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金融化”能帶來財富嗎?
- 失序的金融
- 陳思進
- 3121字
- 2019-01-07 10:08:13
耶魯大學陳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邏輯》一書,其主題就是要使財富“金融化”,也就是將石油、煤炭和人力資源等財富,轉變為貨幣或金融產品的形式在市場上流通、交易。按陳教授陳述的邏輯,一個社會富裕與否,并不在于財富的多寡,而在于是否將這些財富貨幣化或資本化,即“金融化”;財富“金融化”的程度越高,社會就越富裕,否則即使有財富,也只能是“窮人”。例如當今世界,美國的“金融化”程度比較高,所以相對其他國家更富裕;而中國的“金融化”程度還不夠高,因而就不太富裕。
我們必須認清一個事實,社會財富是靠實體經濟創造的,“金融化”充其量只能促進社會財富生產或創造的順暢進行,其活動本身并不生產或創造社會財富。因此,“金融化”被夸大到可以替代整個市場經濟體系,并生成社會財富的所有環節一說,是非??尚Φ?。人們就是“金融化”得再狠些,也無法“化”出衣服、糧食、房子和汽車。最重要的一點,“金融化”的無限擴張必然會帶來資產泡沫,導致社會沖突,最終引發金融危機。從以往的南美、日本、東南亞的金融風暴,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以及冰島、迪拜和2010年前后希臘的債務危機,一次次清楚地向世人證明了過度“金融化”所帶來的后果,充分說明了過度“金融化”對全球的危害。
金融說到底只是服務業,創造出來的最多只是“虛擬財富”。雖然當今美國依靠“金融化”無邊界地進行擴張,造就了巴菲特、索羅斯等金融巨鱷,使整個美國“富?!钡檬窡o前例,但說到底這都是華爾街站在金融金字塔的最上端,依靠美元的特殊地位造就的,其他國家根本無法復制。
根據圣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公布的美聯儲經濟數據,2017年美國的財政赤字、欠債金額的最新數據已達到天文數字,總債務(公司債務+私人債務+國債)共計約67.8萬億美元,平均每個美國人欠20.8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的話人人都是百萬“負”翁。而聯邦國債已近21萬億美元,每年單支付利息就要用去財政收入一半以上,眼看將無以為繼。難怪連一向“護犢子”的標普也不得不有史以來首次下調對美國國債的評級展望。
這就是“金融化”的結果。就連美國前總統奧巴馬都公開承認,目前的赤字消費將“無以為繼,我們必須為借貸付出利息,那就意味著我們在用我們子孫的未來做抵押,讓他們還更多的債……”
華爾街不惜一切代價所推動的是一種金融體系,但更是一種壟斷的權力體系。當人們對以金錢作為中介的依賴越來越嚴重時,那些握有權柄的人就越來越樂于創造金錢,并濫用這種權力來決定誰能得到金錢。依靠這一體系創造的并不是社會的真正財富,而是海市蜃樓,美國和迪拜的房市泡沫就是最好的例證。
那些參與“締造財富”的金融機構的權貴們,用金融資產搭建了一座債務金字塔,用光怪陸離的衍生證券,在杠桿的作用下,將“財富”魔術般地變了出來,然后以虛擬的超額利潤,收取超高額的管理費,制造了一個個完美的龐氏騙局——不斷用后來之人的錢,去填補前面的窟窿。當借款人開始拖欠債務或者無法償付貸款時,泡沫破滅,“財富消失”,債務金字塔瞬即崩潰。而站立在金字塔頂端“締造財富”的魔術大師,早就把底層進場的財富裝進腰包開溜了,留下一片殘垣廢墟(無法償付的債務黑洞)。
對華爾街放松管制,使人聯想起大海被冒險家和武裝船隊統治的時代。想當年,國王授予海盜法律豁免權,以換取應得的一份戰利品。實際上“冒險家”是海盜的另一個富有色彩的名字,即徹底的自由主義者,他們為尋求個人財富制定自己的游戲規則,就像華爾街在自己的空間表現“自由市場”這一資本主義最完美的形式一樣;“武裝船隊”就是公開上市公司的前身,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外匯交易員、經紀人和投機財富的炒家就是當今的冒險家,華爾街銀行是武裝起來的船隊,經濟是他們的海洋,上市公司是他們用以掠奪財富的船只,紙殼子般華麗的金融體系是他們進行掠奪的武器,而國家則變成了他們的奴仆和監護人。
這種華爾街“金融化”模式根本就是鴉片,毒素已然侵蝕到個人、社會,乃至整個人類。因為華爾街的本質,就是利用復雜的交易擴大增厚財富的蛋糕(不管財富是否摻水),然后采用不道德的手法剝奪社會財富,以最大限度地擴大個人的金融收益,從而最大限度地加以攫取。
華爾街的“金融化”之所以不能成為一般邏輯而為他國所效仿,最特殊之處就在于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長期以來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使美國通過貨幣霸權大量地占有別國的資源、商品和勞務。更令人憤怒但又無可奈何的是,美國還通過各種國際組織,包括世界銀行和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以國家強權形式阻止其他國家的美元儲備對美國商品和勞務的自由購買,迫使其他國家的美元儲備大量增加,而美國則越來越長期地、大規模地占有別國的資源、商品和勞務。與此同時,美國又通過所謂的“金融產品”,如國債來吸收他國的美元儲備,轉移華爾街日積月累的金融風險,更以金融市場復雜的匯率游戲,巧取豪奪他國的財富。
因此,美國的“金融化”中相當大的部分,是由美元的特殊性帶來的“金融創新”,是在向別國轉移其風險和對他國進行財富掠奪,說其是一種普世可用的“金融邏輯”實在是站不住腳。如果哪個國家強行地推行這樣的邏輯,結果必定是出現“金融怪胎”而貽害推行國本身。
以近些年來中國和美國的經濟貿易往來為例。中國人出售了大量商品和勞務給美國,中國人得到了什么?得到了美國人印制出來的美元貨幣。這在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格局下,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然而,不論按照什么樣的理論和原則,得到美元的中國人,應當也必須到美國去購買美國的商品和勞務,以完成真實的經濟交易,從而得到國際貿易的好處,構造實實在在的國際自由貿易往來。
但是,號稱以自由市場制度為精神支柱的美國人則以種種理由讓中國人買不到想要買的東西,自然資源不賣,高科技不賣,工商企業不賣,銀行很小比例的股份也不賣。在美國人越來越大規模地享有中國商品和勞務的同時,中國的美元儲備大量增加。從這個角度上講,中國外匯儲備特別是美元儲備的巨大增長,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并不是主動的,而是“被迫的”。
為了減輕中國等國家美元儲備大量增加對美國未來商品和勞務市場的巨大沖擊,美國人一方面加大美國國債在市場上的流通量,讓中國等國的美元儲備不得不大量地變換為“美國國債資產”,在讓中國人心理上認為“美國國債安全”,從而穩定地保有美元儲備的同時,實際上讓中國人越來越大量地與美國政府一起承擔起了美國政府乃至于整個美國社會經濟的風險;另一方面,美國人又大規模搞起所謂的“金融創新”,弄出了大量的“金融衍生產品”,再吸收掉部分中國和他國的美元儲備。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明明白白地將美國人在美元上面的金融風險,輕而易舉地轉移到了中國等其他美元儲備量大的國家身上,并且美國隨時都可能消融掉這些美元資產的價值,進而永久性地掠奪中國等他國的財富。就在這次發端于美國的金融危機中,購買了大量美國國債和金融產品的美元儲備國,大多遭受了巨額的實際價值損失,而且對于未來的損失走勢也無法預測。僅僅2008年中國國企和華爾街金融衍生品業務的浮虧就可能高達上千億美元。
讓我們再設想一下,這樣的“美國金融邏輯”如何能夠作為一般的“金融邏輯”在他國演進?
以中國為例,在人民幣還不是國際貨幣,他國根本不可能將其作為儲備貨幣進行保有的情況下,中國的“金融化”無法讓其他國家來承擔中國“金融化”的巨大風險,更談不到“化”來他國的財富。
就金融層面來說,美國即使有美元霸權等特殊優勢,也阻止不了金融危機的發生,更經不住過度“金融化”帶來的金融危機對整個美國社會的沖擊,更何況沒有那種優勢的中國,又如何避免得了過度“金融化”帶來的危機,更如何承受得了危機帶來的社會財富巨大毀損?!
總之,“美國金融故事”只能是一個發生在美利堅大地上的故事,在中國的土地上復制不了這個故事。如果非要強行復制,那只會帶來災難。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龍族Ⅰ:火之晨曦(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國度的門轟然洞開。直升機如巨鳥般掠過南方小城的天空,在少年路明非的頭頂懸停。隱藏在歷史中的那場戰爭,就要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
奪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腃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比~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