,送些良田美宅、山珍海味、小廝美女之類的。這樣一來,破褲子的擁有者就不會找他們的麻煩了。
一條破褲子使得擁有者在官和民兩道之間都一馬平趟、無人敢惹,這也就充分地體現了破褲子的莫大作用了。
千載以來,許多人在史書中讀到韓昭侯吝嗇一條破褲子時,都對這個萬圣之尊報以瞧不起的一笑,以為這個君王成不了什么大事業,早晚得亡國。可實不知韓昭侯是在運用高超的領導藝術,他利用人們對國君的崇拜心理,巧妙地把自己的破褲子變“廢”為“寶”,并以此激勵臣子為國家建功立業。
往事已矣,今人讀之,不亦有所收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