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趙武靈王倡導“胡服運動”是審美需要嗎

中國的傳統服飾和現如今的服飾到底有多大區別?在戰國時,趙武靈王為何要將傳統峨冠博帶、寬袍大袖的服飾改為胡人(當時對西北少數民族的稱謂)的上褶下袴、短小打扮的服飾?是因為胡人的衣服、裝飾要比中原傳統衣著服飾更具有審美價值嗎?抑或是趙武靈王還有著其他方面的目的?


趙武靈王名叫趙雍,是戰國時期比較有作為的國君之一。作為“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所處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東北面是實力雄厚的東胡部落以及同樣是“戰國七雄”之一的燕國;東面與中山國和齊國相接壤;南面和西面與衛、韓、魏三國交界;北面與林胡(古時位于今內蒙古南部、河北北部以及遼寧一部分)、樓煩(位于今山西的西北部)兩部落接壤。也就是說,趙國就是在數個敵對國的包圍當中。

面對這樣的戰略位置,趙國的歷代君主都有些“四面楚歌”的擔憂。趙武靈王在位時,隨著當時各國兼并戰爭的愈演愈烈,趙國雖然有時也能夠戰勝一些小的國家和部落,但是在和一些大的國家,尤其是“戰國七雄”中國家的戰爭中,就經常會被打敗,有時甚至統軍將帥被擒、重要城池被占。長此以往,趙國的錦繡河山將易主更名。為此,趙武靈王吃喝不下、憂心忡忡……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此時,趙國北方的胡人部落又發起了對趙國的侵略行動。雖然他們沒有和趙國發生大的戰爭,但小的、游擊式的小股騎兵接連對趙國的邊境進行騷擾。由于這些胡人都是“馬背上的民族”,他們騎在馬上,機動靈活,而且胡人都是身穿短衣、長褲,上馬下馬異常方便迅捷;開弓射箭也是運用自如。趙國的軍隊不勝其擾,多次對其進行大規模的剿殺,但是都被機動靈活、迅猛敏捷的胡人騎兵輕而易舉地化解了。趙國軍隊上到將軍元帥、下到士兵小校,一提起胡人都十分頭痛。

戰國時期的漢族女子的服飾

這一天,趙武靈王突然傳下旨意,要求趙國軍民人等都要學習胡人的衣著服飾,并美其名曰“胡服運動”。胡服形制為上褶下袴(褶,類似于馬褂;袴,類似于長褲),另外還有貂蟬為飾的冠,金鉤為飾的具帶,足下穿行動方面的靴子,等等。

這“胡服運動”的消息一經傳出,全國上下一片嘩然。要知道,在中原人固有的思想中,“華夷有別”、“華夷之分大如天”等等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他們認為只有中原文化(大到政治、文化,小到飲食、服飾)才是高級的文化,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落后的、不文明的,甚至還是野蠻的。于是,朝野上下議論紛紛,都說趙武靈王是糊涂了,是被胡人的騷擾嚇破膽了,更有甚者說趙武靈王不久就會歸順東胡了。這樣一來,“胡服運動”的開展自然就遭到了阻力。

大臣們紛紛上書,要求君主打消更易胡服的念頭,并從不同方面洋洋灑灑地論述了漢服的美觀大方,還有人說服裝改革,廢棄祖上傳下來的傳統服制,穿用北方胡人的衣裝,就是對祖宗的大不敬,是大逆不道的。但趙武靈王也不示弱,力排眾議,說出了傳統漢服的種種不便,也宣傳了胡服的種種好處,并提出,開展“胡服運動”并非是為了好看美觀,而是為了方便騎射,便于將士們在沙場上作戰。因為趙國的軍隊雖然武器比胡人精良,但是大多數是步兵和兵車混合編制的隊伍。特別是官兵在服飾上都是身穿寬衣大袖的長袍,甲胄笨重,結扎繁瑣,騎馬很不方便,就更別提在馬上開弓放箭了。如果不在服飾上進行大膽的改革,照此下去,國將不國、家將不家。如果真的到了那步田地,中原的優秀文化將消失殆盡,祖宗祠堂將被人拆毀,妻子兒女也將成為人家的奴仆,那不是更不孝、更大逆不道嗎?

經過趙武靈王雄辯滔滔、力排眾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力陳趙國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當時危急存亡的嚴峻形勢,終于使反對易服的朝臣消除了保守觀念,同意改穿胡服。與此同時,趙武靈王還毅然決定仿效胡人的騎兵,在趙國軍隊組建戰斗力強大而靈活機動的騎兵部隊,并令將軍士卒們都要學習騎馬、射箭。

胡服騎射正式開展之后,趙武靈王為了鼓勵這項運動的順利進行,規定趙國的高級軍事將領主要從騎兵中產生,或者至少要有在騎兵部隊服役過的經歷。這樣一來,由于騎兵的待遇極好,并且有著較好的發展前途,百姓們都希望自己家里能夠出一個優秀的騎兵,最好將來能成為一名高級騎兵將領。于是,趙人養馬蔚然成風。騎兵的裝備復雜,一個騎兵必須要有兩匹馬,而且要用特制的騎兵弓,配備不同用途的箭(如羽箭、雕翎箭、月牙箭、狼牙箭等等),有的還要有長刀和短刀,以備不同用途之需。夜里御寒的皮蓬和長途奔襲的口糧和水更是必不可少的東西。為騎兵服務的人員也很多,有負責養馬的,負責收集草料的,還有給馬看病的。不但如此,趙國國內的馬匹還都建立了“馬籍”,這樣便于國家對全國騎戰潛能的掌握和調用。

騎兵的武器裝備主要由雇傭的胡人工匠負責生產。騎兵用具中有大量的皮革制品,對牛羊的需求很大。趙武靈王鼓勵百姓向胡人學習與放牧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這樣既有利于趙國多種經濟方式的發展,也為騎兵提供了相對充足的軍事用品供給。由于趙武靈王對胡人文化的大量吸取,許多胡人也紛紛投靠趙國,使趙國在胡人歌舞、胡人醫藥、胡人服飾、胡人語言等方面有了較好的發展,也為中華民族的大融合、大交流做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

經過“胡服騎射”之后,趙國軍隊的戰斗力一下子就提高了許多,這使得趙國在戰火連天的兼并戰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也成了戰國七雄之中少數能和實力強大的秦國相抗衡的國家之一。

清末名人梁啟超曾把“黃帝以后第一偉人”的桂冠送給了趙武靈王。因為漢族自古以來在與外族的戰爭中,大多是十戰九敗,而提倡“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卻是能扭轉敗局的君主之一。梁啟超還說,“其最足為吾儕子孫矜式者,惟趙武靈!”誠然斯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县| 海安县| 浦江县| 根河市| 高台县| 石林| 綦江县| 贞丰县| 肥东县| 清河县| 昭平县| 都兰县| 恭城| 新巴尔虎左旗| 嘉峪关市| 塘沽区| 江津市| 昌黎县| 保靖县| 北安市| 绥芬河市| 岳阳市| 丰顺县| 道孚县| 伊宁市| 万载县| 双柏县| 普兰县| 泸定县| 大港区| 镇平县| 敦煌市| 新巴尔虎右旗| 策勒县| 玛沁县| 长子县| 阿图什市| 舟曲县| 巧家县| 明光市| 绥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