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3章 震驚天下的旨意

  • 大唐第一主播
  • 一斤桃花
  • 4521字
  • 2019-03-04 09:00:00

“某這兩日心悸神滯,實是煩惱的緊!你這后學既然領著貢生們鬧科舉舞弊,那總該有些防止弊情的法子,這兩日你就不要回去了,就在貢院住下,盡快思謀思謀介時某再章奏給陛下圣斷”

只這開口的一番話便將他的章程暴露無遺。

說來說去他就是想做個跑腿的主意都由李行周拿,然后他再將李行周的主意寫成花團錦簇的章奏呈上去。

至于李行周的這些主意能不能用,那自然是由陛下圣裁。

主意不是他出的,決定不是他做的,自然他也就沒責任了!

果然不愧是聞名天下的大詩人,憋了一天憋的著急上火弄出來的這個主意果然好用。

模棱兩可信手就化成了滑不留手,同樣的不做決定不擔責任這樣的人若還不能在官場中一帆風順,那還真是沒天理了。

聞言,剛自尋了一個座位坐下的李行周又是一笑他卻不知道蘇大詩人心中實也是擔著心思的,就怕著武則天不容他施展這招滑不留手。

哎!好歹先試試再說吧!

擔著這樣的心思,煩惱不已的蘇味道又嘆了一口氣后板著臉道:“爾意如何?”

“好!”

就此,李行周便住在了貢院,每日飲食自有小吏送來,他只是靜心的想著這次重開的科考應當采用的章程。

后世親身經歷的考試多了,又有兩宋明清的一些個考試章程做參考,這番靜下心來思慮了兩天后,李行周便先期報去了幾條在心中反復推敲過的章程。

宋之問剛聽了一條,眼睛便陡然一亮,隨著李行周將這幾條一一分說完畢。

他那萎靡了兩天的精神頓時振作了不少。

“甚好甚好,爾再詳思之。但有所得,即刻報我。”見李行周說完,蘇味道居然起身將李行周送出了房門。

爾后回轉過來拈起羊毫,文不加點的將李行周所說寫成了一篇文采風流的章奏。

寫完細細的檢校了一遍后,鳳閣舍人蘇味道便毫不耽擱的乘上馬車直奔皇城,而后入宮城順利面圣。

模棱兩可、滑不留手的另一大好處就是絕不貪功。

但凡遇事有一點貪功之心,自然也就做不到模棱兩可了。

蘇味道面呈奏章的時候就清清楚楚的言明了這都是李行周的主意。

說完,蘇味道一邊靜候著圣后覽閱奏章,一邊擔心著若是陛下問我有什么章程該如何應對?

但讓他喜出望外的是,圣后看完章奏后雖然只說了一個“可“字,卻也不曾問到他的章程,似乎是默許了他在此事上的滑不留手。

走出宮城時,蘇味道這兩天的心火為之一清,那一聲連著一聲的嘆氣也終于結束。

自此,蘇味道更是理直氣壯的不再過問章程之事,安心的當起了二傳手。

在貢院中他每日忙碌的內容不過是把由李行周提出,經圣后御準過的章程具體執行下去而已。

轉眼間,距離上次的貢生暴動已滿十天。

在整個洛陽士林焦急等待及洛陽百姓的好奇中,宮城里終于如期傳出了天子詔。

前禮部主司郎中陳平安、學士東方虬及貢院二十九員流內品秩官弊情屬實,俱已供認不諱,現已押于有司,以待最終之定刑。

前次科考罷廢,二十日后貢院重開科考。

天下各道州鄉賓貢生因科考遷延所需的柴米之費俱著京兆衙門按冊錄發放。

重開之科考特譴鳳閣舍人蘇味道主持其事,清河士子李行周幫辦擊務。

此詔一出,天下震驚!

重開科考的詔令一出,天下震驚

科考肇始于隋,到武則天時期也只是剛剛成為定制不久,因是時間短,還從未出現過貢生們因為置疑考試結果而鬧事的。

十天前李行周一手引領出的青衿洪流可謂是開天辟地的第一遭。

第一次總是讓人印象深刻,更別說這次的第一遭還鬧出了洛陽震動,天下震動的效果。

雖然那天的貢生暴動當天午時就被秋仁杰在宮城門口平息下來,但此事激起的風浪卻遠不會就這么簡單的平息。

看似平靜的水面下隱藏著無數窺探的目光與躁動的心。

作為圣后登基以來的最大規模“群體**件。”參與者又全都的貢生,而且這些貢生還都是天下各道州經過精心選拔的攸佼者,可謂俱都是地方的風流名人。

而今卻是這些人聯合起來在洛陽上演了這么一出讓人目瞪口呆的大戲。

所以不僅是那些個要科考的貢生們,這些天來,整個皇城、整個士林,整個洛陽乃至已經得到消息的地方各道州都在緊盯著宮城,緊盯著這件事情的后續與結局。

百姓們純是看熱鬧,順便關心一下本地拔解上去的貢生的消息。

地方的官員及小吏們則是擔心著朝廷會不會因為這次的事情責怪地方選人不當,如果要責怪處置又該是個什么章程?

洛陽百姓,尤其是當日親眼目睹了青衿洪流的百姓則是更關心那幾個領頭者的結局,尤其是那個悲呼著“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繼而以赤手空拳的血肉之身向左羽林衛刀刃槍鋒逼去的少年,他會是個什么結果?

要知道,當日這些普通百姓們可是因為他那舉動實實在在流了幾行淚水的。對于曾經深深感動過自己的事或者人,人們總是更偏愛也更關注些。

更別說這少年還是大半年來在整個洛陽卷起了一片風潮的人物。

就不說別的,如今但凡去茶肆、在王家院中,甚或是興藝坊的青樓走走逛逛不管是茶肆在王家院中里的歌女還是煙花青樓內的伎家,十個里至少總有五六個唱的是少年去歲轟動洛陽,一舉將沈大娘子重新捧回大花魁寶座的曲子詞。

不知不覺之間,甚或在李行周自己都沒意識到的情況下他居然就成子名人,而且還是隨著貢生暴動的消息一起流傳,最終必將名播天下的名人。

是名人就總會有名人效應,這個不僅是后世,古代同樣如此。

譬如“天下皆唱謫仙曲”的《將進酒》李白,再譬如“凡有井水飲處,必能歌柳詞”的《雨霖鈴》柳永。

所謂名人效應就是被人追逐關注,如今的李行周就正屬于這種情形。

至于皇城里各部寺監的官員小吏們他們看的東西和前面那些人又自不同。

尤其是那些小吏們先關心的就是這回鬧出這么大的事情鐵定又有人該要昏大霉了。

這番有些小陰暗的幸災樂禍過后,便瞅著公事間的空閑三個五個的湊在一起,琢磨此事最終將擴大到什么程度,又有人能從這次的事件中獲益上位。

猜來猜去,評頭論足,不亦樂乎

李行周根本沒意識到,就他那沖關一怒的舉動居然給皇城小吏們了一個大大的“福利。”

使得經常是沉悶的各處衙門這幾天都生機活躍了不少。

吏們一邊緊緊的閉著嘴絕不在公開場合,尤其是有上官在場的情況下議論貢生暴亂之事。

另一邊則每天都會有意無意的往宮城里瞟上幾眼,等待里面有最新消息傳出。

他們等待的時間遠比想象中要短的多。

前些日子看著似半還有些輕微倦政模樣的圣神天子一旦動起來便是九天風云霹靂而下。

幾乎不給人喘息之機的一連三道詔直將整個皇城官員小吏們炸的目眩神迷。

第一道詔令一下,禮部主司郎中陳平安、學士東方虬,乃至貢院所有流內的品秩官都被來俊臣那個戾物一掃而空。

外面的百姓不曉得,皇城里的人還能不明白來俊臣是個什么人?還能猜度不出圣后此舉的意思?

這可是三十個品秩官哪!

能在禮部主司坐穩掌印郎中的位子,陳平安在皇城里好歹也算能提起的人物了。學士東方虬素來得寵,僅僅在去年夏日還曾在隨圣駕龍門之游中大大的出過一回風頭。

更別說那一被打的干干凈凈的貢院了。

不經大理寺公開審斷,卻交由來俊臣這古往今來都少有的酷吏一舉刑殺三十員朝廷命官。

這樣的手段直使小吏們說到這事兒時都自然而然的放低了聲音,每每中夜時偶一想到此事都全身冷。

第一道詔令剛罷,第二道詔令又出,被流放到山南僻州已有數年,小吏們幾乎都已忘掉這人的廬陵王這遭卻莫名其妙的得了個大彩頭,又是賞錦緞,又是賞錢,賞新羅參,賞女樂。

在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賞賜之下,是小吏,尤其是那些部堂官員們的心。他們很自然的由此事想到了武、李繼承人之爭。

過去這一兩年來眼看著陛下對娘家侄子們恩寵無限,封王的封王,委以重任的委以重任。

廬陵王則是越貶越山,皇城官吏們都覺得陛下心意已定,最終是要傳侄不傳子了,不成想又來了這么一道令人費解,而且還特意強調要遍傳皇城的詔令。

難倒陛下又變了心意,最終還是要傳子不傳侄?

似乎就是為印證他們這個想法,緊隨的第三道詔令將李嶠遠貶到了瓊州。大家都知道李嶠很得寵,更知道此人乃是本朝第一寵臣武承嗣的親信。據傳,周王、左相武承嗣有意援引他進入政事堂。

這樣一位距離相位僅一步之遙的炙手可熱人物卻被遠竄瓊州,這說明了什么?

隨后眾人便驚詫的現,左相武承嗣居然沒再來三省料理公務了。

隨后便有小道消息傳出,周王殿下已被圣后禁足于白馬寺中,什么時候能出來還是未知之數。

接著又有消息傳出,正在嵩山為陛下賣力修建三陽別宮的武三思也受到訓斥,梁王每天—本的請罪章奏幾乎是流星探馬般往來于嵩山與洛陽途中。

至此,即便是皇城里最笨的人也看明白了,此次圣后是有意借貢生暴亂之事清理李武繼承人之爭的喧囂,一連串兒褒李而抑武的動作就是想昭告皇城及天下百姓:

繼承人之爭還遠沒有到出結果的時候,這天下有且只有一個核心。

圣后

三道詔令一下,這一兩年來天天門庭若市的周王府與梁王府頓時冷清下來。

許多個懷著提前燒灶念頭兒的皇城官員們也收攝了火炭一般的心思,老老實實的不再亂串亂走,還是先把圣后詞候好了再想其它的

料理了皇城。針對士林與百姓們的重開科考的詔令隨即明天下。

有了前面那些霹靂手段打底,皇城官吏們對這遒詔令就好接受多了。

前科罷休,重新再考?

哎,圣后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心沒什么好奇怪的。

重開科考以蘇味道為主考,直接把禮部主司晾到一邊兒,這也沒什么!

不論官職還是在士林中的聲望,蘇味道都當之無愧。

唯一讓他們難以接受的是前次那個貢生暴動的領、清河李行周居然被欽定為幫辦考務,赫然成了與蘇味道并列的主考之一。

過…怎么可能?陛下究競是怎么想的?

......

此時,薛懷義已經見到武則天,把袖在懷中的《大云經疏》呈了上去。

那些大德高僧。平時本就擅長似是而非的偈語,這回為了這份《大云經疏》,他們牽強附會,炮制出了大量的類似偈語和預言的東西。

充份發揮他們的想像力,把《大云經》中可資利用的每一句話都發揮利用起來。

武則天認真地看著《大云經疏》,見他們以《大云經》為依據,不斷地分析研究,竟然得出了彌勒佛祖轉世女兒身,當主人間世的結論。

甚至在一些偈語中直接點出了彌勒佛祖的轉世女兒身姓武,不由大為欣然。

“懷義大師真是沒有辜負了朕的期望!”

武則天笑吟吟地把《大云經疏》放下,對侍立一旁的上官婉兒道。

“你先收著,擇個吉時再把《大云經》和《大云經疏》制頒于天下。到時各州各府的大寺廟務必收藏一本,并令各地高僧升座**!”

上官婉兒答應一聲,武則天又對薛懷義道。

“此一舉,懷義大師功不可沒。這《大云經》,共有幾人參譯?”

薛懷義道:“有李行周、處七等一同參譯。”

武則道:“好!加上懷義大師,朕賜你每人一領紫色袈裟,一只銀魚袋,以示嘉獎!”

因為唐朝時以服色入官服,出家人的袈裟顏色便做了限制。

紫色是三品以上的官員才能穿的顏色,所以不管是哪家佛寺的高僧,都不可以穿紫色袈裟。

而今,武則天賜之十人每人一領紫色袈裟。這是前所未有的禮遇。

薛懷義心花怒放,連忙稽手致謝。

武則天笑吟吟地道。

“懷義大師有心了。賜你一領紫色袈裟,朕還嫌這心意輕了呢。”

薛懷義趕緊道。

“懷義是個粗魯人,也沒別的心思,只想著怎么能讓天后您高興,懷義心里頭就高興了,這經疏既能稱了天后的心意,那是最好。不怕天后笑話,來時路上,小寶怕這經疏難入天后法眼,心里還很是忐忑呢。”

武則天微笑著看了他一眼,說道:

“朕有些乏了,想回寢宮歇息一下。懷義大師隨我來,把這《大云經》好好的與朕講上一講,清靜清靜心神。”

薛懷義趕緊道:“是,懷義遵旨。”

“還有那個李行周,婉兒你讓人盯一下,看能不能用這個人”

上官婉兒躬身答應一聲,輕輕退了出去。

薛懷義一直單掌合什,恭立在那兒候得。

上官婉兒出去,便趕緊上前一步.

輕輕攙住武則天的手臂,猴急地喚道:“天后……”

武則天嬌嗔地白了他一眼,由他伴著,往寢宮去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城县| 高邮市| 固始县| 东乡| 昆明市| 黄山市| 金堂县| 慈利县| 锡林郭勒盟| 灵山县| 和田市| 萝北县| 西吉县| 饶阳县| 伊吾县| 疏附县| 黔南| 东平县| 封丘县| 嘉兴市| 淮阳县| 肃南| 江口县| 拉萨市| 汝城县| 肥乡县| 荥经县| 长乐市| 云南省| 竹溪县| 巴林左旗| 买车| 尼玛县| 嘉善县| 宾阳县| 军事| 西林县| 和林格尔县| 眉山市| 台北市| 绥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