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引生命的神話:永續生存的力量
- (美)約瑟夫·坎貝爾
- 1603字
- 2019-01-15 10:32:18
神力和怪獸存在的世界
中世紀鼎盛時期,也就是12~13世紀,人們對地球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認識。較為流行的一種看法是:地球是平的,像一個盤子一樣漂浮在浩瀚無際的宇宙海洋中,海洋中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兇猛怪獸。關于宇宙的這種最古老的概念可以追溯到青銅時代(Bronze Age)早期,曾出現在大約公元前2000年的蘇美爾楔形文字記載中,也是在《圣經》中被權威化了的觀念。
然而,中世紀古希臘人對于地球的認識似乎相對嚴肅些。在他們看來,地球并不是平的,而是固態的、靜止的球體,位于類似中國套盒那樣旋轉著的7層透明球體中間。每層球體里都有一個肉眼可見的星球——月球、水星、金星、太陽、火星、木星和土星。一周里的7天就是根據它們命名的。另外,這7層球體宏大的旋律構成一首音樂,即“球體的音樂”,而音樂中的7個音符也對應著7層球體。相應地,7種金屬——銀、汞、銅、金、鐵、錫和鉛也與之對應。從天堂降生在地球上的靈魂于降生之時就糅合了這些金屬的品質,所以我們的靈魂和身體由宇宙的這幾種要素組成,也就是說,我們的靈魂和身體也吟唱著相同的歌。
按照這個早期的觀點,音樂和藝術可以讓我們想起那些和諧,但地球上的事物和常識卻使我們偏離了這些和諧。依照中世紀的觀念,知識的7門學科又與7個星球相對應——語法學、修辭學和邏輯學(并稱為三大學科)、算術、音樂、幾何學以及天文學(并稱為四大學科)。另外,那些水晶般的球體并不像玻璃那樣,是沒有活力的物質,相反,它們是有神力的。它們由天使掌管,或者像柏拉圖所說的,由女妖掌管著。
在7層球體之外,是一個發光的天庭,在那里,上帝威坐在他的三位一體的寶座上。人死后,靈魂將再次穿過7層球體回到上帝那里,組成靈魂的每個部分會停留在相應的球體上,靈魂最終將赤裸裸地接受審判。人們普遍認為,君主和教皇代表著上帝的力量和權威,并按照其意愿和準則在地球上統治著他的基督教子民。因此,中世紀思想家普遍認為,在宇宙結構、維持社會秩序的法規和人類的美德之間,存在著完美的一致性。因此,通過絕對的順從,基督徒不僅使自身與社會保持和諧一致,他也與自己內在的最高利益和外在的自然秩序保持和諧一致。基督教帝國(Christian Empire)是天堂秩序在世俗中的反映,基督教等級森嚴的組織、牧師的法衣、王權和莊嚴的法庭,都是由天堂的形象激發產生的;教堂尖頂上的鐘聲和牧師們的合唱是天使的聲音在塵世的回響。
但丁在其作品《神曲》中揭示了一個在他那個時代,既能得到宗教認可,又能得到科學認可的宇宙形象。當撒旦因驕傲和不敬而被逐出天堂,他就像顆燃燒的彗星那樣墜落。在落地的那一剎那,他徑直穿過地球的中心。因此,地球上被他撞擊出的巨大火山口變成了地獄中燃燒的火坑。同時,地球朝著反方向移動時所造成的混亂變成了煉獄山(Mountain of Purgatory)。但丁認為此山徑直通往天堂,更確切地說,煉獄山便是南極。在他看來,南半球全是水,這座神圣的山從水中隆起,聳入云霄,山頂就是人間天堂(Earthly Paradise)。在它的中心,有4條神圣的河流出,如同《圣經》所說。
現在,似乎存在著這樣一種觀點,當哥倫布穿越藍色海洋的時候,他自己腦海中對于宇宙的印象和但丁的描述是一樣的。然而,在其他人眼中,那片“海洋藍”只是一片無邊無際的海洋,圍繞著圓盤狀的大地。事實上,我們可以從他的航海日志中了解到以上這些情況。從他的航海日志中,我們還了解到,在他的第三次航行中,當他第一次乘坐小舟歷經千難萬險,穿越特立尼達島和美洲大陸之間的海峽,到達南美洲北海濱的時候,他說,那是從奧里諾科河口傾瀉下來大量的、混雜著鹽分的淡水。在他對大陸那邊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依據其腦中的中世紀觀念,他推測,那些淡水或許來自天堂中的某條河流,從神秘天堂的山峰底部注入南邊的海洋。當他改變航向向北航行時,他觀察到他的船比來的時候,也就是向南行駛時快了很多,他認為這就是他們沿著山腳向下行駛的證據。
中世紀思想家普遍認為,
在宇宙結構、維持社會秩序的法規和
人類的美德之間存在著完美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