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柱解釋道“是的大人,五日前我們連夜從山寨出發,三當家的帶著我們三隊四隊和六隊埋伏在這里,二當家的帶著五隊七隊八隊埋伏在北邊二十多里外的一處要道,不管大人們走哪條路,小的們都能埋伏到。”
聽到這話,朱聿鍵也是后怕不已。
原以為這四十多人是他們這伙山賊的全部人手,沒想到卻只是其中三隊。
如此說來,一個小隊差不多十五人,他們最少八個小隊,也就是一百二人。
還好這去往鄧州千戶所的路不止一條,他們分兵埋伏,否則若是合兵一處,自己這條小命就算是折在這了。
這一戰,先是依靠著硝酸甘油報銷了一個小隊,打了他們一個猝不及防,又有程立這個猛將,以及郭凱劉鋒兩個騎術不錯的親衛,外加六支鳥銃,才勉強將他們擊敗。
即使如此,他們也付出了陣亡三人,受傷五人的代價,連朱聿鍵自己都差點喪命。
這還只是對付三個小隊,若是敵人數量加倍,基本上沒有勝利的希望。
不用想都知道,這事兒是朱器塽他們搞的,借刀殺人。
原本朱聿鍵還想去山賊老窩走一遭,就像把張三他們收到的酬金搞到手一樣,也把山賊收到的酬金,和他們劫掠而來的財貨一股腦的全拿過來。
但現在看來,就自己隊伍中這么點人,去了就是送人頭了。
還是老老實實去鄧州千戶所,接管軍權再說。
他早晚要滅了這伙山賊,還有那兩個一心致自己于死地的叔叔,也絕對不能放過。
考慮到北邊二十多里外還有一伙山賊,朱聿鍵決定立馬動身,這離著鄧州千戶所差不多還有四十多里路,越早趕到越安全。
有這些山賊俘虜打下手,戰場很快就清掃完成了。
當著其他俘虜的面活埋了一個試圖逃跑的,他們也不敢再動這個心思了,兩條腿的人怎么可能跑得過四條腿的馬。
所有的山賊首級,都被割了下來,用一個毛皮氈子包起來,由四個俘虜抬著。
山賊的尸首,也都被俘虜們挖坑埋了起來,那三名親衛的尸體和一個重傷員,分別被固定在兩匹繳獲的戰馬身上。
而韓柱和馬順兩人,則被朱聿鍵收編了。
兩人得知他是唐王世孫后,沒有猶豫就答應了,他們當山賊是走投無路的選擇,現在有大腿抱,當然要抓住機會。
朱聿鍵不擔心這兩個山賊小頭目反水,有程立和郭凱他們三人,這倆人翻不起什么風浪。
而且他們三當家和第六小隊瞬間被消滅,也讓他們恐懼不已,這有些超出了他們認知范圍。
而后,朱聿鍵分發了這次作戰的賞銀,程立無疑是戰功最大的,按照一個騎兵三十兩,一個步兵十五兩的規格,程立一人就拿到了九十兩的賞銀。
其他人也都拿到了相應的賞銀,包括那些沒有斬獲的親衛,也因為協助擊殺,幫助裝填彈藥,拿到了一定數量的賞銀。
朱聿鍵雖然沒帶過兵,但他知道賞罰分明的重要性,多少能征善戰的將領,就是因為賞罰不公而導致部下發生了叛亂。
就比如明初的朱文正,洪都保衛戰硬抗陳友諒數十萬大軍,堅守了85天,撐到朱元璋的主力艦隊抵達,后于鄱陽湖大戰中殲滅陳友諒主力,此戰朱文正可以說是最大功臣。
但大戰結束后,朱元璋想著朱文正是自己大侄子,都是一家人,也就沒忙著封賞。
結果常遇春,廖永忠,徐達等參戰將領都獲得了封賞,唯獨朱文正沒有,他內心極度不滿,于是就動了反叛之心,不過被朱元璋提前發現,才沒有釀成內亂。
親叔侄之間,都能因為有功未獲賞而發生嫌隙,差點同室操戈,更何況外人。
這些跟著自己賣命打了一仗的親衛們,朱聿鍵更是要公平對待。
因為帶著眾多的繳獲,俘虜,傷員,還有首級,朱聿鍵也沒有去沿途的小鎮停留,免得消息散播出去,另外一伙山賊得知消息追殺過來。
當天夜里,他們就一條小河的河漫灘上過夜,這里地勢開闊,三面環水,沒辦法藏人。
不過因為白天的戰斗,晚上大家都提高了警惕,所有的俘虜被綁成一串,免得他們夜里搗亂。
同時在遠水一側對方了兩道篝火,安排人輪流值守,所有的鳥銃都是裝填完好的狀態,點燃火繩就能發射。
索性這一夜相安無事,沒有發生敵襲的情況。
不過讓朱聿鍵有些吃驚的是,程立和郭凱他們都發現,晚上似乎有人在遠處窺探,在兩三百步的地方徘徊,沒有上前,他們也擔心對方在調虎離山,所以也沒有前去查看。
朱聿鍵也懶得管這些人想干什么,只要不打上門來,都與他無關,現在最緊要的是趕到鄧州千戶所。
整頓一番后,一行人繼續啟程。
這一路上,都沒有再發生任何意外。
昨晚注定無法住宿在城鎮內,他們就一直趕路到天黑,扎營地點距離登州千戶所只有不足三十里出頭,所以中午時分,太陽最毒辣的時候,他們來到了目的地。
望著眼前的鄧州千戶所城,朱聿鍵內心是五味雜陳,愣了半晌,才一臉疑惑道“這真是鄧州千戶所城?我怎么看著不像啊。”
“我也看著不像,怎么看也就是個大點的土圍子吧!”程立也咂咂舌道。
不怪他們發出這樣的感嘆,實則是眼前的這個千戶所城太破敗了。
橫亙在他們眼前的,是一面高四五米,長度差不多三百來米的城墻,沒有南陽城或者唐王城那樣的磚石外墻,是一片黃土墻,上面還有因為雨水沖刷留下的溝壑。
如果在城墻上安排兵力防御外敵,就這凹凸不平的墻面,保不齊敵人沒打上來,守軍自己先掉下去了。
而城池四角的望樓,早已不知所蹤,城門樓倒是還在,但感覺隨時都要塌下來的樣子,而那扇城門,哪怕隔得有些遠,但依舊能看出年代感。
哪怕朱聿鍵來之前就有心理準備,知道大明兩百多年來,衛所制度崩壞,武備廢弛,城池都缺乏修葺,但這鄧州千戶所的破敗程度還是遠遠的超過了他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