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新型毒品的種類及其作用機制

本文所指的“新型毒品”主要是“相對鴉片、海洛因、大麻等傳統麻醉藥品”而言,在近幾十年發生濫用的、以化學合成為主的毒品。

“新型毒品”可以分為以下四類:第一類以中樞興奮作用為主,代表物質包括甲基苯丙胺(中國俗稱“冰毒”)和可卡因;第二類是致幻劑,包括植物來源和化學合成的,代表物質有色胺類(如裸蓋菇素)、麥色酰二乙胺(LSD)、苯烷胺類(如麥司卡林)和分離性麻醉劑(苯環己哌啶和氯胺酮);第三類兼具興奮和致幻作用,代表物質是亞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中國俗稱“搖頭丸”);第四類是一些以中樞抑制作用為主的物質,包括氟硝西泮和γ-羥基丁丙酯。

聯合國于1971年制定的“精神藥品公約”(Convention on Psychotropic Substances簡稱“71公約”)規定,新型毒品歸“71公約”管制。“71公約”管制的精神藥品又分為三大類,即苯丙胺類中樞興奮劑、鎮靜催眠藥和致幻劑。

一、冰毒(甲基苯丙胺,甲基安非他明,去氧麻黃素,Methamphetamine)

甲基苯丙胺1919年由一位日本藥理學家合成。在二戰期間,甲基苯丙胺作為抗疲勞劑在士兵中廣泛使用,日本在戰后曾經經歷了全國范圍的流行性濫用。據估計日本在1945年至1952年期間全國濫用人數達55萬,濫用者中約十分之一患嚴重苯丙胺中毒精神病。20世紀90年代以來,甲基苯丙胺已成為世界上流行最快、濫用最為廣泛的中樞興奮劑。

甲基苯丙胺,也叫甲基安非他明,俗稱偽麻黃素,又稱去氧麻黃素,形狀為白色透明結晶體,與普通冰決相似,被稱之為“冰”即ice,故得名“冰毒”。它是一組單胺化合物,與腦內某些神經遞質的化學結構相似,故能影響腦內一些神經遞質的貯存、釋放和攝取。大腦邊緣系統(扣帶回、海馬回)和中腦邊緣系統(伏隔核、臭結節)是調節人的情感活動的主要部位,在這些區域有大量的多巴胺能神經分布,當多巴胺能神經興奮時,其末梢便釋放化學遞質——多巴胺,后者進入突觸間隙,迅速與突觸后膜上的多巴胺受體結合,產生興奮效應。

甲基苯丙胺屬中樞興奮劑,對神經系統具有明顯的刺激作用,其機理是通過釋放中樞及外周神經末梢中儲存的去甲腎上腺素,使去甲腎上腺素代謝受阻,致使血中濃度增高而發生作用,具有較強的習慣性、耐藥性及欲求性,服藥后有欣快感,易成癮癖。人不斷服用甲基苯丙胺之后,在體內逐漸蓄積,并通過兩種方式影響正常的多巴胺能神經功能:(1)甲基苯丙胺既能促進多巴胺自神經末梢的釋放,又能抑制神經末梢對多巴胺的重攝取,使突觸間隙的多巴胺含量增高;(2)甲基苯丙胺能抑制單胺氧化酶的活性,使多巴胺分解破壞減少,導致多巴胺在神經末梢內貯存量增加。

使用冰毒對人的身體極為不利,其危害主要表現為:

(1)強烈刺激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其成癮性、耐受性及毒副作用甚至比海洛因更強。濫用后人的精神會出現極度興奮、易沖動、不講道理,出現狂妄、焦慮不安、震顫、抽搐、肌肉反復強烈收縮、頸部肌肉不斷扭動、頭顱不停地左右搖擺等癥狀。

(2)導致人體精神活動明顯異常。冰毒使用后短期內會出現警覺性增高、自我意識特別清晰、疲勞消失、信心十足、注意力集中、情緒高昂、話語增多等反應,但時間一長,藥性過后就會出現疲勞乏力、頭痛頭昏、心境惡劣、焦躁激動等反應,有的會出現胡言亂語、譫妄等癥狀。

(3)產生幻覺妄想和極度恐慌。長期使用冰毒會導致人的自我約束能力顯著下降,如果不加控制,極易產生自殺或殺人等危險行為;濫用后如果突然停止使用,會出現高度疲勞、精神抑郁、饑餓感以及強烈的求藥行為。

(4)使血壓升高。無論是收縮壓還是舒張壓都會升高,而腦部供血并不增加,會使人體感到極為不適,對身體非常不利。

(5)易患精神分裂癥等多種疾病。長期使用會導致體質明顯下降、免疫力降低、易發生多種膿腫和指甲脆化等。最糟糕的是使用者的大腦機能會受到損傷,并產生偏執性的精神分裂癥,表現為精神抑郁或焦慮不安。如果使用過量,還會出現惡性高熱、心肌梗塞、呼吸困難、循環衰竭、胸痛昏迷等癥狀直至死亡。有時僅僅一次大劑量的使用也會導致上述后果。

女性在妊娠期間吸食,還會導致胎兒畸形和孕婦死亡。同時苯丙胺還會損害神經、生殖、腸胃、心血管和內分泌等系統,發生其他感染合并癥,包括肝炎、心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細菌性內膜炎、敗血癥和肺動脈高壓等疾病,嚴重損害身體健康。

臨床研究發現,注射甲基苯丙胺數小時后或者使用過量,使用者會迅速進入沮喪期,出現以下情況:

(1)急性中毒。常為使用過量所致。輕度中毒表現為惡心、出汗、口渴、呼吸困難、肌痛、頭痛、興奮躁動、感覺異常等癥狀;中度中毒主要出現失眠、抑郁、幻聽、幻視、被害妄想等精神癥狀;重度中毒時出現心律失常、痙攣、出血、胸痛以及高熱、昏迷、肝壞死、循環呼吸衰竭或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有時也會猝死。何頌躍編著:《冰毒危害與毒品犯罪》,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李兢、周巧玲、敖翔:《冰毒致急性腎衰1例報告及文獻復習》,《中國現代醫學》2001, 14(10);寇清、何衛平:《急性甲基苯丙胺中毒34例臨床分析》,《中國急救醫學》2003,23(5); Kendrick W C, HullAR, Knockel JP Rhabdanyolysis and shock after intravenous amphetam ine administration.Ann lntern Med 1977,86(4):pp.381—387;Kamijo, Sama K, Nishida M, et al Acute liver failure following intravenous methamphetanine Vet Hun Toxicol 2002 44(4):pp.216—217。

(2)慢性中毒。比急性中毒更為常見。通常以重度的精神異常為特征,可出現明顯的暴力、傷人和殺人等傾向,因而產生重大的社會和醫學問題。劉鐵橋、郝偉:《苯丙胺類興奮劑概介》,《國外醫學精神病學》(分冊)2001,28(3),第129—134頁;楊良主編:《海洛因的毒性及危害海洛因依賴毒理學基礎與臨床病理研究》,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

(3)對胎兒、兒童的毒性作用。可使胎兒出現心血管發育和骨骼發育畸形,使低體重兒、早產兒及新生兒死亡率和胎死宮內率提高。中毒的兒童往往會表現出心動過速、易激惹、啼哭不止、易怒和嘔吐等癥狀。Kolecki P.Methanphetanine poisoning in pediatric patients.Pediatr Emerg Care 1998, 14(6):pp.385—387.

二、搖頭丸(亞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

亞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 methamphetamine, MDMA)俗稱“搖頭丸”,又稱“迷魂藥”(ecstasy),是苯丙胺類策劃藥。在“策劃藥”這個概念提出之前,它的合成是合法的。MDMA是1912年在德國合成的,1914年獲得專利。Marc AS.Educating yourself about alcohol and drugs.Plenum Press is a Division of Plenum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94,280—285; Arthur KC, David SS.Amphetamine andits analogs.Academic Press Inc. 1994, pp.59—60, 374—375.這一合成化合物在此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并沒有被廣泛使用,直到70年代才開始出現流行性濫用,到80年代中后期,MDMA作為致幻劑在美國流行起來。

盡管苯丙胺本身是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但苯丙胺的其他衍生物卻多是致幻劑。MDMA就是這樣一種藥,它的藥理作用屬于一種新的藥理學分類,是一種具有精神活性作用的藥物。Philip R.Forbidden drugunderstanding drugs and why people take them.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New York. 1994, pp.97—108.它的興奮作用比可卡因或苯丙胺要低,它既有苯丙胺的興奮作用,又有麥司卡林的致幻作用,濫用者主要利用其致幻作用而不是興奮作用。劉維勤、趙成正、趙冬:《策劃藥》,《中國藥物依賴性通報》1992年第1期,第72—77頁。濫用后能產生高熱和一系列行為改變。Green AR, Cross AJ, Coodwin CM.Review of th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of 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MDMA or“Fctasy”).Psychopharmaology Rerl. 1995, 119(3):pp.247—260.高熱可導致其他疾病的突然發作,甚至是致命的。最近報告的MDMA中毒現象多發生在一些通宵舞會上。Nielsen JC, Nicholson K, Pitzner JB, Unden M.Abuse of Ecstasy.Pharmacological, nenropsychiatric and behavioral aspects.Ugeskr Laeger 1995, 157(6):pp.724—727.

動物實驗表明,MDMA能引起大量的5-羥色胺釋放,抑制它的合成。Cartside SE, McQuade R, Sharp T.Effects of repeated administration of 3, 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 on 5-hydroxytryptamine neuronal activity and releasein the rat brainin vivo. J Pharmacol Exp Ther. 1996,279(1):pp.277—283.5羥色胺在調節心境、睡眠、食欲和性功能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大劑量下,常有聽覺和視覺的改變。毒性作用通常是身體器官上的作用,包括血壓和心律增加,肌肉緊張和疲勞、視物不清、降低運動協調和焦慮,引起精神失調和身體損傷。最近有一些MDMA導致急性中毒和死亡的報告。Charles FL.Drugs behavior, and modern Society.Allyn&Bacon A Simon&Schuster Company Needham Height, M A. 1996, pp. 192—193.

對多數人來說,使用MDMA后那種脫離現實的妄想和視幻覺的感覺沒有LSD(迷幻藥)或麥司卡林那么強烈,而得意洋洋、自鳴得意的感覺卻比它們強,但實質上它們的作用是十分相似的。Charles FL.Drugs behavior, and m odern Society.Allyn&Bacon A Simon&Schuster Company Needham Height, M A. 1996, pp. 192—193.

MDMA能造成多種心理上的障礙,包括抑郁、失眠、焦慮及精神錯亂,在濫用者中大約有四分之一的人有恐慌和妄想癥。MDMA能使精力分散、動作不協調,因此對于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特別是開車來說是十分危險的。MDMA還能造成永久性的腦細胞和肝細胞損傷,而且它的毒性幾乎比其他致幻劑都強。即使是中等劑量的MDMA也會產生嚴重的體溫升高、心血管功能障礙、黃疸及抽搐。有大量服用MDMA后死亡的報告。將其與LSD、咖啡因等合用,會造成更為嚴重的毒性反應。

三、氯胺酮(K粉)

氯胺酮(ketamine)是苯環己哌啶的衍生物,能阻斷痛覺沖動向丘腦和新皮層的傳導,產生意識模糊、短暫性記憶缺失及鎮痛效應。使用后意識并不完全消失,呈淺睡眠狀態,對周圍環境的刺激反應遲鈍,感覺與環境分離,故稱為“分離性麻醉”。

由于氯胺酮在產生麻醉作用的同時,病人常伴有嚴重的精神行為異常,故臨床已經停用。此外,由于氯胺酮不但無肌肉松弛作用,反而會出現因肌張力增加造成的肌肉強直或木僵狀態,故亦稱為“木僵狀麻醉”。

氯胺酮的不良反應:氯胺酮的不良反應具有與劑量相關的特點,使用劑量越大,不良反應越顯著。其毒副作用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精神神經系統。表現為鮮明的夢幻覺、錯覺、分離狀態或分裂癥,尖叫、興奮、煩躁不安、定向障礙、認知障礙、易激惹行為、嘔吐、流涎、譫妄、中等肌張力增加和顫抖等這些不良反應可發生于給藥期甚至在恢復期。

(2)心血管系統。氯胺酮可增加主動脈壓、顱內壓以及眼壓。因此,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或青光眼患者使用氯胺酮會非常危險。

(3)消化系統反應。因氯胺酮有擬交感神經作用,麻醉狀態時唾液和胃液均分泌旺盛,麻醉過程中咽喉反射不消失,常吞進大量氣體和液體,會造成急性胃擴張、胃黏膜出血等。

(4)呼吸系統。主要表現為呼吸暫停、喉痙攣、支氣管痙攣、哮喘等。

(5)復視或暫時失明。一般發生于剛蘇醒時,持續可達15至30分鐘。

(6)變態反應。主要表現為急性蕁麻疹、眼結膜水腫、喉水腫、休克等,故有藥物過敏史者易發生過敏性休克。此外還有蘇醒緩遲和術中高熱等報道。燕興梅等:《氯胺酮不良反應國內文獻系統綜述》,《藥物流行病學》2000年第1期。

氯胺酮溶液的街頭黑市名稱有K、Ket、Kit、Kat等;其粉、片劑的名稱有Green, Purple, Mauve等。濫用者為了使用方便,常將溶液氯胺酮蒸制成粉末(即為K粉)吸用,或與海洛因、大麻等毒品合并使用、與搖頭丸同時溶于可樂等飲料中服用等,以獲得毒品相互作用產生的“協同”效應。

無論是病人,還是健康受試者,在使用氯胺酮后都會出現“去人格化”、“去真實感”、人體形象改變、夢境、幻覺以及惡心、嘔吐。這些夢境或幻覺有的是“愉悅性”的,有些則是不愉快的痛苦夢境。幻覺的主觀感受包括“烏托邦”式的空想、“不現實”或“神秘的”。這些感受包括近期記憶的夢境、“流動的感情”,感覺駕駛著交通工具在太空飛翔,看到五光十色的幾何圖形,感到自己被施以魔法,身體溶化等。

長期使用氯胺酮的效應類似于其他致幻劑如LSD(麥角酰二乙胺)。此外,氯胺酮有“迷奸藥”之稱,是一些不法之徒用于迷奸女性的工具,同時也是導致暴力犯罪的重要因素。

四、三唑侖

三唑侖是一種短效的苯二氮類鎮靜催眠藥物,起效快,作用強,主要用于失眠治療、麻醉前給藥,也適用于焦慮、神經緊張等癥狀。三唑侖原屬二類管制精神藥,隨著濫用現象的增多,已歸為一類管制精神藥。

長期頻繁使用三唑侖易造成精神依賴性。表現為心理上對該藥的渴求、煩躁不安、失眠、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癥狀。因此國家藥政法規明文規定,醫生應根據醫療需要合理使用該類精神藥品,嚴禁濫用。

造成對三唑侖依賴的主要原因是長期服用,也有一些使用者是為了抑制鴉片類毒品如海洛因的不良癥狀,或增強海洛因的作用而聯合使用,即多藥濫用。王建軍、梁克亮:《288例海洛因依賴者使用三唑侖的情況調查》,《中國藥物濫用防治》1997年第2期;曹永孝、孫燕玲、張國柱等:《阿片類濫用者及其多藥濫用情況調查》,《中國藥物依賴性》2000年第9期。此外,有些海洛因依賴者會將它作為海洛因的臨時替代,或用它來減輕毒癮發作時的戒斷癥狀。

三唑侖最嚴重的不良反應是藥物依賴。產生依賴者最初大都是由于學習、工作緊張,或經商失敗、更年期綜合征,或因悲傷、戒毒等原因引起失眠而濫用該藥,導致依賴;李國慶、劉長輝:《三唑侖依賴11例報道》,《中國醫師》2000年第2期。也有一些人是海洛因依賴者,因找不到毒品而用三唑侖替代,以緩解毒癮發作時產生的戒斷癥狀。

三唑侖依賴主要表現為精神依賴,每次使用后就感覺“舒服”,若停用就感覺全身不適、心緒不寧,因此渴望獲取該藥。人體對三唑侖能產生快速耐受性,因此依賴者的使用量會不斷上升,使用頻數也不斷增加。

精神失常也是濫用三唑侖后報道較多的不良反應。文獻檢索到30例因服用三唑侖而產生的精神失常。多數患者無三唑侖服藥史,因出現睡眠困難而臨時服用三唑侖1—2片。多數人半小時左右即出現精神失常癥狀,個別在服藥后2小時出現精神失常癥狀,所有病例在第二天恢復正常,且對失常言行沒有記憶。精神失常主要表現為興奮、跳動、胡言亂語、定向力消失、煩躁、神志恍惚,全身不適,入眠困難,也有表現為脫光衣服,表情欣快,夸夸其談,自造詞語,欲跳樓自殺等失常行為。有失眠患者因服用三唑侖而于次日出現步行、騎車不穩,對時間判斷錯誤等共濟失調癥狀,停藥后恢復正常,但對發生之事沒有記憶或有遺忘;還有使用者出現大泡性表皮松解型藥疹、頭痛并伴頭部麻木、記憶力減退及夜游癥。

五、氟硝西泮

氟硝西泮(flunitrazepam)為世界范圍內制藥工業合成的苯二氮類藥,已有2000多個品種。它們的藥理性質相似,主要差別體現在它們的作用強度、藥效速度和作用持續時間不同。氟硝西泮是濫用的苯二氮類藥中的一種。

使用氟硝西泮中等劑量(7.25毫克)可產生愉快與不愉快模糊不清的感覺;Roset PN, Farre M, Torre R, et al.M odulation of rate of onset and intensity of drug effects reduces abuse potential in healthym ales.Drug Alcohol Dependen,2001.64(3):pp.285—298.其劑量為2毫克時有不愉快的感覺。使用氟硝西泮發生高危險因素主要是與其他藥物合用,因藥物間的相互作用比較復雜和具有不可預測性。調查900名服用氟硝西泮的女性患者,合并使用乙醇的致死率比單用氟硝西泮高1/3,合并使用其他藥物的致死率比單用氟硝西泮高1倍。

氟硝西泮通常與乙醇合并濫用,可使受害者在藥物作用下無能力反抗而被強奸并產生順行性遺忘(Anterograde amnesia),對所發生的事情失憶。氟硝西泮與乙醇或其他鎮靜催眠藥合用后可導致中毒死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川县| 东至县| 马山县| 司法| 甘德县| 竹北市| 铜梁县| 富蕴县| 兴安盟| 泽普县| 辽宁省| 大连市| 横山县| 哈巴河县| 红安县| 新竹市| 新乐市| 三河市| 霍林郭勒市| 景德镇市| 上蔡县| 沾化县| 鸡东县| 综艺| 白朗县| 无棣县| 南宁市| 武城县| 伊通| 嘉祥县| 高雄县| 陈巴尔虎旗| 自贡市| 荥阳市| 独山县| 临夏市| 环江| 开原市| 安仁县| 南部县| 弥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