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0章 蓮生

  • 求纓
  • 李鯉淵
  • 2235字
  • 2020-08-08 20:01:08

珞珈山

據傳言五百年前,曾是佛家某位真祖的圓寂坐化之地,山頭雖不比那道門九華山般群峰拱月,氣象千年。

也沒有佛家圣地靈境山般梵音裊裊,羅漢持戒,遍地金蓮。

在那靠近翻滾云海的山崖處,有一塊天然凸出的圓形巖石之上,蓋著一間簡陋的寺院,寺門左右牌坊并無一字。

興許是這位傳言中的佛家真祖,生前并不在乎任何的虛妄名利,連自己落腳寺院的名頭也不曾撰寫。

山腳四周遍布一些大小村落,自從靈境山的空聞佛主,突然賁臨靈州地界開壇講法,普澤萬民。

許多莊子的百姓便都紛紛搬到那遙遠的靈州去居住,期盼著受到佛音的庇護,畢竟這些年兩國時不時便要打上一些軟仗。

云州一帶又臨近伏夷青州的地界,經常要受到來自青州的孤膽匪類的騷擾。

這些年便如那打家劫舍,強搶民女的事情可是屢見不鮮,只是這云州官衙卻是硬生生將此事壓了下來,晉國朝廷卻也不得而知了。

也正是由于此,這珞珈山附近生活的百姓走的走散的散,最后也就留下了一些老弱婦孺不到一百余人的樣子。

這一狀況持續了十年之久后,在一天夜里村莊外頭卻是突然來了位模樣甚是清秀的白衣僧人,那一夜許多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雙眼。

他們知道在靈州最受尊重的并不是那官府衙役,也不是那晉國的龍袍天子,而是佛家子弟。

佛道于菩提佛祖之始,傳法到如今已歷千年,其中演化兩派,由菩提佛祖座下大弟子見習尊者開壇說法,崇尚修佛理開佛心,而其二弟子普陀尊者卻是講究頓悟開能立地成佛的絕妙法門。

二人南北開宗立派沿襲至此,而靈境山和那北方的洗禪寺一經相見便是互相看不順眼。

曾經有人看見一個洗禪寺的和尚和靈境山的和尚同時對一人說法,最終諦聽之人尚且未知其意,說法者自己便先一步吵鬧起來,任是朝對方說了三天三夜都未曾合眼,最后也就只能各自歸營了。

這位新來的白衣僧人在踏入村子的那一刻,先是到每家門口靜靜施禮,而后卻是走向那珞珈山頂,將原本荒涼無人的破廟重新俢砌了一番,更是在那塊沉寂了百年之久的枯木牌坊上刻下了當佛寺三個大字。

就這么迷迷糊糊地過了段時間,村中也有些以前在靈州待過數段時日的走販卒子,見識過一些大場面,聽聞這靈境山很久之前出了一件怪事。

講起這上代佛主普賢年輕時,曾臥睡蓮池邊,在其腳邊的蓮花之內,竟然孕育有一個荷葉大小的嬰兒,那一聲聲稚嫩地啼哭聲,卻是驚醒了正在睡夢之中的普賢佛主。

于是佛主漸漸起身,伸出雙手將那嬰兒抱入懷中,看見其眉心處銘刻著一道金色的蓮花印,釋然一笑席地而坐。

親自用金池內的圣水為其洗滌塵身,用那千年不化的金池圣蓮為其烙印袈裟,摩頂受戒。

還親自頒下佛喻,收這名嬰兒為座下弟子,為他取名叫做蓮生。

然而蓮生愚鈍,一天天長大卻是并未如其他佛家子弟一般剃度念經,反而是依舊留著一襲長發,只能在那妙音塔下打掃佛堂。

時不時也看著自己幾位偌大年紀還要稱呼對方一聲師侄的老和尚們,瞻仰佛意木魚觀禮。

終有一日,普賢佛主壽元將近坐化圓寂,金身消亡的那一刻,整座靈境山的梵音鴻鐘連續響了三天不止,而靈州的百姓均是低頭默哀,追悼這位佛家圣主。

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普賢佛主圓寂之后,那一直懵懂未曾開竅的少年蓮生卻是仿佛開了心智一般。

從妙音佛塔緩緩走了出來,脫下了當年普賢佛主親手為他披上的金蓮袈裟,離開了靈境山消失無蹤。

有人說蓮生是佛主普賢帶入靈境山內,最后也隨著佛主而去,但也有人說佛主普賢的圓寂可能和這位蓮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至于究竟如何,卻是無人可知,蓮生再也沒有回到靈境山,仿佛從世間消失一般,只不過在他離開靈境山的那一刻,那象征佛家氣運根源的菩提禪樹卻是大面積地開始枯萎。

如此經過數百年之后,靈境山終于又迎來了一位新的佛主,而那位佛主在走進山門的一刻,卻是手里牽著一個六七歲的孩童。

那孩童原是靈境山腳下一位屠宰戶之子,雖然家中做著販賣豬狗皮肉的生意,但是少年卻是誠心向佛,暗地里都會將那關在牢籠的畜生偷偷放生。

熟睡時有豺狼周身護衛,呼吸之間噴吐佛光,當地人看著都感到十分驚奇。

而這孩子的名字竟然與那數百年前普賢佛主座下弟子蓮生同名,很多人都認為這孩子是那位蓮生百年后的轉世托生。

而佛門自從普賢佛主的圓寂之后氣運開始逐漸凋零,許多人便開始放棄了佛家,而轉走儒道兩家。

不過這位初上位的佛主卻是充耳不聞,只是含笑地帶著這位第二蓮生兒進入了寺門,并和當年的普賢佛主一般,為他親自披上袈裟,收為弟子。

在那一天,孩童知道自己多了一個名字,禪芝。

小禪芝與那數百年前的蓮生不同,從小便能通達佛理,似乎天生便是修佛之人,年紀輕輕便已證得了佛家的佛子之位,讓當時已經是大佛子的空聞大師頗為感慨。

因為他修行了將近一百六十載,才能脫得袈裟,重塑金身坐上靈境山的佛子之位。

靈境山設有大小兩位佛子,相當于下一任佛主的繼任人選,故佛子之位對于靈境山而言十分重要,

這位空聞大佛子雖然年紀頗大輩分極高,但心性高遠和這初入寺門不久的小禪芝關系較為親近。

二人都證得佛子之位,一時傳為佳話,與那北方洗禪寺的妙法觀音和蓮花首座不乏多讓。

但是就在佛主繼任大典的時候,佛子禪芝并沒有到場,而是做了和數百年前那位蓮生尊者一樣的舉動,褪下袈裟轉身離開了靈境山。

在云州的貧瘠之地珞珈山,當了個凡間的一寺住持,不證佛心不求佛理,反而修起那俗世無味的枯禪心來。

這一舉動著實讓世人震驚,佛家也再一次淪為了儒道兵三家的笑柄,好在有空聞佛子繼承佛主之位,在菩提禪樹下日夜誦讀佛法普度梵音,這才生生截止了佛家底蘊的流失。

而這位空聞佛主也似乎并沒有怪罪自己這位小師弟,反而每隔十年的檀蓮佛法大會上,都會向珞珈山發出一份邀請函,讓自己這位小師弟過來講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居县| 宁国市| 拉萨市| 衡阳市| 清水河县| 湘乡市| 绥江县| 怀来县| 涟水县| 蚌埠市| 平江县| 惠水县| 台中市| 乌拉特中旗| 营山县| 五大连池市| 九江县| 福泉市| 丘北县| 天全县| 新化县| 凤山县| 陆丰市| 光泽县| 五河县| 方山县| 万宁市| 葫芦岛市| 江西省| 前郭尔| 合阳县| 无锡市| 三门峡市| 清原| 修水县| 湖北省| 田阳县| 通海县| 巴彦淖尔市| 郑州市| 河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