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春秋三百年
- 諸葛文編著
- 2142字
- 2019-03-15 13:54:31
費盡心機的驪姬為什么投湖自殺
歷史上的晉獻公稱得上是一位能干的君主。他內平禍亂,外拓疆土,使晉國空前強大起來。晚年的晉獻公溺于酒色,親手制造變亂,禍及三個兒子、一個孫子、十幾位大臣。雖然在外流亡十九年的公子重耳回國即位,城濮一戰而成為中原侯國,使晉國登上霸主的寶座,但這場延續三十年的變亂卻使晉國遭到極大的損失。在這其中,到底有什么鮮為人知的緣由呢?
年少的周成王在即位之初,因為一句“桐葉封弟”的戲言,不得不將弟弟叔虞封于唐。后來,叔虞的兒子改唐為晉。春秋初年,晉國君權微弱,而國君的同宗大族曲沃莊伯及其子曲沃武公力量卻很強大。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滅晉,盡有晉地。次年,周命曲沃武公為晉侯,號晉武公。公元前677年,晉武公死,子詭諸立,是為晉獻公。
公元前672年,晉獻公決定攻打驪戎。出兵征戰之前,負責占卜的史官史蘇對晉獻公說此次攻打驪戎是“勝而不吉”,勸說晉獻公停止攻伐。但晉獻公堅持出兵,結果還真的打了勝仗,并俘獲了驪戎最漂亮的美女驪姬和她的妹妹少姬。
當這帶有異域風味的美女驪姬被帶到面前時,晉獻公立刻被吸引住了。她如花似玉、別具風情的面容,她深邃明亮、透出野性的大眼睛,她纖細如楊似柳的腰肢,自有一種打動人心的美麗,又有一種勾人魂魄的魅力。面對如此動人心魄的美女,晉獻公早已神不守舍,只是草草地應付一下,便宣布退朝了。接下來的一夜云雨,百般恩愛,奠定了驪姬在晉獻公心中別人無法取代的地位。
不久,驪姬生下一子,取名奚齊,少姬也生下一子,取名卓子。
這驪姬不僅人長得嬌美異常,而且聰明穎慧,頗有心機。她心里恨不得馬上立奚齊為太子,但她估量形勢,覺得對自己不利,因為申生做太子時日已久,無故廢立,群臣不服,再說申生與重耳、夷吾相友愛,三公子各有黨羽,申生地位難以動搖。于是,驪姬騙得晉獻公的信任,暗地里卻離間三公子,削弱申生的力量。她派梁五說服晉獻公讓太子申生前去防衛曲沃,派重耳、夷吾去防守蒲城、屈城這樣的邊疆重鎮。這樣就斷絕了太子和晉獻公的消息,接下來就是除掉這兄弟三人。

叔虞祠
不久,傳來了晉國北部邊疆遭到北狄入侵的消息。驪姬趕快說服晉獻公派申生前去迎敵。并暗中使人給他派一些老弱殘兵去,希望申生戰敗被殺。然而,由于北狄入侵規模不大,申生沒費什么勁就把敵人趕跑了。
聽說申生得勝而歸,驪姬又氣又惱,深思熟慮之后,她又想出了一條毒計。于是,驪姬對晉獻公建議召回太子,照料年事已高的晉獻公。接到父親命令后,孝順的申生立刻返京,入宮拜見父親和驪姬。驪姬設宴款待,請申生相陪,游園觀花。申生雖覺欠妥,但不愿有悖后母之意,只好違心答應。
當天晚上,驪姬向晉獻公哭訴,說太子酒后無禮,對她動手動腳。見晉獻公半信半疑,驪姬于是讓他第二天去花園的臺上暗中觀察。
次日天明,晉獻公自去花園樹林中的高臺上隱身,驪姬悄悄在發髻上抹了不少蜂蜜來到花園。早已恭候在門前的申生陪著驪姬慢慢移步,此時,盤旋在花蕊上的蜂蝶聞到蜜香,紛紛離開盛開的鮮花,圍著驪姬飛舞。驪姬神色惶然,往申生的身邊靠了靠,吩咐太子替她趕走蜂蝶,申生不敢怠慢,舉起寬大的衣袖,前后轟趕著。
申生轟趕蜂蝶時,驪姬故意左右躲閃。晉獻公遠遠望見,真的以為太子要擁抱驪姬,頓時火冒三丈,立即就要下令處死申生。驪姬見狀,連忙跪下相勸:“太子是我請到宮中來的,要是為了此事殺了他,別人還以為是我害了他。何況宮中曖昧之事,難以說清,此事若是傳了出去,非但大王不光彩,還是暫且饒了他吧。”晉獻公覺得言之有理,只好忍下這口氣,但還是把申生趕回了曲沃。
回到曲沃,申生正為不知因為何事惹怒父王而迷惑不解時,忽有使者傳來驪姬的口諭,說是夢見已故申生之母齊姜向她哭訴“缺衣少食”,讓太子趕快祭祀。于是,申生就在曲沃的宗廟里祭祀,恭敬虔誠地祭祀了母親。事后,又按照當時的禮節,派專人把祭祀的酒肉送到京城一些,給親人們分享。申生的使者抵達京城時,適逢晉獻公出獵,六天之后才回來。驪姬向晉獻公稟報了太子申生祭祀齊姜的事,并說:“有胙肉美酒,以待大王。”此時,晉獻公由于旅途勞頓,又饑又渴,拿起一塊胙肉就要吃。驪姬連忙勸阻說:“從外面送來的東西,可要當心,別吃壞肚子。”晉獻公覺得夫人對自己真是關心,順手把手里的胙肉扔給了獵狗。獵狗叼起胙肉,幾口吞進,眨眼間四腳朝天,口吐白沫死了。
晉獻公怒不可遏,以“申生下毒,謀逆君父”治申生的罪,派梁五、東關五率兵車二百乘,討伐曲沃。老國舅狐突聞訊,連忙派人前往曲沃送信。申生接到信,雖覺得冤枉,但他決心自殺以明心志。于是大哭一場,北向跪拜,自縊而死。
梁五、東關五把太子傅杜原款押回京城,杜原款舉臂大呼太子冤枉,然后以頭碰柱,腦漿迸裂而死。群臣見了,無不流淚。
驪姬害死了申生,已經實現了奪嗣之計,可她并未就此罷手。不久,她又故伎重演,向晉獻公屢進讒言,迫使重耳、夷吾出奔他國。這樣,宮室中再也沒人能與奚齊爭位。于是,晉獻公立奚齊為太子,驪姬終于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奚齊被立為太子的這年秋天,晉獻公去世,荀息擁立年僅十一歲的奚齊為君。奚齊在為晉獻公吊孝的時候被衛士殺死。葬禮結束后,荀息又擁立九歲的卓子為國君,不久又被人摔死。
驪姬絞盡腦汁坑害別人,到頭來卻是連年輕的生命也未能保全。眼見大勢已去,自家性命難保,終于狠下心來,投湖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