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幕之中的殺戮還在繼續,但被黑暗籠罩的,終歸只是城墻附近的一小片區域。
幾條街區之外,柯萊溫城的大部分區域,依然平靜,像是一幅靜止的畫卷。
好像,戰爭從未接近過這里。
一個低矮纖瘦的身影,突然走進靜止的卷面中。
淡金色的碎發,漆黑深邃的眼睛,以及有些稚嫩的臉孔。
若是等比例放大,幾乎和李昂一模一樣。
只是,這個有著和李昂一樣面容的人影,身高卻要比蛻變成山嶺巨人之前的黑鋼,還要矮上近三十公分。
以人類的體型來看,就像是一個七八歲的孩子。
而且,真正的李昂,還在幾條街區之外,那片獨屬耶夢加得的舞臺上,上演一幕殺戮盛宴。
這一幕十分詭異,若是有人同時看到兩邊的李昂,或許會覺得遇到了亡靈,或是某種可以變形的怪獸。
姑且將這個七八歲的“李昂”稱為小李昂吧。
小李昂的手中,拖著一個大大的包裹,墜在地上,拖出一道鮮血淋漓的痕跡。
包裹中,雜亂地堆放著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
卓爾的頭顱,半人馬督軍的心臟,從魔杖上摘下的寶石。
以及……
一個幾乎凝聚成實體的靈魂,十六級魔導師的靈魂。
多數情況下,十六級魔導師在肉體死亡后,往往可以保留下靈魂。但靈魂強到這個程度,卻很罕見。
這要歸功于靈魂生前的身份,卓爾族長,柯萊溫女王。
盡管這支卓爾信奉的是永生黑暗之主,但總歸會有些許信仰之力,凝聚到女王的身上。
最直觀的結果就是,女王靈魂的強度,比正常魔導師強出數倍,幾乎達到最低級祭品的程度。
雖然還差一點,但是加上其它的戰利品,倒也勉強夠拼湊出一次低級獻祭。
一大堆“戰利品”,用隨手從某個卓爾法師身上剝下的長袍卷在一起。
在小李昂手中拖著,走進一座不起眼的建筑。
大門的正上方,粗糙的石條上,刻著一個簡陋的半月形符文印記。
這個印記,在某些位面中,是學者的身份標簽,只有最博學的長者,才有資格在長袍的胸口印上這枚符文。
而在包括伊尼德在內的大多數位面,則代表著一位神靈。
永生黑暗之主。
神殿內的空間遠遠超出真實的占地面積,但格局卻十分簡單。
空曠的前殿內,有一個半透明的囚籠,材質似乎是水晶,又有些不太像。
囚籠很大,幾乎占據了半個前殿。
關押在籠中的,是一名少女,看上去像是十五六歲的樣子,身材嬌小,十分可愛。
尖長的雙耳表明了少女的身份,這是一個有著精靈血統的……人類。
這一點,體現在少女的膚色上。
不是卓爾一般的漆黑,也不是大多數精靈那樣的青綠色皮膚,而是在人類中極為常見的小麥色。
不過,即使是半精靈,真實的年齡也不會像表面上這么小。
哪怕人類血統占據了主導地位,半精靈的壽命最低也會比普通人類多出一倍。
見到小李昂走進前殿,少女明亮的大眼睛中露出好奇的神色,靠近到囚籠邊緣,叫道:“你是人類嗎?”
聲音像是銀鈴一般清脆,聽起來有一種非常舒適的感覺,讓人不自覺得想要繼續聽下去。
小李昂點點頭,沒有說話,也沒有靠近過去。
黑暗神殿中的景象有些出乎小李昂的意料之外,和原本的猜測有很大的出入。
比如說,沒有神官、沒有神眷者。
比如說,被關押在水晶囚籠中的半精靈少女。
對于未知,小李昂向來有著本能的提防,哪怕,是個看起來嬌弱而又美麗的少女。
“你不用嘗試救我出去的,這個籠子要傳奇的力量才能打開?!鄙倥噶酥复髲d的另一側,說道:“那邊就是祭壇,你把祭品放上去就可以了。”
“……”
小李昂無語,并沒有說出自己根本沒打算救她這樣的話,向少女揮揮手,算是打過招呼,拖著與身體不成比例的巨大包裹,轉身向著少女指向的通道走去。
“喂,等你獻祭完,能陪我聊聊天嗎?這里太無聊了!”少女的聲音從身后傳來。
小李昂下意識地想要拒絕,卻莫名升出一絲不忍,掙扎了片刻,終于點點頭,答應了下來。
盡管,小李昂是背對著少女,但少女依然看到了點頭的動作,開心地笑了起來:“謝謝你,我不會浪費你很多時間的?!?
少女目送著小李昂走進通道,坐在地上,嘴角掛起漂亮的弧度,笑得十分燦爛。
小李昂的臉上卻像是一本書,寫滿了各種復雜的情緒。
穿過前殿,就是神殿的核心,祭壇。
和神殿的外觀一樣,祭壇同樣也十分簡陋,看上去就像隨便用幾塊石頭壘起來的一個小小平臺。
然而,在小李昂的視野里,石臺周圍的虛空中,卻有著海量的符文,生生滅滅,流轉不休。
這些符文,代表著永生黑暗之主掌握的規則力量。
哪怕僅僅只是一小部分規則,復雜程度也足以讓人感到絕望。
事實上,絕大多數擁有獻祭資格的生命,根本看不到這些符文的存在。
只有看破虛妄的雙眼,才能透過表面,看到背后的規則。
符文流轉的過程映入李昂的眼中,很快被還原成了一個復雜的模型。
一組數字在模型上方不斷跳動,最終停留在以7開頭,長達十三位的數字上面。
這組數字代表著解析出這段規則所需要的時間,七萬億天。
還未等李昂對這個龐大的數字表示出驚嘆,似乎發出砰的一聲輕響。
模型,崩潰了。
新的模型很快出現,而代表著時間的數字則變成了十二位。
然后再一次崩潰。
如此反復了數次,小李昂終于無法忍受,強行打斷了觀察符文背后規則的本能。
出現這樣的狀況,已經十分明顯。
祭壇周圍的符文所代表的規則,復雜程度遠遠超出了小李昂的極限。
雖然能夠看到,但卻連構建出一個可供分析的模型都無法做到,更不要說去解析、掌握。