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科學家們徹夜憂慮的問題
- (美)約翰·布羅克曼
- 1122字
- 2019-01-15 10:40:43
04 技術魔法
尼爾·格申斐爾德(Neil Gershenfeld)
物理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比特與原子研究中心主任,著有《智造:一場新的數字革命》(Fab:The Coming Revolution on Your Desktop-from Personal Computers to Personal Fabrication)。
科幻大師阿瑟·克拉克(Arthur C.Clarke)有一句名言:“任何足夠先進的技術都與魔法無異。”這是我所擔心的。2001年已經到來并早已遠去。曾幾何時,我們夢想生活在一個科幻的未來中,有飛行的汽車、腕上通信和量子傳輸。
哦,等等——所有這些東西現在都出現了。今天你可以買到帶翅膀的汽車、智能手表,還能有傾向性地讓單光子源成為糾纏對。但是,未來是從過去而來的。我們現在可以從零開始創造生命和模擬全球氣候,然而,激烈的爭論在進化論的教學和人類對環境的影響方面蔓延。對達爾文或伽利略而言,這些爭論意味著對科學方法有效性的挑戰。
在那些頑固派或創始論者的觀念里存在著一種認知失調。頑固派使用衛星電話,卻又追求中世紀社會;創世論者不相信進化能基于流感病毒季節性變異的基因分析研制出流感疫苗。進步在很多時候與看不見的思維方式有關:神靈以玄妙詭秘的方式做事,手機也是一樣。
我們有陷入拜物教的危險,與祖輩們的發明生活在一起,這些發明來自“神話時代”,有穩定的長期研究基金可資利用。我的文字處理器足夠好了,我不需要在文本輸入方面的徹底創新來滿足我的寫作需求。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也一樣發生在社會上。如果已有的技術可以提供足夠的食物、住所、光和熱,還提供“可愛喵咪”的病毒視頻,對我們的生存而言,發明不再是必需的,雖然它曾經是。
把先進技術看作魔法的危險,來自于搞不清楚它的基本原理。這種辨別什么是什么的能力,關乎是否承認進步和無意義之間的差別。我們確實有咒語,我敢肯定,《魔戒》中的甘道夫會對我們教沙子(以晶體管的形式)下棋的本領印象深刻,或者被我們用一塊金屬(鈾)毀掉一座城市的本領嚇住。但是這些符咒來自基于實驗觀察建立的預測模型,而不是信仰的力量。接受科學帶來的益處而不接受科學的方法,這為人們提供了“自由”,去忽視那些不易理解的真相,比如有關環境、經濟與教育的真相。相反,任何一種技術的發展,都緣于發現者不斷修正其自身內在經驗,從而合理解釋外部現實。
我們應該尋求每一個機會,去揭示技術背后的工作原理,而不是一味地隱藏它。追求像魔法般的技術會導致一種背離“技術分權”(technical devolution)的趨勢。移動操作系統禁止用戶查看自己的文件系統,觸摸界面消滅了精細運動控制功能,汽車禁止車主獲取維護數據。所有這些讓容易做的事情更加容易,讓難做的事情更加困難。
作為一個星球,我們面對的挑戰是去發現最大而不是最小的共同性。從簡單技能進步到復雜技能的學習曲線應當被遵循,而不是回避。我的理解是,魔法師們必須受訓多年才能掌握他們的“符咒”。因為,任何足夠先進的魔法,都與技術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